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需要治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月經不調」是中醫的診斷,對應的西醫診斷為「陰道不規則出血」或者「陰道異常出血」,包括月經量多、月經量少和月經周期紊亂。

因為月經量的多少主觀因素比較大,但是月經周期是否準確可以客觀評價,所以今天我們主要來談談月經不調中最困擾大家的一方面——月經周期紊亂。

什麼是正常的月經周期?

女性的月經周期從月經第一天算起,到下次月經第一天為止,一般間隔28天左右,提前或者錯後7天以內都是正常的。

對同一個人而言,不同的月份月經間隔一兩天是正常的。

月經周期紊亂的表現有哪些?

1. 月經推遲。

月經推遲一般有幾種情況,首要想到的可能是懷孕所致,但是專家表示,濫用藥物等也可能會引發內分泌失調,引發月經推遲現象。

2. 月經量少。

月經量少也有可能是很多婦科疾病的徵兆

例如身體出現子宮內膜病變、腫瘤或者子宮發育不全及內分泌失調等疾病,或者人工流產、刮宮引起子宮內膜變薄等也有可能導致月經量少,所以如果月經量過少,或者伴有嚴重的痛經或者其他的異常症狀時,女性朋友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積極到醫院進行治療。

3. 閉經。

閉經可能是人為造成的,也可能是某些婦科疾病誘發,某些慢性疾病也可能導致閉經。

具體而言,多次人工流產,或者刮宮過程中用力過猛或者操作不當都可能引起子宮內膜失去正常的修復與增生能力,導致絕經現象產生。

另外,月經的正常到訪需要有一定的脂肪為基礎。

脂肪是雌激素的主要來源,只有雌激素正常,月經才會如期來臨,因此,體重急劇下降、盲目減肥、劇烈運動等都可能誘發閉經現象。

4. 月經過多。

月經過多可能是某些婦科疾病的徵兆,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以及婦科炎症等導致。

另外也可能是其他疾病誘發的經量過多,一般易令人忽視,如某些血液病影響凝血,常見血小板減少症、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惡性貧血、肝病、高血壓、凝血功能障礙等也會導致月經失調及月經量多。

5. 月經周期過長。

月經不調還要注意與妊娠有關的疾病

異位妊娠,又稱宮外孕,患者多有停經或月經周期延長的情況,但有些患者可以沒有明顯的停經史,僅表現為月經淋漓不凈或者陰道不規則出血,常誤認為是月經失調,結果延誤診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女人一個月來兩次月經是怎麼回事

月經是一個婦女在整個生殖生命中,周期性的陰道排血或子宮出血。每隔一個月左右,子宮內膜發生一資助增厚,血管增生、腺體生長分泌以及子宮內膜崩潰脫落並伴隨出血的周期性變化,這種生理上的循環周期就叫做月...

大姨媽遲遲不來,要小心了!

月經不調是大多數女性都遭遇過的事,尤其是月經推遲,最讓女性揪心,因為很多女性都有性生活,月經推遲很有可能就是意外懷孕了。其實月經推遲的原因比較多,下面就介紹下導致月經推遲的幾個主要原因。

教你從「大姨媽」辨疾病!竟還有這種操作

她不來,你害怕;她來了,你得伺候著;她走早了,你擔心……女性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被月經困擾,疲倦、疼痛、煩躁同時襲來。月經是反映女性健康的一面鏡子,一旦它出現異常,多意味著身體響起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