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診治誤區—李茜教授科普講座(16)

文章推薦指數: 22 %
投票人數:57人


李茜,解放軍306醫院,康復醫學科

品牌質量管理辦公室 劉超凡 編輯

頸椎病診斷的誤區

頸肩痛的原因很多,運動損傷、長時間低頭、久坐且姿勢不良、受涼受風以及一些內科疾病等,頸椎病只占其中一小部分。

可是,有些人在健康體檢或到醫院做X線、CT或核磁共振檢查後,因為「頸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或「椎管狹窄」等,被診斷為「頸椎病」。

還有些頸肩痛患者,其頸椎X線片顯示有生理曲度變直、骨質增生、椎間隙狹窄等退變現象,就被診斷為「頸椎病」。

實際上,在中老年人中,60%~90%的人頸椎都會有退行性變化或「骨刺」。

有骨刺、有椎間盤突出和椎管狹窄不等於就是頸椎病,只有當這些變化壓迫到神經,且壓迫的部位出現了損傷性炎症,刺激神經產生症狀,才是患上了頸椎病。

診斷頸椎病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其一,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包括症狀、體徵與病史)是診斷的基礎,沒有臨床表現的頸椎病是不存在的。

其二,應當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確定進行何種影像學檢查;其三,影像學檢查結果能夠合理解釋其與臨床表現和異常體徵之間的因果關係。

綜上所述,頸椎退行性改變不等於有頸椎病。

單純依賴CT、MRI等影像學資料不能夠診斷頸椎病。

頸椎病治療的誤區

人體進入中老年,頸椎退行性改變或骨刺必然出現,且年齡越大骨刺越多。

我們治療頸椎病,不是治療骨刺,而是治療損傷、壓迫和炎症。

許多人對頸椎病不了解,得知自己頸椎「長了骨刺」就開始緊張焦慮,醫生若是告知「骨刺壓迫了神經」,更是不知所措,四處尋醫問藥。

殊不知,一些似醫非醫的投機者,聲稱專治頸椎骨刺或祖傳秘方治療骨刺,患者難免上當受騙,勞民傷財。

如果患上頸椎病,無須著急。

應從容不迫了解醫院的治療水平、治療經驗,擇優就診。

頸椎病根據病理改變和臨床表現,分為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型和椎動脈型四個基本型,兩種以上類型同時存在時稱為混合型。

大多數頸椎病,經過適當休息、頸部制動或牽引,再配合藥物治療和理療,可以改善頸椎周圍組織血液循環、減輕神經水腫、消除炎症反應,從而緩解症狀。

大量臨床經驗證實,絕大部分神經根型、交感型和椎動脈型頸椎病通過保守療法可以緩解甚至治癒。

我們從頸椎病的自然病史中觀察到,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頸椎病均有一定的自限性,即使不採取特殊治療手段,有時患者症狀也可以逐漸減輕甚至緩解。

脊髓型頸椎病是各型頸椎病中最嚴重的類型,具有較高的致殘率,而且病程越長,脊髓損害越重,療效越差,一旦確診,應當積極手術治療。

推拿按摩應該慎用

頸椎病的症狀是神經結構受到壓迫與損傷性炎症刺激產生的。

推拿或按摩難免對頸椎施加外力,有可能加重頸椎的不穩定和損傷。

對脊髓型頸椎病或者因為發育性頸椎管狹窄,脊髓已接近受壓狀態的患者,尤其絕對禁止推拿和按摩。

這類病例因推拿按摩而發生四肢癱瘓的臨床報導已有不少。

頸椎保健建議

頸椎的主要作用是支持頭顱,保護神經。

長時間伏案操作或長時間低頭端坐於一種固定姿勢,例如低頭看手機;或者頭頸意外地做某種動作,例如坐車時睡覺突然剎車、相互打鬥、推拿正骨、受風受涼等,這些情況都可能使頸椎發生某種程度的慢性勞損或急性損傷,引起頸椎病發作或者頸肩背痛。

頸椎保健措施,首先是保持頸部正確姿勢,頸部不能長時間處於靜止地、強迫地負重姿勢;其次,應注意鍛鍊頸項背肌肉,保持頸部適當的自主活動,還應注意頸部的保護和保暖。

當出現頸項痛時,最好是臥床休息或適當限制頸椎負重,口服或外用一些消炎止痛藥物,接受適宜的物理治療或中醫針灸等治療,有利於局部炎症消退,減輕疼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