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慢性盆腔炎偏方大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當歸元胡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清熱解毒。
主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組成】當歸、丹參、莧實、土茯苓各25克,赤芍、元胡、川楝子、三棱、莪術各15克,山藥30克,香附10克。
【用法用量】製成蜜丸,每丸10克。
每日3次,每次1丸。
【加減】濕熱瘀結型患者,加黃柏、苦參各15克,寒凝氣型患者,加炮姜、茴香各10克。
【病例驗證】用此方共治慢性盆腔炎346例,總有效率94.9%。
敗醬夏枯草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熱、利濕、解毒。
主治慢性盆腔炎。
汪見腰酸,腹痛下墜感,帶下量多,色赤或黃,苔黃膩;或見痛經,舌質暗等。
【偏方組成】敗醬草、苡米、夏枯草各30克,丹參20克,赤芍、元胡各12克,木香10克。
【用法用量】以上藥水煎為500毫升,每次服50毫升,每日服2次。
【病例驗證】用此方治療慢性盆腔炎患者30例,治療效果較好。
黃柏紅藤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清熱燥溫,活血清帶。
主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組成】黃柏12克,蒼朮12克,生苡米30克,香附12克,紅藤30克,敗醬草30克,白芍20克,甘草8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分3次服。
【病例驗證】谷某,女,42
歲。
患者己絕育3年,帶下痛經一年余。
近一年來黃白帶下氣腥味濁,腰腹墜痛,月事錯前(25天左右)色黯質濃,七日方凈。
經前感覺會陰及腹部脹痛,狀如臨盆,苦楚不堪,須用止痛片方能緩解。
其舌正紅,苔略黃,脈細弦而數。
婦科檢查:外陰已產式,陰道充血,宮頸下唇中糜,附件右側增厚壓痛,宮體大小正常,白帶鏡檢:紅血球(十),膿球(卅),證屬濕濁之邪久滯帶脈,瘀熱互結成為帶下,治宜燥濕,清熱,利帶。
囑其共服17劑,帶下漸少,色轉淺淡,腰腹墜痛明顯減輕,經期結束可停服鎮痛劑。
囑其照原方再進10劑。
自述此次月經28天至,色正紅。
四天凈,腹痛及諸症已消,帶下狀如蛋清,甚少。
惟腰骶略酸。
又擬黃柏
12克,蒼朮12克,生苡米30克,山藥30克,芡實20克,白芷炭9克,六帖,以善其後。
白芍蒲公英治慢性盆腔炎
【功能主治】溫經散寒,養血通絡,清熱、解毒、利濕。
主治慢性盆腔炎。
【偏方組成】當歸12克,木通12克,白芍18克,桂枝9克,細辛3克,甘草6克,萆薢15克,蒲公英30克,二花24克,大棗3枚。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1劑水煎2次,取汁400毫升,早晚分服。
10天為1療程。
【病例驗證】蘇某,女,36
歲。
小腹疼痛墜脹3年余,因3年前取環,時間較長,術後感下腹疼痛,陰部墜脹,腰骶部酸痛,流血樣帶,曾用抗生素治療,症狀未見好轉。
婦科檢查有炎性包塊,超聲波示子宮內膜炎,經診:經期不准,量少色黯,舌淡苔白,脈沉遲。
證屬寒濕凝結、氣滯血瘀,治以溫經散寒、活血通絡。
用上方加赤芍15克,黃芪、地榆各10克,炮山甲、小茴香各9克,水蛭2克(另沖),吳茱萸、升麻各6克,杜仲炭、橘核各15克,元胡12克。
服藥7劑後,下腹部及會陰疼痛墜脹減輕,帶下量少色白。
此方去水蛭、炮山甲、地榆,加苡仁18克,又服20餘劑。
下腹部及會陰疼痛墜脹消失,經期正常。
婦科檢查,炎性包塊消失,超聲波複查子宮未見異常。
慢性攝護腺炎治療偏方
1、知母車前子治慢性攝護腺炎【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活血化瘀。主治慢性攝護腺炎。【偏方組成】知母12克,車前子12克,柴胡12克,桃仁12克,紅花12克,牛膝15克,當歸15克,丹參15克,赤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