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滋補泡酒方,溫中散寒,利濕降脂,通脈止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肉桂黃芪酒

配方】黃芪、肉桂、巴戟天、石斛、澤瀉、白茯苓、柏子仁、川椒各45g,炮姜40g,防風、獨活、黨參、白芍藥、制附子、制川烏、茵芋、半夏、細辛、白朮、炙甘草、栝樓根、山茱萸各15g,白酒1000mL。

製法】將前二十二味共研為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14日後,過濾去渣,即成。

功效】溫中散寒,益氣健脾,祛濕止痛。

主治】脾虛畏寒、倦怠乏力、關節疼痛、不思飲食等。

用法】口服:每次服20mL,日服3次。

附記】引自《藥酒彙編》。

降脂酒

來源】《中醫疑難病方藥手冊》

配方】制何首烏60g,丹參60g,茵陳蒿60g,桑寄生60g,山楂60g,決明子60g。

製法】上藥用白酒1500ml浸泡7天後,即可飲服。

用法】口服。

每次15ml,每日3次。

功效】益腎,化瘀,利濕,降脂。

主治】高脂蛋白血症。

宜忌】控制飲食中脂肪的攝入。

附記】高脂蛋白血症,中醫學認為濕濁、瘀血為標,肝、脾、腎虛為本,所以治療常從化濕利水、活血化瘀入手治其標,從補肝腎、健脾入手治其本。

本方為標本兼治。

百補酒

配方】鹿角(蹄)120g,知母40g,黨參30g,懷山藥(炒)、茯苓、炙黃芪、芡實、枸杞子、菟絲子、金櫻子肉、熟地黃、天冬、楮實子各24g,牛膝18g,麥冬、黃柏各12g,山茱萸、五味子、龍眼肉各6g,白酒6000mL,蔗糖630g。

製法】將前十九味切碎,置容器中,用白酒分2次密封浸泡,第1次30日,第2次15日,傾取上清液,濾過;另將蔗糖製成單糖漿,待溫,緩緩兌入上述濾液中,攪勻,靜置,濾過,儲存待用。

功效】補氣血,益肝腎,填精髓。

主治】身體虛弱,遺精,多汗,腰膝無力,頭暈目眩等。

用法】口服。

每次服30~60mL,日服2次。

附記】引自《藥酒彙編》。

驗之臨床,確有良效。

雙參山楂酒

來源】《中國藥膳》

配方】人參6g(或黨參30g),丹參30g,山楂30g。

製法】上藥量玻璃瓶或陶瓷壇中,加低度白酒500ml浸泡15天看過濾即成。

用法】口服,每次10~15ml,每日2~3次。

功效】益氣活血,通脈止痛。

主治】冠狀動脈供血不全,冠心病心絞痛,以氣虛血瘀型為宜。

症見心胸隱痛,胸悶氣短,動則喘息,心悸心慌,時發時止,勞倦則病情加重,舌暗淡或有瘀點瘀斑,脈虛細澀或結代。

宜忌】每次服用劑量不宜過量。

附記】商品人參品種繁多,紅參一般藥性偏溫,適用於氣虛又偏陽虛患者,生曬參藥性微溫,適用於氣虛或氣陰兩虛者。

健脾理腸酒

來源】中藥藥理與臨床

配方】黃芪30g,黨參20g,當歸12g,炮姜12g,白芍30g,白朮12g,延胡索20g,赤石脂20g,兒茶6g,肉桂6g,烏梅18g,茅莓18g,升麻20g,炙甘草6g。

製法】上述藥物碾成粗末,裝入白紗布口袋,扎口,用白酒1000ml浸泡,2周後取出藥袋,壓榨取液,與藥酒混合,過濾即得。

用法】口服。

每次20ml,每日2~3次。

功效】益氣健脾,溫中澀腸。

主治】慢性結腸炎。

宜忌】急性濕熱瀉痢者忌用。

附記】方中赤石脂、兒茶收斂澀腸,尚有生肌作用。

茅莓全草均可入藥,有化瘀止血止瀉功能。

配伍延胡索加強止痛。

原方製成片劑用,現改為酒劑。

地龍五味子酒

來源】中醫雜誌

配方】地龍36g,五味子120g,魚腥草150g。

製法】先將中藥用清水浸泡2小時,用文火煎20分鐘,水煎2次,2次煎液合併濃縮至200ml左右,過濾後加50度白酒200ml,混勻,即成。

用法】口服。

每次30ml,每日下午4點、晚上8點各服1次。

功效】清熱斂肺定喘。

主治】支氣管哮喘發作期。

附記】原方為水煎劑,現改為水煎酒兌。

上述製法的藥酒約為6天量,置冰箱,可保存1周左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