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一定要空腹嗎?

文章推薦指數: 81 %
投票人數:11人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健康體檢,但對於如何做好一次健康體檢,多數人還不是很了解,為什麼要空腹?空腹是不是真的就一點水都不能喝?哪些檢查可以不用空腹?

「體檢要空腹」,經歷過體檢的朋友都有印象:護士反覆叮囑晚上8點以後就不要吃東西了,明天一早來抽血。

然而,也並非所有體檢都需要空腹,需要區別對待。

需不需要空腹,得看檢查的項目。

三大常規(血常規、大便常規、尿常規)隨時都能做無需空腹,心電圖、CT、胸片等一些不涉及消化、代謝的檢查一般也都不用空腹。

具體要做些什麼準備在檢查前詢問清楚就好,具體該怎麼做一板檢查機構都會有注意事項,按要求做好準備即可。

下面介紹一下為什麼有些檢查需要空腹。

空腹體檢是為何?

空腹主要是針對一些容易受進食影響的特定項目:胃腸鏡、腹部超聲、血糖、血脂、生化、代謝等檢查。

胃腸鏡檢查:胃腸鏡檢查需禁食這個容易理解,因為要把胃腸表面清洗乾淨,才能看到胃腸表面的粘膜情況,食物或消化液的殘留會嚴重影響觀察。

腹部超聲檢查:要求禁食是因為飯後整個消化系統就開始活躍起來:膽汁在分泌、膽囊在收縮、消化道蠕動增多增快、胃腸道內氣體含、液體量會增加。





這會嚴重干擾超聲這種依靠實時反饋的檢查。

抽血:血糖、血脂、生化等指標也受進食後的影響很大,進食後食物分解為小分子進入血液,影響各種指標,除非是急診轉態否則沒有太多參考意義。

空腹下抽血檢查,就像在統一的「標準下」來進行比較才有意義。

空腹就是餓一頓?

體檢所說的空腹不是餓一頓這麼通俗的理解,空腹標準為8-14小時(過夜)無熱量攝入,即抽血前一天晚上,按平時的生活習慣,正常吃晚飯,但不吃夜宵,第二天早晨不吃早餐進行檢查。

空腹時間以過夜8-14小時為宜,但如果空腹時間達到18小時以上,機體就會處於輕度飢餓狀態。

在飢餓狀態下就不是在統一標準下進行對比了,測出來的結果不能作為診斷的參考了,如血糖、血酮體等受飢餓影響很大。

因此要把握好空腹的合理時間,空腹採血的最佳時間是早上8點到9點之間,最遲不宜超過9點半。

太遲了會受到生理性及內分泌激素的影響,如血糖可隨空腹時間的延長而降低,若由於長時間忍飢挨餓使血糖降低,不僅影響判斷,還可能出現低血糖的危險。

空腹是不是一點水都不能喝?

空腹也並非所有空腹都意味著需要長時間的滴水不進,只要不影響檢查是可以少量喝水的。

空腹採血不是要求絕對禁水,不少患者常因一句「不能吃也不能喝」禁水十幾個小時,其實已處於脫水狀態,導致檢驗結果明顯偏倚。

但如有口渴感,可以飲用少許白開水,以不感到口渴為好。

刻意禁水使機體處於脫水狀態,會造成假性「血稠」的檢驗結果。

(這裡指純水,飲料、茶水等不包含在其中)。

檢查前能不能喝水要具體看做哪些檢查,不同檢查要求不一樣:胃鏡檢查前不能喝水,腸鏡檢查前可少量喝水,無痛(麻醉)胃腸鏡檢查就絕對不能喝水;腹部超聲檢查前需空腹,不宜大量飲水,若檢查前1-2小時因口渴喝一小口水的影響其實並不大,但吃顆雞蛋就不行了,固體食物、有熱量的食物會激活消化系統。

腹部CT檢查有時反而需要大量喝水使胃膨脹,有利於CT檢查結果分析;而泌尿系超聲、婦科超聲是需要多喝水憋尿才能完成的;一般的抽血檢查,可以喝少許水,因為每個人失水的速度會有不同,以不感到口渴為好。

Tips:

體檢的前一天,應保持平時的生活習慣(慢性病患者藥物繼續使用),正常飲食,不吃過於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飲暴食、飲酒,晚8點鐘以後禁食,不吃夜宵點心。

第二天早晨起來後,不吃早餐,可少許喝水,以不感到口渴為好,避免大量喝水,不做劇烈運動,平靜地到醫院等候體檢。

若因準備檢查空腹時間過長出現了低血糖等身體症狀,則立刻進食,放棄檢查。

維生素C等藥物會干擾大多數基於氧化還原反應原理而檢測的項目,導致結果不準確,應停藥3天後再接受體檢。

女性一般的檢查應避開生理期。

婦女經期、妊娠期等生理狀況均可影響血液檢測結果。

本文轉載自訂閱號「消化病科普」,並已獲得授權。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KK健康」微信訂閱號

KK網為國家衛生計生委宣傳司婦幼司指導下的健康科普知識宣傳共享平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體檢之前,你必須知道的事

雖然你可能每年都體檢,但是體檢前的注意事項卻比一定知道。西安市中心醫院體檢中心主任吳海軍溫馨提示,一些外在因素可能回影響檢查結果的準備性,必須引起大家的注意。以下體檢前要注意的事項,您必須記清了...

體檢一定要空腹嗎?

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身體健康與養生體檢也成了生活必備那麼問題來了體檢有什麼注意事項呢所有體檢前是不是都要空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