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說的「吃啥補啥」,有科學依據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吃啥補啥,以形補形」的說法,比如,吃了動物的臟器就會補人體的相應臟器;吃了形如人腦的核桃就會補人的腦子;吃了某些動物的腰子就能補腎等。
現在對此依然眾說紛紜,有的人說吃啥補啥確實有功效,有的說「以形補形」純屬臆造,究竟是不是真的有道理呢?下面就來為各位揭秘吧。
「吃啥補啥」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以動物臟器來調補身體的方法。
它來源於中醫治療學中的食療法,食療法在商朝的《湯神論》中已有記載,《神農本草經》更是對其功效及應用進行了詳述。
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發現了動物內臟和人類內臟無論在組織、形態還是在功能方面都十分相似,他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提出了「以髒治髒」和「以髒補髒」的學術觀點。
這就是中醫食療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法則「以形補形」,俗稱「吃啥補啥」。
在古人的意像中,「吃啥補啥」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從營養、吸收方面對「以形補形」有了全新的認識。
像「吃腰子補腎」、「骨頭湯補鈣」、「吃腦補腦」、「吃肝補肝」、「吃皮補皮膚」等說法,基本沒有什麼效果,有時候還可能起反作用。
拿「吃腰子補腎」來說,動物腎臟中膽固醇、蛋白質含量都很高,腎臟吃多了,會導致廢物蓄積在體內,加上較難於排出體外,反而會造成腎臟負擔過重。
尤其對於腎功能不全的人(比如患有尿毒症)更是雪上加霜。
而對「吃肝補肝」的說法,更是無據可依。
動物的肝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也含有豐富的鐵元素,營養豐富,但同時也含有較高膽固醇,不易消化。
同時,肝臟作為人體解毒臟器,含銅量很高。
對於常常肝部不適或患有肝病的朋友,如果想靠吃動物肝臟達到療養目的,非但不會達到好的效果,還會加重肝臟負擔,影響肝病的康復。
對於「骨頭湯補鈣」、「吃腦補腦」的說法,也需要更改這個理念了。
「買斤排骨燉湯給孩子補補鈣」是不少家長的想法,其實,動物骨頭中的鈣是以非常穩定的形式存在,即使用高壓鍋燉煮,也很難讓骨頭裡的鈣質融入湯中,最終喝下去的可能是滿嘴的脂肪。
所以說,幾斤排骨產生的可吸收鈣,還不如一小撮蝦皮補鈣來的實在。
「吃腦補腦」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腦子不好使了,老忘事,買點豬腦補補吧,」兩個老人閒聊說想用動物腦子進補。
殊不知,豬腦屬於高膽固醇食物,而老年人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脂、動脈硬化等問題,過多食用高膽固醇食物會加重病情,甚至誘發中風等疾病。
因此,老年朋友在補腦時不妨選擇核桃、黑芝麻、魚肉等食物來代替豬腦。
那麼,到底有沒有可以「吃啥補啥」的東西?還真有這麼一個,就是動物全血。
眾所周知,影響血液紅細胞生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鐵元素,而動物全血富含鐵元素,因此可以說「吃血補血」有很好的效果。
與牛血、羊血等相比較,豬血的含鐵量最高,每100克豬血中的鐵為44.9毫克,是缺鐵性貧血患者的食療佳品。
無論如何,「吃膘補膘」是雷打不動的道理,想要擁有健康好看的身材,還需均衡營養調理臟器,避免胡亂進補,攝入過多脂肪、膽固醇等物質,加重身體負擔,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婆羅門的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