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答疑# 從乳腺增生到乳腺癌的X個階段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月經是寂寞的產物,其實乳腺也寂寞。
女同學們都知道大姨媽報到前想要舒服點就得把胸衣的cup升一等,因為乳房長大了那麼一點。
為什麼月經來之前乳房會長大、會脹痛?乳房周期性脹痛就是增生嗎?乳腺增生會不會癌變?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宋國紅主任醫師為你答疑解惑。
Q:為什麼月經來之前乳房會長大、會脹痛?
A:乳腺的周期性疼痛很常見,是正常的生理髮應。
這種疼痛在黃體期加重,來月經之後減輕,通常為雙側疼痛,與我們人體內的激素分泌相關。
排卵時(下次月經來前2周左右)雌激素分泌達到頂峰,孕激素的分泌也在緩慢地增加。
卵子排出後,雌激素水平會出現暫時下降。
在排卵後1-2天,黃體開始分泌雌激素,並大量分泌孕激素。
雌激素能促進乳腺導管的發育,而孕激素會在雌激素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乳腺的發育,為哺育新生命做準備。
乳腺發育了,再加上雌激素導致水和鈉離子「滯留」在我們體內(月經前身體有些水腫,也是雌激素在作怪),乳房自然會比平時大一點(敏感的女性可能還會感覺到脹痛)。
如果卵子等不到精子前來合體,在排卵後9-10天,黃體就會開始退化、萎縮,雌、孕激素水平就會迅速下降至最低水平,失去雌孕激素的支持,乳腺也就停止發育,恢復原狀了。
此時,大姨媽就會光臨,乳房也停止了脹痛。
Q:乳房周期性脹痛就是增生嗎?我國乳腺增生的發病情況如何?
A:實際上,在絕大多數成年女性中均曾出現過這些臨床表現,即使在那些沒有症狀的人群,也可能出現相應的增生表現,因而,目前認為這些所謂的乳腺增生症患者未必都是病態,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生理性的。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稱為「乳腺結構紊亂症」,它既非腫瘤又非炎症,是乳腺組織增生性疾病。
其名稱很多,包括纖維囊性增生、乳腺病、乳痛症、小葉增生症等,而病理學上為多表現為乳腺結構不良。
乳腺增生多發生在30~50歲之間。
因為沒有嚴格的定義,所以也無法具體統計乳腺增生的發病情況。
只能說它非常常見。
Q:那乳腺增生可以治療嗎?
A:乳腺增生並沒有特效藥來治療。
最重要的治療是生活方式的調節。
保持良好的心情,工作、生活壓力不要太大,飲食要均衡,健康的生活方式,多活動。
如果乳腺增生對生活質量的影響較大,可以採取中藥治療,祛瘀散結。
Q:乳腺增生、乳腺結節、乳房纖維瘤這些疾病會不會癌變?
A:這些乳房病變都是良性的,一般沒有癌變風險。
每年常規體檢就可。
當出現不典型增生時要高度警惕,此時發展為乳腺癌的可能性較大。
Q:女性應該如何進行胸部的自檢?
A:大家看下面的插圖就明白了。
Q:如果發現胸部腫塊,應該怎麼辦?
A:對於發現乳腺增生或乳腺結節的女性,應該去專業機構進行進一步檢查,來明確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處理。
乳腺疾病的檢查手段主要包括:手診、超聲波、鉬靶、核磁共振、穿刺活檢。
手診可自己在家完成,若發現異常包塊要儘快到醫院就診。
專業機構的檢測方法除了專業醫生的手診以外,一般要做超聲波、鉬靶等檢查,是最常用且較經濟的檢測手段,對於乳腺增生、結節、乳腺癌的篩查診斷很有幫助。
鉬靶檢查要注意一定的適用年齡,我建議40以下的女性用超聲來檢查。
因為中青年乳腺質密,使用鉬靶篩查容易看不清,而且年輕女性接受鉬靶X線照射對乳腺組織也是一種傷害。
40或45歲歲以上女性應該每年接受一次鉬靶篩查。
核磁共振篩查乳腺癌的方法適用於有乳腺癌高危因素,如某些基因突變,有明顯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普通人群沒有必要運用核磁共振進行常規乳腺檢查,有時也會有假陽性的情況出現,且費用昂貴。
當經過上述檢查手段發現可疑結節,懷疑乳腺癌時,需行穿刺活檢明確病理診斷。
因為只有病理才是確診乳腺癌的最終證據,任何影像學資料無法替代。
需要指出的是,穿刺並不會造成腫瘤的轉移和播散。
Q:哪些人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A:1、遺傳因素,有乳腺癌家族史,尤其是存在BRCA基因突變的人群。
2、未婚未育者,生育對乳腺有保護作用:指在30歲以前有足月產者。
3、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哺乳對乳腺也有保護作用。
4、不健康的"高熱量、高脂肪"飲食習慣,會導致乳腺癌的發病率大大提高。
5、兒童及青少年時期接受過胸部放療的,長大後患乳腺癌的危險也增加。
6、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些長期從事辦公室工作的女性白領坐多動少,缺乏鍛鍊。
7、精神抑鬱和過度緊張,據調查,性格內向,精神長期抑鬱,生活不幸福,是導致癌症的重要因素。
8、都市年輕女性面臨激烈的競爭壓力,精神長期處於緊張的應激狀態,容易導致情緒上的不穩定。
這些精神因素與不良生活、工作方式加在一起,會對乳房造成進一步的傷害。
9、含雌激素相關藥品或產品(包括保健品、化妝品等)的不當使用。
10、環境污染、農藥致癌物質等。
Q:我國的乳腺癌發病情況如何?與歐美國家的水平相比如何?乳腺癌發病有沒有年輕化?
A:乳腺癌現在中國處於持續上升的狀態,中國乳腺癌增長速度快於歐美。
中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城市高於農村,北京市的乳腺癌發病率由2004年的46/10萬上升至2013年的67/10萬。
根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主任陳萬青教授的《2015中國癌症統計》文獻報導,2015年,乳腺癌的發病率已躍居女性癌症之首,占女性全部新發惡性腫瘤的15%,跟歐美不相上下。
我國乳腺癌的中位發病年齡仍然是45-55歲。
因為總的發病率升高,所以發生乳腺癌的年輕人也多了。
並不能說這個疾病發病年輕化。
Q:出現哪些症狀應該高度警惕、及時就診?
A:1.乳腺腫塊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
患者常無意中發現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
大多數乳腺癌為無痛性腫塊,僅少數伴有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
2.乳頭溢液: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稱為乳頭溢液。
單側單孔的血性溢液應進一步檢查,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重視。
3.皮膚改變:乳腺癌引起皮膚改變可出現多種體徵。
若腫瘤侵犯了Cooper韌帶,會出現「酒窩征」,即乳腺皮膚出現一個小凹陷,像小酒窩一樣。
若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則會出現「橘皮樣改變」,即乳腺皮膚出現許多小點狀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樣。
4.乳頭、乳暈異常腫瘤位於或接近乳頭深部,可引起乳頭回縮。
腫瘤距乳頭較遠,乳腺內的大導管受到侵犯而短縮時,也可引起乳頭回縮或抬高。
乳頭濕疹樣癌,即乳腺Paget’s病,表現為乳頭皮膚瘙癢、糜爛、破潰、結痂、脫屑、伴灼痛,以致乳頭回縮。
5.腋窩淋巴結腫:乳腺癌患者1/3以上伴有腋窩淋巴結轉移。
初期可出現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質硬。
Q:乳腺癌應該如何治療?
A:乳腺癌初始治療包括手術、術後輔助化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根據病人不同的癌症分型來確定。
乳腺癌的治療不是手術切完就完成了,它還包括一系列的後續治療。
治療完成後需進行定期複查,每三個月到半年複查一次。
乳腺癌大概有30%左右會出現復發轉移,復發高峰在術後2-3年。
出現轉移後,仍然有非常多的治療手段,可獲得較好療效,患者不要輕易放棄。
Q:單側的乳腺癌,為減少復發機率,需不需要做雙側全切除?
A:不需要,迄今為止,並沒有證據表明這種方法會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反,目前國際上的趨勢其實是保乳手術。
保乳手術之後要做放療,防止局部復發,有利於患者術後體能恢復和形體的美觀,而且復發率也不比全切手術高,這已經是規範化的診療流程。
最後告訴大家,乳腺癌是可控可治的疾病,如果真的得了乳腺癌不要過於恐慌,治療方法很多,預後很好。
宋國紅: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乳腺腫瘤內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副教授,博士學位,碩士生導師。
1993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現北京大學醫學部)臨床醫學專業,多年從事乳腺癌的內科治療工作,對於乳腺癌術後輔助治療及復發轉移乳腺癌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及相關科研理論知識,2011年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國家癌症研究所(NCI)訪問學者一年,發表文章二十餘篇,其中SCI文章5篇,參與多項部、市級科研課題,主持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2013年度留學人員科技活動擇優資助項目,參與編譯多部腫瘤專著,中國女醫師協會臨床腫瘤學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女醫師協會健康教育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臨床化療專業青年醫師委員會委員,主要擅長以化療、內分泌治療、靶向治療、生物免疫治療等為基礎的乳腺癌的綜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