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相關疾病也容易誘發冠心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冠心病是指由於脂質代謝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質沉著在原本光滑的動脈內膜上,在動脈內膜一些類似粥樣的脂類物質堆積而成白色斑塊,稱為動脈粥樣硬化病變。

這些斑塊漸漸增多造成動脈腔狹窄,使血流受阻,導致心臟缺血,產生心絞痛。

冠心病好發於中老年人,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什麼樣的人易患冠心病?

冠心病是多種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

流行病學和實驗室研究表明,血膽固醇過高、高血壓和吸菸是冠心病的主要發病因素,被稱為主要危險因子。

分別具有一、二、三項主要危險因素的人,其冠心病發病率和死亡率與沒有這些因素的人相比呈二、四、八倍上升。

控制某些因素後,冠心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相應下降。

此外,體力活動過少、缺乏體育鍛鍊、超重、糖尿病、精神緊張、A型性格以及冠心病家族史,都能影響冠心病發病率,並使發病年齡提前。

因而這些因素被列為次要危險因子。

冠心病青睞中老年人的原因

1、年齡與性別:臨床研究統計,在四十歲以後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患上冠心病的幾率有所增高。

提示:女性絕經期前發病率低於男性,絕經期後與男性相等。

2、高血脂症:除開上述的年齡之外,脂質代謝紊亂是冠心病的病因之一,因為膽固醇的升高會使患上冠心病的幾率增加百分之三。

3、七情內傷:這個冠心病的病因是通常是外界所引起的,如喜、怒、憂、思、悲、恐、驚等,這樣會使精神受到創傷,情緒波動劇烈,使之氣鬱不暢,氣滯血瘀,心脈弊阻,不通則痛。

從而患上冠心病的幾率大大增加。

4、飲食不節:指暴飲暴食,飽餐過度,尤其是進食高脂食物無節制,造成脾胃失調。

脾屬土,土生於火,脾為心之子,子病殃及其母。

5、寒冷刺激:因為外界的寒冷刺激,而在先前沒有做好保暖工作。

長期以往,血脈的正常運行受到阻礙,中醫解釋為:「寒則凝,溫則行」,「寒」可以「客於脈中」則氣不通,「寒」可以「客於脈外」則脈寒,寒冷可使冠狀動脈收縮,從而痙攣造成心肌缺血,然後發生心絞痛。

同時,這些相關疾病也容易誘發冠心病

1、高血壓患者

有高血壓的病人患冠心病的危險比正常人高2~3倍,長期血壓高,使得心臟負擔加重,而且長期高血壓導致血管硬化,進而狹窄堵塞,引起冠心病。

2、高血脂患者

血脂是體內脂肪代謝的產物,主要成分是膽固醇和甘油三酯。

膽固醇包括「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血脂異常是指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及甘油三脂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低,無論哪項異常都伴有冠心病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

血脂異常是冠心病重要獨立危險因素。

應該指出的是,目前不少人對「血脂正常值」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

實際上處於「正常」膽固醇水平的許多人或冠心病人已處於冠心病發生、復發或死亡的高危狀態,醫生和病人都應該對總膽固醇小於5.7 mmol/l的不同情況引起足夠的重視。

3、肥胖症

已明確為冠心病的首要危險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肥胖被定義為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平方(m2))在男性>;=27,8,女性>;=27。

3,BMI與TC,TG增高,HDL-C下降呈正相關。

胖人為什麼容易得冠心病?

其實如果不考慮年齡因素或者高脂血症、不合併高血壓、糖尿病等疾患,肥胖不能成為真正的危險因素。

肥胖者冠心病的發病率較高,尤其是短期內發胖或極度肥胖發病率更高。

因為過度的體重增加,使心臟負荷和血壓均上升。

高熱量的飲食攝入習慣,使血脂、血壓水平增高,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並加重。

肥胖後體力活動減少,妨礙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者側支循環的形成。

4、糖尿病人

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發生危險增加,而且關係到冠心病的嚴重程度。

糖尿病使冠心病的發病率增加,是因為糖尿病促進了動脈粥樣硬化所造成的。

目前將胰島素抵抗、中心性肥胖、糖耐量降低或糖尿病、高血壓、血脂代謝紊亂等多種疾病的組合,統稱為「代謝綜合徵」,認為胰島素抵抗是促使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等疾病發生髮展的重要原因。

5、吸菸

吸菸產生的一些有害物質對血管內皮產生刺激,造成血管壁的損傷,炎症反應加上其他的危險因素,就會導致斑塊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進而引起冠心病。

——END——

【景醫衛】

景醫衛一款專業又便捷的移動醫療客戶端!能更好地幫助大家實現疾病慢病預防、健康生活每一天!每個禮拜都會有三甲醫院的醫師免費幫大家解決健康上的疑問!更多福利活動盡在景醫衛微信公眾號!

微信號:jingyiwei01 ←長按可複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