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療有了新希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海滄醫院腫瘤科始建於2000年,是廈門市最早成立的腫瘤介入科及腫瘤內科。

近年來,該科室通過與國內外腫瘤治療機構及專家的交流與合作,獲得了全方位的技術指導,包括遠程會診研究制定治療方案、定期及不定期親臨醫院現場操作指導治療。

近日,廈門市海滄醫院引進了先進的腫瘤射頻消融治療設備,首次在海滄區開展了該項腫瘤治療技術,在權威專家、江蘇省腫瘤醫院莊一平教授指導下,已成功開展了多台腫瘤射頻消融手術。

晨報記者 陳淑君

實習生 蔡小芳

通訊員 藍玉培

58歲的柯老太多年前在一次體檢中,被診斷出患有晚期乳腺癌。

得知患病後,她在多家醫院求醫,做過手術和化療,但病情都沒有得到完全控制。

轉眼6年多過去了,近日柯老太再次覺得不適、疼痛難忍,便慕名來到海滄醫院的腫瘤科求醫。

醫院檢查後發現她的惡性腫瘤除了轉移到了骨頭之外還有一處轉移到了肝臟。

針對腫瘤在肝臟的轉移,醫生為柯老太採用了最新的腫瘤射頻消融治療技術,消除了病灶,緩解了疼痛,最終達到了局部治癒的效果。

而70多歲的胡爺爺,也同樣是腫瘤射頻消融治療技術臨床運用的受益者。

胡爺爺患有胃癌,9年前做了手術。

3年前腫瘤復發,最開始時胰腺轉移,通過手術進行切除,去年惡性腫瘤再次轉移到大腿根部,導致劇烈疼痛無法入睡,經過放療和局部神經阻滯麻醉都收效甚微。

為了抑制疼痛,醫生甚至給胡爺爺使用了嗎啡,但仍是杯水車薪。

聽說海滄醫院新引進了射頻技術,胡爺爺慕名求醫,接受了治療。

「第二天就不痛了」,胡爺爺告訴醫生。

【技術優勢】損傷小且併發症少

廈門市海滄醫院黨委副書記、腫瘤科主任陳毅德介紹,由於生活水平提高、飲食西方化、年齡結構的改變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我國癌症發病率逐年攀升。

其中,肝癌和肺癌是兩種對國人健康影響最大的惡性腫瘤。

同時,肝臟、肺臟又是惡性腫瘤轉移最好發的部位,對於這種轉移病人,以前的治療方式無非就是化療、放療和中醫中藥治療,這些方法的治療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這時,對於無法手術的一些腫瘤原發未轉移的老年人或是體質虛弱、患有較多基礎病的患者而言,射頻消融治療則可以為他們帶來新的希望。

據悉,射頻消融作為一種新的有效而微創的治療技術正越來越受到臨床醫生的重視。

因其具有微創、安全、可重複性,以及對臟器功能損傷小和併發症少等優點,成為肝癌及肺癌綜合治療的一個重要的手段。

微創手術使患者治療後的疼痛感少,若是在體外穿刺或腹腔鏡下射頻消融治療的病人,術後觀察1天-2天就可以出院休息;腫瘤射頻手術可反覆進行,前階段的射頻對以後的治療不影響,通過腹腔鏡射頻消融手術基本上不形成粘連。

該技術使用的電磁波屬非游離輻射範疇,因此患者和醫務人員都不會受到放射線影響,不需要做任何防護,並且,手術通過高溫熱效應可將腫瘤細胞殺滅,還能使腫瘤組織周圍的血管凝固,有利於防止腫瘤轉移從而達到殺滅腫瘤組織的目的,因此,通過射頻消融這種微創治療手段可以達到局部治癒目的。

【治療原理】射頻電流殺死腫瘤細胞

陳主任介紹,射頻治療的原理是利用射頻發生儀產生中高頻率的射頻電流,通過裸露的電極針使其周圍組織產生高速離子振動和摩擦,使局部組織細胞蛋白質發生凝固變性和壞死,從而達到殺滅腫瘤組織的目的。

由於腫瘤細胞對熱的耐受力比正常組織細胞差,42℃以上可有效快速地殺死局部腫瘤細胞,使之發生凝固性壞死;同時可使腫瘤組織周圍的血管組織凝固,有利於防止腫瘤轉移;治療後的腫瘤壞死物質稱為內源性致熱源,吸收後可激發患者機體的抗腫瘤免疫能力。

據悉,該技術治療方法大致為三種,一是體外經超聲引導或CT引導直接從皮膚表面穿刺進入肝臟或肺臟腫瘤放入電極針進行治療;二是在手術中經電視腹腔鏡或胸腔鏡在電視直視下對腫瘤穿刺放入電極針,也可在腔鏡超聲的引導下放入電極針;三是在外科手術中直接放入電極針,進行術中射頻治療,對於手術無法切除的腫瘤,有適應症。

此外,對肝硬化嚴重不能切除的患者也有效。

這三種方式在國內腫瘤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運用領域】 小於5厘米的實體腫瘤

射頻消融腫瘤治療的主要目的是使局部腫瘤組織發生凝固性壞死,適用於治療組織器官的實體腫瘤。

由於目前射頻電極單次射頻消融最大有效直徑範圍為5厘米,所以僅適用於腫瘤小於5厘米、肝臟腫瘤的數目在3個-5個或以下的病人,以及術後復發無法再次手術的患者。

另外,肝癌合併嚴重肝硬化或身體情況差不能耐受外科手術的病人也可考慮做腫瘤射頻消融治療。

腫瘤科簡介

廈門市海滄醫院腫瘤科始建於2000年,是廈門市最早成立的腫瘤介入科及腫瘤內科,其前身是鼓浪嶼肺科腫瘤及鑑別診斷病區,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起開始收治肺癌及各類早中晚期惡性腫瘤患者, 並於2004年9月遷至海滄後規模進一步擴大。

海滄醫院腫瘤科下設化療病區、微創介入病區、姑息與康復治療病區,熱療室、體腔熱灌注治療室;具備完善的檢查、診斷及治療設施,配備有國際先進的纖維及電子支氣管鏡診治系統,擁有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新一代體外高頻熱療機、體腔熱灌注治療機、腫瘤射頻消融治療系統,旨在打造一流的腫瘤微創綜合治療平台。

在做好常規腫瘤內科治療的基礎上,海滄醫院腫瘤科不斷探索創新,先後開展了基因檢測指導下的個體化治療、熱化療聯合治療、免疫治療、腫瘤微創治療、分子靶向治療等新技術,大大提高了惡性腫瘤的治療效果。

腫瘤科經過近十五年的不斷發展,已擁有一支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和豐富臨床經驗的腫瘤專業治療團隊,科室現有醫護人員30餘人,其中主任、副主任醫師7名、腫瘤專業博士1人,碩士及在讀碩士以上學歷占80%以上,目前為中華慈善總會多吉美、凱美納患者援助指定醫院、福建省癌痛規範化治療示範病房。

科室多名醫護人員先後接受過國內外著名醫院的專業培訓、進修學習。

專家名片

陳毅德,科主任,教授,腫瘤內科學主任醫師,福建省抗癌協會理事,福建省抗癌協會化療專業委員會委員、乳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康復與姑息治療專業委員會委員,廈門市抗癌協會副理事長,原廈門市呼吸中心副主任。

從事呼吸內科、腫瘤內科臨床工作近30年,在良惡性腫瘤的診斷及內科規範化綜合治療、呼吸系統疑難疾病診斷和治療上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擅長肺癌、乳腺癌、鼻咽癌、大腸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膀胱癌、卵巢癌、宮頸癌、惡性淋巴瘤的化療、熱療、免疫生物治療,熟練掌握纖維支氣管鏡技術、經皮肺穿刺切割活檢、腫瘤微創介入治療等。

曾在《中華內科雜誌》、《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誌》、《中華病理學雜誌》、《中國腫瘤臨床》、《臨床腫瘤學雜誌》、《中華腫瘤防治雜誌》、《臨床誤診誤治雜誌》、《福建醫藥雜誌》、《中國新藥雜誌》、《海峽藥學》等發表論文三十餘篇,主持或共同承擔多項部省級、市級科研課題。

多次榮獲廈門市「林巧稚精神獎」、「廈門市青年崗位能手」、「廈門市衛生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廈門市衛生局優秀黨務工作者」等光榮稱號。

S4813026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