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病理人的足跡》尋訪團探望哈醫大腫瘤醫院趙玉蘭教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新網哈爾濱9月19日電(白雪佼)近日,《中國病理人的足跡》全國尋訪活動黑龍江站拉開帷幕,由中國醫師協會病理醫師分會會長丁彥青教授、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病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丁華野教授、中國醫師協會病理醫師分會副會長孫保存教授組成的尋訪團,探望了哈醫大腫瘤醫院病理專家趙玉蘭教授。

據悉,在2015年9月的中國醫師協會病理科醫師分會第九屆年會上,《中國病理人的足跡》項目正式啟動。

該項目本著「感恩、傳承、弘揚、創新」的精神,力圖展現國內病理大師的光輝業績和崇高精神,弘揚我國病理界優良傳統,同時領略中國病理學事業的創業、成長和發展過程。

古稀之年仍奮戰在病理診斷的第一線

尋訪團在黑龍江省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哈醫大腫瘤醫院病理科主任耿敬姝和黑龍江省醫學會病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戚基萍的陪同下,探望了哈醫大腫瘤醫院病理專家趙玉蘭教授。

趙玉蘭教授是哈醫大腫瘤醫院病理科醫生,原病理科主任,碩士生導師,三級教授,從事腫瘤病理臨床診斷、教學和科研工作40餘年,撰寫論文40餘篇,同時申請並完成了多項省級課題並獲獎。

1986年組建黑龍江省抗癌協會,任秘書長,曾任中國抗癌協會理事、黑龍江省醫學會病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病理分會委員、黑龍江省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病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病理工作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多項學術職務。

趙玉蘭教授在不平凡的病理事業中做著平凡的病理診斷工作。

在任病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多次組織學術活動,提升了省內病理診斷水平。

在哈醫大腫瘤醫院病理科,率先引進免疫組化技術,為病理診斷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培養了一大批碩士研究生。

1986年組建黑龍江省抗癌協會,任秘書長工作期間,積極組織抗癌宣傳,宣傳腫瘤防治知識,組織醫學知識講座、義診等活動,為龍江腫瘤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組織省內、國內和海峽兩岸學術會議,提升了黑龍江省腫瘤診治水平,擴大了影響。

古稀之年仍奮戰在病理診斷的第一線,像一個普通醫生一樣,嚴謹、求精、勤奮,她高尚的醫德及高超的業務水平也因此得到了省內及國內病理人的尊敬。

與腫瘤醫院共同成長的中國病理人

當與尋訪組李彥青教授談及工作和未來展望時,趙玉蘭教授說:「我的病理事業是與腫瘤醫院的成長、壯大息息相關的。

1972年,我來到腫瘤醫院,選擇了病理科。

1975年,黑龍江省腫瘤醫院成立,當時是我主持的開院典禮,目睹了腫瘤醫院建院、開院、發展壯大的全過程。

現在的哈醫大腫瘤醫院已是黑龍江省內知名、全國有一定影響的腫瘤醫院之一,病理科已具有一定規模。

」據趙玉蘭教授介紹,病理科從創建開始就保持著嚴謹的工作作風和濃厚的學術氛圍,在幾代病理人的共同努力下,特別是在現任病理科主任耿敬姝教授的帶動下,科室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病理診斷水平,同時申請並完成了多項省級及國家級科研課題,發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學術論文,培養了大批博士、碩士研究生。

在與趙玉蘭教授的交談中,尋訪團成員深深地感受到她對病理科的前景充滿了希望,並為此感到欣慰和自豪。

隨後,哈醫大腫瘤醫院病理科主任耿敬姝向尋訪團介紹了病理科經過近30年的發展、建設情況。

目前,哈醫大腫瘤醫院已成為黑龍江省內腫瘤病理診斷的中心,年均病理外檢量4萬餘例,術中冰凍病理約1萬5千餘例,外院病理會診1萬餘例、分子病理靶向治療檢測1000餘例。

承擔著全院的病理診斷、哈醫大醫學三系的教學及黑龍江省的切片會診等工作。

在醫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初,病理科搬入新建的門診綜合樓,新建病理科面積約2600平米,分為病理診斷和病理技術兩個工作區。

其中,病理技術區包含常規病理、分子病理、標準PCR實驗室等多個功能區,為病理科工作及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平台。

尋訪團成員對哈醫大腫瘤醫院病理科近年來的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病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丁華野教授表示,目前,哈醫大腫瘤醫院病理科整體設施構架及水平在東北地區名列前茅,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

在對病理科今後發展期予厚望的同時,專家們也希望年輕醫生能夠沉下心,以老一代病理人為榜樣,嚴謹、求精、勤奮,為我國病理事業的進步做出新的貢獻,在國際病理界發出自己的聲音。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年的拼搏,一路的收穫

時光如水,歲月如流,消化內科全體醫務人員一路攜手同行,在忙碌與挑戰中度過了2016年。在這一年裡,我科醫療工作繼續保持高效率、高質量,全年門診量28177人次,出院5621人次,收治新病人數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