空腹抽血:到底怎樣才算空腹?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提空腹抽血醫護人員普遍認為空腹就是不吃飯不喝水,甚至所有的化驗檢查都是如此。

那麼究竟怎樣才算空腹、患者該如何準備呢?有關教科書對空腹的定義是:「空腹」是指8小時內沒有任何熱量的攝入。

對於一些化驗檢查,「空腹」是指抽血的前一天晚上,患者保持平時的生活習慣,正常飲食,飯菜宜清淡,不要喝酒,飯後不喝咖啡,濃茶,休息好。

次日早晨起來後,不吃早餐,少喝或不喝水,不做早煅煉運動,平靜地等候採血。

血糖檢查的空腹是指抽血前8~14小時內無任何熱量攝入。

並非所有的檢查項目都要空腹抽血,哪些項目需要嚴格空腹?哪些項目又可以適當吃點低脂食物呢?

嚴格空腹項目

空腹血糖、血脂、腎功能(主要是血尿素和血尿酸)、肝功能(主要是膽紅素、轉氨酶)、血粘度、需嚴格空腹檢查。

小空腹項目

「小空腹」指的是早上沒吃高蛋白、高脂肪類食物,只喝了稀飯這類低脂食物,這類人可以推遲在中午或午後時間(早餐後4小時以上)抽血化驗。

凝血功能、糖化血紅蛋白、血常規、血沉、免疫所有化驗項目如B肝三對、肝炎全套、各類激素、心肌標誌物、甲狀腺功能、腫瘤標誌物、自身抗體等。

餐後項目

餐後0.5、1、2、3小時血糖、C肽、胰島素,需嚴格遵照醫囑服糖後掐准準確時間抽血。

多長時間算空腹

「空腹」是指晨起已空腹10-12小時,也就是指抽血的前一天晚上,體檢人員保持平時的生活習慣,維持正常的飲食結構,並做到晚飯要清淡,不飲酒、咖啡、濃茶,不吃夜宵,休息好。

前一天不吃晚飯更好嗎

有的患者怕吃飯會影響化驗結果,甚至在抽血的前一天晚上就開始不吃晚飯等著去化驗,這是錯誤的!

因為身體若處在過度飢餓狀態,體內各項機能指標數會有非正常的變化,這樣就會導致採集的血樣與正常情況下不同。

所以,這樣化驗出來的結果即使「正常」,卻可能並未準確反映病人的真實情況,尤其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明顯,因為餓得時間過長,就會有出現低血糖休克風險,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化驗空腹血糖前,前一天晚上一定要正常吃晚飯。

空腹體檢什麼時間段最好

體檢空腹採血的最佳時間是在早上6:30~9:30,最遲不宜超過10:00。

若空腹超過12小時,雖然仍是空腹血,但由於體內生理性內分泌激素的影響,可使血糖等指標發生變化,不能反應平時的水平,從而失去化驗的意義。

所以,空腹的時間並非越長越好,早晨體檢還是宜早不宜遲。

空腹可以喝水嗎

受檢者被告知體檢前至少要禁食8小時、禁水6小時以上,並不意味著不能喝一口水,「禁水」的含義可理解為不能大量喝水。

一般以不超過200ml為宜。

少量必須要喝的水,尤其是為了服藥時,是沒有問題的。

但一定要記住,只能喝白開水,不能喝飲料、茶水、咖啡等,以免影響檢測。

空腹必須停藥嗎

「空腹」並不是說不能服用藥物,例如每天必須要服用的藥物,尤其是那些不能隨意中斷,甚至會導致危急重症的藥物,是千萬不能隨意中斷的。

例如:降壓藥,貿然停用會引起血壓驟升;減慢心率藥,貿然停用會導致心率驟快;降糖藥,貿然停用會使血糖升高和波動;甲狀腺相關藥物,停用會引起心慌、手抖等甲亢症狀的加重;其他需長期服用的藥物,如抗凝藥、抗心律失常藥、抗癲癇藥、強心藥等。

由此可見,抽空腹血者夜間是可以少量喝水的,而且並非所有的化驗項目都要空腹抽血。

現在我們對空腹抽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那就讓我們一起走出「空腹抽血」的誤區,給患者及家屬提供科學的宣教、合理的指導,使患者在安心和舒適的狀態中等待抽血,既保證化驗結果的準確無誤,又不給患者增加疑問和痛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