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外科里程碑:張家華教授新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媒體交流分享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17年12月5日,原西南醫院泌尿外科專家張家華教授在重慶黃泥磅醫院召開「張家華攝護腺尿道外科研究領域媒體交流分享會——暨尿道閉鎖與複雜性尿道狹窄腔內微創手術的治療取得重大突破」。
媒體聚焦——張家華教授的新手術如何打破尿道手術復發率極高的魔咒
泌尿外科祖師爺吳階平副委員長曾經說過:「尿道狹窄是泌尿外科最複雜的疾病,也是泌尿外科醫生最怕的一種疾病。
」
2cm以內的簡單型尿道狹窄,冷刀內切開術和雷射內切開術,復發率40%—50%。
2.5cm以上的複雜性尿道狹窄或者多段尿道狹窄,復發率更高。
往往多次手術都不能奏效。
早在10年以前,還在西南醫院任職的張家華教授就注意到了這一嚴峻的問題。
由於大部分的醫生沿用陳舊的治療方法,多採用冷刀內切開術或雷射內切開術,復發率高達40%-50%,等於十個病人中就有一半病人治不好,或者需要反覆治療。
於是,作為學科帶頭人的張教授開始潛心研究,如何能夠完美的降低該手術的復發率。
終於,在經過不斷的專研以及實驗之後,張教授發明了原創性新手術「直徑匹配性遞增性尿道內切開術」,從根本上解決了這一難題,手術治癒率達到95%以上。
再攀高峰——引入盲穿+盲切+直徑匹配性遞增性尿道內切開術的方式一舉攻克尿道閉鎖這個頂級難題
2015年,當「直徑匹配性遞增性尿道內切開術」已經完美運用到尿道狹窄手術治療中,並成功治癒不計其數的患者之後,張家華教授仍然沒有停止對更高難度的疾病發起挑戰。
由於尿道閉鎖仍然是泌尿外科頂級難題,此前只能採用開放性尿道端端吻合術,手術難度和創傷大,失敗率很高。
於是張家華教授首次引入了「盲穿+盲切+直徑匹配性遞增性尿道內切開術」的概念。
並同時研發出個人專利手術器械,包括:張氏多功能尿道手術鏡,14F小號尿道內切開鏡,20F中號尿道內切開鏡,26F大號連續灌流電切鏡(配套精準插管穿刺手件),0.8mm盲穿,直角針狀電極,「T」字型電極,琴弦狀電極,常規電切環。
好評如潮
——全國各地患者慕名前來求醫,幾十年的老病號都有救了
「78歲高齡的新疆伊犁患者在三個月前慕名前來找我手術。
」
「貴州某市的退休公安局長,是個十多年的老病號了。
前不久才出院,效果恢復得很好。
」
「還有不遠萬里,從國外專程飛回來手術的患者。
昨天我僅用了19分鐘就完成這台手術,手術效果非常理想,患者後天就可以出院。
」
「然後雲南還有兩個患者正在趕來的路上……」
每當有人問起張教授成功案例的時候,張教授總是滔滔不絕。
因為經過他手術後痊癒的患者實在太多了。
有的患者送錦旗,有的患者送禮物,還有的患者甚至想認他做親人。
「作為醫生,治病救人是我的天職。
能夠看到每一位患者重獲健康,這已經是我最開心的事情了。
」張家華教授對在座的各大媒體朋友說到。
張教華教授個人簡介
張家華,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生導師,原西南醫院泌尿外科專家,曾任重慶醫學會男科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3屆12年;中西醫結合重慶市男科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3屆12年;性醫學專委會副主任委員3屆12年;擔任重慶市男科學專委會主任委員12年。
張家華從事泌尿外科30年來,有極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取得2項原創性重大突破。
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30餘項。
研發出多功能攝護腺手術鏡、多功能尿道手術鏡、張氏包皮環切吻合鉗。
對複雜型及反覆手術失敗的攝護腺增生、尿道狹窄、膀胱梗阻等手術有極高的造詣,成功開展攝護腺增生手術7000餘例,其中採用張氏攝護腺剜除術1000餘例。
4項專利技術:張氏攝護腺剜除術、直徑匹配性遞增性尿道內切開術、張氏膀胱頸成形術、尿道關閉面積縮小術。
張教華攝護腺尿道外科工作室簡介
「張家華攝護腺尿道外科工作室」是重慶市首個名醫工作室,採用原創性新手術專業治療:良性攝護腺增生(肥大)、攝護腺手術失敗(膀胱頸攣縮、尿道狹窄)、女性膀胱頸梗阻、包皮過長、包莖。
工作室曾治療過攝護腺增生病例最大年齡超過97歲,攝護腺增生重量最大為340克,打破了微創手術治療攝護腺增生的重量記錄。
(60克以上為重度、80克以上為極重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