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有哪些症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腰椎間盤突出是目前最為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腰痛及放射性腿痛是大多數患者最先出現的症狀,發生率約91%。

多數病人先有腰痛後有腿痛,部分病人腰痛和腿痛同時發生,少數病人只有腿痛


一、腰腿痛

多數患者有外傷、著涼或過度勞累史。

起病時,常先表現不同程度腰部疼痛,輕者僅為鈍痛和酸痛,重者臥床不起翻身困難。

腰痛經臥床休息後,逐漸減輕或消退。

數日或數周后,漸感一側下肢放射性疼痛,站立、行走、咳嗽、打噴嚏及用力大小便時,腰痛加劇。



二、腰背部疼痛

這種疼痛出現在腿痛之前,亦可同時出現。

疼痛主要在下腰部或腰骶部,疼痛主要是因為腰間盤突出後刺激了纖維環外層和後縱韌帶中的竇椎神經纖維所產生。

疼痛部位較深,難以定位,一般為鈍痛、刺痛或放射性疼痛。



三、單純下肢痛

腰椎病中單純下肢疼痛不適的情況雖較少見,但仍可在一些慢性退行性腰椎病中成為最先出現的症狀,一部分中老年患者可以因為單純下肢的麻木、酸脹或板滯前來就診,如果僅僅在下肢尋找病因,往往不得其果,造成誤診漏診。



四、肌肉癱瘓

腰間盤突出物壓迫神經時間較長者,可引起神經麻痹或肌肉癱瘓,有的還可引起間歇性跛形,脊柱側凸、側彎等。

這些現象極易給患者帶來諸多不便,有的甚至失去運動能力。



五、脊柱運動受限

腰部正常時,其運動範圍為前屈900,後伸300;左右側屈各為200-300;左右旋轉各為300。

當腰間盤突出後,脊柱屈曲時,椎間盤前部受到擠壓,後側間隙加寬,髓核後移,使突出物的張力加大,同時髓核上移,牽拉神經根而引起疼痛。

當腰部後伸時,突出物亦增大,且黃韌帶皺褶向前突出,造成前後擠壓神經根而引起疼痛,所以疼痛限制了脊柱的活動。



六、間歇性跛行

間歇性跛行指的是病人步行時隨距離增加而感腰腿痛發作或加重,被迫停步,蹲下休息緩解後再走。

間歇性破行的原因是椎管或神經根管狹窄,步行時神經根充血加重廠狹窄或阻礙卜申經根血運供應所致椎間盤突出可促使狹小的椎管產生狹窄,或造成側隱窩或神經根管的狹窄。



七、大小便障礙

在腰椎病中,部分患者可見大小便失禁或秘結,小便瀦留,多見於脊髓損傷及脊髓內病變導致脊髓功能減退及喪失。



八、麻木及感覺異常

可造成神經根接觸區域的局部性壓迫和牽扯性壓迫,使神經根本身的纖維和血管受壓而導致缺血缺氧,故受累神經根支配區域出現疼痛、麻木等異常感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