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華廈:五大學說破譯白癜風臨床病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神經化學因子學說

很多臨床觀察表明精神神經因素和白癜風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精神、神經和內分泌是統一體,精神因素導致機體的應激,使神經內分泌激素和神經遞質水平增高,只是精神因素側重主觀方面,而神經內分泌是可測量指標,更客觀。

此外,由於神經免疫系統內在的聯繫,神經因素可能通過免疫系統對黑素細胞產生影響。

白癜風專家孟中平指出精神創傷或生活壓力可能在白癜風發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白癜風的發病或病情的加劇常可發生於緊張性精神事件之後,俗話說「愁一愁白了頭」。

據估計約有三分之二病例在起病或皮損發展階段有精神創傷、過度勞累、思慮過度,病後憂心忡忡,甚至寢食不安、徹夜不眠,寐則夢擾等精神過度緊張情況。

精神緊張、憂鬱不僅可能誘發白癜風還可使原有皮損擴大。

白癜風易發於受摩擦及外傷處。

實驗證實,在白斑附近及遠隔部位的正常皮膚上經搔抓刺激後,可以使該處皮膚白變,且電鏡下觀察白變處有神經纖維退行變化,其程度似和病期長短有關。

黑素細胞起源於神經嵴,損害常沿神經節段分布。

白癜風患者常伴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如白變部出汗異常;伴發斑禿也屢有發現;伴發皮膚劃痕症的比率也較高。

2、自身免疫學說

患者或其親屬有時合併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見有甲狀腺疾病(甲狀腺機能亢進或減退、甲狀腺瘤)、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惡性貧血、暈痣、斑禿、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惡性黑色素瘤、支氣管哮喘、異位性皮炎、紅斑狼瘡、萎縮性胃炎、潰瘍性結腸炎、眼色素膜炎、局限性硬皮病、乾燥綜合徵等。

一些作者測定患者血清中器官特異性自身抗體,發現抗甲狀腺、抗胃壁細胞及抗腎上腺組織抗體升高。

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研究所原所長、白癜風泰斗葉順章教授研究白癜風皮膚的病理變化,發現特別是活動期的白斑邊緣有單核細胞聚集,主要是淋巴細胞,它們侵及真表皮交界,使基底膜破壞進入表皮,該處的黑素細胞及黑素缺如,說明本病可能是遲髮型超敏反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另外,電鏡觀察病損表皮的基底層朗格漢斯細胞有所增加,其周圍有淋巴細胞,提示局部有免疫反應,此種細胞似積極參與白癜風的發病。

國內近年來利用黑色素再生原理,以間接免疫螢光測定尋常型白癜風患者血清中存在有抗體,特別是活動期及家族史陽性患者抗體陽性率高,認為此抗體和白癜風的發生有關,但此抗體與疾病本身的因果關係尚有待進一步闡明。

有的患者內服或外用皮質類固醇,特別是對不按皮節(dermatome)分布的損害(其發病機理可能是自身免疫)效果較好,間接證明本病的免疫發病機理。

3、黑素細胞自身破壞學說

白癜風的基本病變是表皮黑素細胞部分或完全喪失功能。

南京華廈白癜風研究所白癜風專家陶勇提出黑素細胞自身破壞學說,認為本病好發於暴露及色素加深的部位,其表皮黑素細胞功能亢進,促其耗損而早期衰退,並可能是由於細胞本身所合成的毒性黑素前體物質的積聚所致。

不過此類物質未能在白斑皮膚中檢出。

實驗研究某些化學物質對黑素細胞有選擇性的破壞作用,使皮膚脫色。

最早的報告是氫醌單苯醚(屬取代酚類),它常用作橡皮防護手套中的抗氧化劑,工人接觸後可引起手和上肢皮膚色素脫失。

酪氨酸及多巴在化學結構中也屬於二羥酚類的衍生物,但在正常情況下,其氧化的中間物的破壞作用可能為一種保護機制所消除,一旦缺少此種保護機制,黑素細胞便有被破壞的可能。

或者有遺傳素質的個體,其黑素細胞本身有遺傳的生化缺陷,對遭受破壞是敏感的。

當毒性黑素前體物質達到足夠量時,可能引起黑素細胞的破壞。


4、酪氨酸、銅離子相對缺乏學說

黑素的產生過程是一個複雜的生物化學過程,而多巴既是黑素又是腎上腺素的前身,均來源於酪氨酸,經酪氨酸酶作用下氧化而成。

當精神過於緊張時會消耗大量的腎上腺素,此時多巴主要導向腎上腺素的合成。

其時黑素的合成就會受到影響,這對於諸如精神緊張等應激因素引起的白癜風似可以得到比較合理的解釋。

南京華廈白癜風研究所近年來不少臨床報導及我們的經驗提示白癜風患者血液及皮膚中銅或銅藍蛋白(血清銅氧化酶)值低於正常對照組。

由此推測其結果就必然導致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從而影響黑素的代謝。

至於銅、銅藍蛋白值的降低可能與營養紊亂,或是銅的體內代謝失調及遺傳缺陷等因素有關。

5、遺傳因素學

白癜風專家陶勇認為是遺傳的原因導致了這種對白癜風的敏感性。

儘管並不普遍,確實在數目上有足夠的不止一個成員患有白癜風的家庭可以做為建立遺傳理論的基礎。

儘管在家裡沒有其他人表現出了白癜風的症狀,但是仍然有遺傳的可能性。

但是基因是從父母那裡隨機的繼承來的,所以,只是在某些時候基因會使一個人患白癜風的幾率和另一個人一致。

而即使不幸繼承了變異基因的人,也需要一些外因的誘導才有可能產生白斑。

因此,雖然我們沒有看到沒有任何一個人發病,基因也可能在一個家族一代代的傳下去。

當前,研究者正在側重於研究白癜風基因的外觀,使用計算基因組的計算機和人體基因圖,可是更好的發現治療遺傳病的辦法,幫助治療和消滅白癜風。

BB的遺傳機率只有2% 左右,絕大多數是後天獲得性的,所以不用太過擔心。

一般認為其發病是在多種內外因素的激發下表現免疫功能、神經系統及內分泌代謝功能等各方面紊亂,導致酶系統的抑制或黑色細胞的破壞或使黑色素的生成或黑化過程障礙,終至色素脫失。

另外普遍認為與微循環障礙有關。

(更多資訊微信公眾號:NJHXBDFYY)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