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最常見的10大致命疾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生老病死雖然是人一生的規律,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養生、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對人體健康大有益處,長壽的機率也會增加。
另一方面,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各種疾病,而男性和女性的體質不同,同一種疾病對男人和女人造成的風險也不一樣。
了解一些疾病的情況,也可以儘早預防。
一:惡性腫瘤(其中肺癌居首) 超過22%
有資料表明,全球每10個死亡者中,就有1人死於癌。
而在百餘種不同病變的痛症中,至今尚未發現有特效的治療方法。
癌症到來十個信號:
1、身體任何部位,出現可接觸且逐漸增大的腫塊。
2、持續性消化不良;
3、吞咽食物時灼痛感,食管內異物感,或胸骨後悶脹不適;
4、身體部位如舌頭、頰粘膜、皮膚等處沒有外傷而出現潰瘍經久不愈;
5、婦女月經期間、期外或絕經期後出現不規則出血,接觸性出血;
6、原因不明的血尿或大便帶血,腹瀉、便秘交替;
二:腦血管病 超過22%
患腦血管病時有什麼先兆?
1、一側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覺麻木、軟弱、乏力,嘴歪,流口水,手足麻木,尤其是無名指和小手指的麻木更有意義。
2、突然出現說話困難或聽不懂別人的話。
3、突然感到眩暈,身體搖晃不定。
尤其是時間短暫的眩暈可作為警告信號之一,非常重要。
作為腦幹、小腦梗死的先兆。
眩暈常伴有肢體症狀,比如抬腿費力,走路如同踩在棉花上。
4、短暫的意識不清或嗜睡。
突然出現與日常習慣不同的嗜睡,且持續數日以上不能緩解,並伴有情緒不穩、急躁易怒。
5、出現難以忍受的頭痛,而且頭痛由間斷性變成持續性或伴有噁心、嘔吐。
6、單眼一過性黑曚,持續數秒至幾十秒,說明視網膜有短暫性缺血。
研究表明,眼動脈對缺血極敏感,症狀出現最早,所以一過性黑曚,可看成是腦中風的早期信號之一。
7、耳內有吹風樣雜音,甚至影響睡眠。
8、哈欠不斷。
由於腦動脈硬化逐漸加重,血管內經越來越狹窄時,腦組織缺血、缺氧就會頻繁打哈欠。
三:心臟病 16.77%
心臟病(heart disease)是心臟疾病的總稱,包括風濕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
然而了解心臟病的症狀對於早發現和早治療有很關鍵的作用。
心臟病是危害人民群眾的常見病,不僅死亡率高,而且發病率也有增長趨勢。
1、心悸:是心臟病開始時常見的症狀為一種心跳不適的感覺,多見於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也可見於高動力性循環。
2、呼吸困難:左心功能不全所致肺瘀血,往往誘發呼吸困難。
初起常為勞力性呼吸困難,休息後好轉。
隨著病情發展,可出現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迫坐呼吸,不能平臥,且常伴有咳嗽、甚至咯血。
嚴重者可發生肺水腫。
3、胸痛:由心絞痛引起者多位於胸骨後,呈壓迫性緊縮感或悶痛,並向左上肢或頸部等處放射,多因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或飽餐所誘發,每次持續1-5分鐘,很少超過15分鐘。
急性心肌梗塞引起的胸痛持續時間較長,約半小時到數小時,發作可與活動無關。
其它如急性心包炎,肺栓塞亦可引起胸痛,結合發病情況、體徵及其他檢查可以鑑別。
4、水腫:是右心功能不全的常見表現,心源性水腫的發生部位與體位有密切關係,例如右心衰竭早期水腫先見於下肢,常在白天活動後傍晚下肢水腫明顯,休息一夜後消失。
5、咯血:二尖瓣狹窄、肺梗塞或左心衰竭肺瘀血病人常有咯血,左至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當肺循環血流量過多和(或)肺動脈高壓時,亦可咯血。
6、暈闕:高度的房室傳導阻滯、竇性停搏、陣發性室速、室撲、室顫等嚴重心律失常所致暫時腦缺血,臨床表現短暫的意識喪失及抽搐,亦稱阿一斯(Adams--Stokes)綜合徵。
7、皮膚:慢性心力衰竭、晚期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皮膚可呈深褐色或暗紫色,這與機體組織長期缺氧,腎上腺皮質功能下降有關,也是常見的心臟病的早期症狀。
皮膚粘膜和肢端呈青紫色,說明心臟缺氧,血液中的還原血蛋白增多。
8、臉色:如果臉色灰白而發紫、表情淡漠,這同樣屬於心臟病的早期症狀。
如果臉色呈暗紅色,這是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特徵。
如果呈蒼白色,則有可能是二尖瓣關閉不全的徵象。
9、鼻子:如果鼻子硬梆梆的,這表明心臟脂肪累積太多。
如果鼻子尖發腫,表明心臟脂肪可能也在腫大或心臟病變正在擴大。
此外,紅鼻子也常預示心臟有病。
這是常見的心臟病的早期症狀。
溫馨提示:如果有發現心臟病的早期症狀,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如果發現病情,當及時治療,不能因為感覺自己沒有得心臟病而放棄檢查,導致病情的加重,最終使治療更加困難。
四:呼吸系統疾病 14.09%
常見呼吸系統疾病
1、 哮喘
2、 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
3、肺心病
4、肺結核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五:損傷、中毒 6.18%
在致死性傷害中,排在前5位的依次為交通事故、自殺、意外跌落、溺水和意外中毒。
衛生部疾控局有關負責人指出,傷害預防是一項複雜的社會工作,需要多部門協同合作,公眾也應掌握預防傷害的基本技能,同時要改變不正確的觀念和行為,比如酒後駕車等。
六:消化系統疾病 3.10%
但是你可以從飯後的一些不明顯症狀中進行自我檢查,早發現早治療胃腸道疾病。
1.飯後上腹痛,或有噁心、嘔吐、積食感。
常在秋季發作,疼痛可能有節律性;
2.常常於飯後2小時胃痛,或半夜痛醒,進食後可以緩解,常有反酸現象;
3.進食時有胸骨後受阻、停頓、疼痛感,且時輕時重;
4.吃東西不當或受了涼後發生腹痛、腹瀉,可伴有嘔吐、畏寒發熱;
5.飯後飽脹或終日飽脹、噯氣但不反酸,胃口不好,體重逐漸減輕;
6.飯後腹部脹痛,常有噁心、嘔吐,偶會嘔血,過去有胃病史近來加重
七:內分泌 , 營養代謝系統 2.66%
內分泌代謝性常見疾病及症狀
1、垂體功能減退症:系垂體激素缺乏所致的複合症群,可以是單個激素減少,如生長激素,催乳素缺乏;或多種激素如促性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同時缺乏。
2、甲狀腺疾病
(1)、單純性甲狀腺腫:是因缺碘、先天性甲狀腺激素合成障礙或致甲狀腺腫等多種原因引起的非炎症性或非腫瘤性甲狀腺腫大,不伴甲狀腺功能減退或亢進表現。
(2)、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簡稱甲亢,是指由多種病因導致甲狀腺功能增強,從而分泌TH過多所致的臨床綜合徵。
其特徵與甲狀腺腫大、突眼、基礎代謝增加和自主神經系統功能失常。
(3)、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簡稱甲減,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TH合成、分泌生物效應不足所致的一組內分泌疾病。
3、腎上腺皮質疾病:
(1)、庫欣綜合徵: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腎上腺分泌過量的糖皮質激素(主要是皮質醇)所致。
主要臨床表現有滿月臉、多血質、向心性肥胖、皮膚紫紋、痤瘡、糖尿病傾向、高血壓和骨質疏鬆等。
(2)、內分泌疾病:
原發性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者又稱Addison病,是雙側腎上腺因自身免疫、結核、真菌等感染或腫瘤、白血病等原因導致絕大部分被破壞引起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不足所致。
繼發性者為下丘腦-垂體病變引起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不足所致。
4、嗜鉻細胞瘤:起源於腎上腺髓質、交感神經節或其他部位的嗜洛組織,這種瘤組織持續或間斷的釋放大量兒茶酚胺,引起持續性或陣發性高血壓和多個器官功能及代謝紊亂。
臨床上常呈陣發性或持續性高血壓、頭痛、多汗、心悸及代謝紊亂症群。
5、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疾病,是由多種原因引起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者兩者同時存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紊亂。
可涉及心、腦、腎、肺、骨胳、血管、神經、皮膚、眼、耳、口腔、足等組織的慢性進行性病變,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
重症或應激時可發生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急性代謝紊亂。
6、肥胖症:是指人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和(或)分布異常,體重增加。
肥胖症是一種常見的慢性代謝異常疾病,常與2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缺血性心臟病等集結出現。
7、痛風:是一組長期嘌呤代謝紊亂、血尿酸增高的異質性疾病。
其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症(hypenuricemia)、尿酸鹽結晶、沉積及由此所致的特徵性急性關節炎、痛風石,嚴重者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
常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性尿路結石。
8、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低骨量和骨組織微結構破壞,導致骨骼脆性增加及易發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
八:泌尿、生殖系病 1.49%
常見泌尿系統疾病
1、泌尿系統感染
2、攝護腺疾病
3、泌尿系統腫瘤
4、泌尿系統結石
5、急性腎炎綜合徵
6、急進型腎炎綜合徵
7、腎小球病
九: 精神病 1.16%
精神病的危害
被害妄想:這是所有精神病人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多數病人採取忍耐、逃避的態度,少數病人也會「先下手為強」,對他的「假想敵」主動攻擊。
對此,最重要的是弄清病人的妄想對象,即:病人認為是誰要害他。
如果病人的妄想對象是某個家裡人,則應儘量讓這位家屬遠離病人,至少不要讓他與病人單獨在一起。
抑鬱情緒:精神病病人在疾病的不同時期,可能出現情緒低落,甚至悲觀厭世。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有相當一部分自殺成功的病人,是在疾病的恢復期實施自殺行為的。
病人在精神病症狀消除以後,因自己的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不能正確對待升學、就業、婚姻等現實問題,感到走投無路,因此選擇了輕生。
對此,家屬一定要防患於未然,要儘早發現病人的心理困擾,及時疏導。
極度興奮:病人的精神症狀表現為嚴重的思維紊亂、言語雜亂無章、行為缺乏目的性,這類病人也可能出現自傷或傷人毀物。
由於病人的興奮躁動是持續性的,家屬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一般比較容易防範。
家屬要保管好家裡的刀、剪、火、煤氣等危險物品,但最根本的辦法,是使用大劑量的、具有強烈鎮靜作用的藥物來控制病人的興奮。
藥源性焦慮:抗精神病藥的副作用之一是可能引起病人莫名的焦躁不安、手足無措,並伴有心慌、出汗、恐懼等。
這些表現多是發作性的,多數發生在下午到傍晚時分,也有的病人在打長效針以後的2到3天內出現上述表現。
這種時間上的規律性,有助於家屬判斷病人的焦慮情緒是否由於藥物所致。
十:神經病 0.97%
臨床表現
頭痛、頭暈、睡眠不正常、震顫、行走不穩定、下肢癱瘓、半身不遂、肢體麻木、抽風、昏迷、大小便不能自己控制、肌肉萎縮以及無力等均是最常見的表現。
概括地說,可以將症狀分為兩類,一類是刺激症狀,表現為疼痛、麻木;另一類是破壞症狀,表現為無力,癱瘓。
有哪些原因可能導致咯血,不僅是肺癌,還有這些疾病,包括心臟病
有次上門診遇到一個病人,進來就慌慌張張的喊,醫生,我咯血了,全是鮮血。仔細問診以後,發現除了出血沒有任何其他症狀。我說你先漱漱口,結果一看是牙根處呼呼冒血呢,後來去口腔科處理後血止。
內分泌失調會誘發這8種疾病,別再只把它和長痘痘聯繫在一起了!
一、垂體功能減退症系垂體激素缺乏所致的複合症群,可以是單個激素減少,如生長激素,催乳素缺乏;或多種激素如促性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同時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