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猝死?喝酒原來有這13種死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去年有則火熱討論火熱的新聞:江蘇大學研究生和導師喝酒,結果在春節到來之前猝死的。

有指責飯桌上勸酒糟粕文化害人的,也有討論導師與學生關係該如何處置的~~

有些人認為,喝酒嘛,就算有什麼問題,也是慢性的,比如肝癌肝硬化什麼的,喝完酒就死了,怎麼會呢?實際上,喝酒能導致的急性症狀和死亡可能性不少。

因醉酒而死的人不少,只有極少數是「醉」死的。

解放軍總醫院主任醫師孟慶義教授告訴你,醉酒的13種死因。

1、嘔吐誤吸

誤吸是醉酒患者發生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

飲酒者胃內往往存有大量的食物,嘔吐時胃內容物容易進入氣道,導致患者窒息及誘發吸入性肺炎;也可刺激氣管,通過迷走神經反射,造成反射性心臟停搏。

而喝酒喝到吐的時候很多人已經神志不清了。

吐了之後發生倒吸,很難自救不說,周圍的人也幾乎幫不上忙。

大部分喝酒喝到吐的人,即使發生倒吸,之後被人扶著仰面躺下的機率也是很大的,這是非常致命的錯誤,死在這個動作之下的嘔吐者不在少數。

因此,醉酒患者一定不能仰臥位;頭一定要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進入氣管。

並根據情況,進行插胃管洗胃,進行胃排空措施,後者的目的也是防止發生誤吸。

另外,判斷胃內容物多少,還可根據正位胸部X線平片,如胃泡消失,常提示患者胃處於充盈狀態。

總之,如果一定要喝酒,不要喝到吐,如果周圍有人喝到吐,需要注意會不會發生嘔吐物倒吸,不要採取仰臥姿勢,躺倒之後也要把頭偏向一側。

2、雙硫侖樣反應

之前我們說過,有醫生為了避開飯局上的勸酒,當場吃下頭孢。

這是因為頭孢和酒精相遇,會產生致命的效果——雙硫侖樣反應。

這指的是頭孢類會導致乙醛在體內無法分解,造成蓄積,導致發生乙醛中毒的結果。

患者會出現面部潮紅、訴頭痛、眩暈、腹痛、胃痛、噁心、嘔吐、心跳、氣急、心率加速、血壓降低以及嗜睡幻覺等,嚴重者可致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衰、驚厥及死亡。

可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主要有:

①頭孢菌素類藥物 頭孢哌酮、頭孢美唑、頭孢米諾、拉氧頭孢、頭孢甲肟、頭孢孟多、頭孢曲松、頭孢氨苄、頭孢唑林、頭孢拉定、頭孢克洛等。

以頭孢哌酮的雙硫侖樣反應報告最多,最敏感。

②硝咪唑類藥物 如甲硝唑、替硝唑、奧硝唑、塞克硝唑。

③其它抗菌藥物 如呋喃唑酮、氯黴素、酮康唑、灰黃黴素。

而且,由於藥物代謝的影響,服用某些頭孢類藥物五天內,攝入酒精都可造成雙硫侖樣反應。

你要是記不清上面的藥物列表,那就乾脆做到吃藥別喝酒就好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患者在用藥後吃酒芯巧克力,服用藿香正氣水,甚至用酒精處理皮膚也會發生雙硫侖樣反應。

每年都有搞不清狀況的人中招,即使用乙醇消毒皮膚或擦洗降溫,少量乙醇進入血循環,也可發生此類反應。

尤其是老年人或心血管疾病患者, 所以醫務人員在給患者用此類藥物時,儘量不用乙醇消毒,而用聚維酮碘消毒。

3、急性胰腺炎

飲酒可導致急性胰腺炎發作。

後者可產生心肌抑制因子,使心臟驟停。

在西方國家,酒精中毒是急性和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

美國每年有1/2-2/3的急性胰腺炎與酒精中毒有關。

國內酒精性胰腺炎較少見,可能與飲酒量少,習慣慢酌和酒菜同進有關。

4、低體溫

由於酒精可造成血管擴張,散熱增加,且減少判斷力或導致遲緩;尤其是在寒冷的環境中,易造成低體溫。

後者可使機體出現高凝血症、高血糖症和心律失常,造成患者的意外死亡。

在某些鄉村地區,90%以上低溫引起的死亡與血中酒精濃度升高有關。

因此,處理急性酒精中毒時,無論在院外,還是在急診科,保溫是必要的措施。

另一個更著名的例子是,俄羅斯寒冷的冬天會凍死很多喝高的醉漢。

所以,如果周圍有人喝醉,除了防吐防倒吸,還要防凍……

5、橫紋肌溶解

這個詞近兩年常常和小龍蝦聯繫在一起,到底小龍蝦對橫紋肌溶解有沒有貢獻現在還沒有定論,但是,醉酒引起橫紋肌溶解的可能性卻是板上釘釘的。

飲酒患者常昏睡很長時間,而且是躺倒之後動都不動(外國有一種整蠱遊戲是在醉酒的同伴頭上疊放物品,往往能堆很高而不倒掉,說明醉酒的人睡眠狀態下肢體活動很少),時間長了,有些部位被壓迫就會出現肌肉的缺血壞死,後者可導致橫紋肌溶解。

而當肢體解除壓迫時,又會發生急性酒精中毒性肌病,肌肉溶解釋放出來的大量壞死物質入血,會造成多臟器功能不全,甚至發生猝死。

其中大量肌紅蛋白堵塞腎小管,常造成急性腎功能衰竭,病死率較高。

因此,對於喝高了躺倒的人,一定要定期翻身,防止肢體長時間受壓。

6、洗胃後低滲

在酒精中毒的急救中,催吐、洗胃、導瀉對清除胃腸道內殘留乙醇可有一定作用;但是不主張積極的洗胃。

因為酒精吸收很快,洗胃意義不大,有增加誤吸的風險,而且洗胃對胃粘膜的刺激可能比酒精還要大。

但是在一些需要胃排空的特殊情況下,如飽餐,同時服用其它毒物等,還是要進行洗胃的。

目前多數醫院用低滲的清水洗胃,後者可大量入血,從而造成體內的低滲狀態,可發生低滲性腦水腫。

由於患者處於昏睡狀態,腦水腫的體徵等臨床徵象易於忽略,一旦發生腦疝,可發生猝死。

故大量洗胃後,預防性應用一些防止發生低滲狀態的藥物,如利尿劑、糖皮質激素、甘露醇等,有可能防止這類猝死的發生。

7、心臟驟停

飲酒會引發急性心肌梗死。

由於很多人喝高了直接就躺了,昏睡狀態下飲酒者發生心梗可能是沒有任何症狀的。

這會導致旁人難以發現。

發現患者出現心臟驟停之後,記得一定要使用正確的心肺復甦方式進行搶救。

另外,急性酒精中毒本身也可引起心臟損害。

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部分病例存在心電圖異常和心肌酶學改變的,且急性酒精對心臟損害程度與中毒的時間和程度呈正比。

8、腦出血

這其實是個蠻常見的問題,喝喝酒就腦溢血了。

據估計我國每年有11萬人死於酒精中毒引起腦出血,占總死亡率的1.3%。

9、甲醇中毒

甲醇又稱木醇、木酒精,為無色、透明、略有乙醇味的液體,是工業酒精的主要成分之一。

造成中毒的原因多是飲用了含有甲醇的工業酒精或用其勾兌成的「散裝白酒」。

攝入甲醇5~10毫升就可引起中毒,30毫升可致死。

甲醇中毒,主要特徵是以中樞神經損傷、眼部損傷及代謝性酸中毒為主。

一般於口服後8-36小時發病,表現為頭痛、頭暈、乏力、步態不穩、嗜睡等。

重者有意識朦朧、瞻妄、癲癇樣抽搐、昏迷、死亡等。

一旦發現誤服甲醇,及時送醫。

10、低血糖症

是的,喝酒也會導致低血糖。

酒精性低血糖是由於酒精在體內代謝,增加細胞內氧化型輔酶I的消耗而造成的。

發生低血糖我們會心悸、多汗、神志模糊、嗜睡、甚至發生昏迷,在這背後是由於葡萄糖不足導致的腦部供能不足,大腦能量斷供發生腦功能障礙。

預防酒精性低血糖症的關鍵是飲酒應適量,避免空腹或飢餓時飲酒過多過快。

可選用低酒精、低含糖量的葡萄酒,一天內攝入酒精不宜超過30克,每周不超過3次。

肝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不飲酒,尤其使用磺脲類藥物和晚上注射中長效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更不能空腹飲酒。

飲酒時一定要適當吃些主食,晚餐飲酒者睡前還應測血糖,若血糖低於4 mmol/L,應為自己加餐,以防在睡眠中因低血糖而昏迷,麵包、饅頭、餅乾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11、韋尼克腦病

韋尼克腦病是一種急性的威脅生命的神經系統綜合徵,組成症狀有意識障礙(如譫妄)、情感淡漠、遲鈍、譫妄、眼肌癱瘓和凝視、眼球震顫及平衡紊亂(前庭核受損)、共濟失調(小腦皮質受損),和嚴重的順行性及逆行性遺忘,有時發生虛構。

如不立即採用替代療法,病人很可能進展為Korsakoff精神病。

而之所以會發生這種疾病,是由於某些飲酒者長期以酒代餐,吃飯不規律,而且長期飲酒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及小腸黏膜病變使吸收不良,發生慢性肝病等,這一切會致使他們無法正常攝入維生素B1。

維生素B1攝入不足最終會導致腦組織乳酸堆積和酸中毒,干擾神經遞質合成、釋放和攝取,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於是,韋尼克腦病發生了。

所以,一定要注意控制飲酒的量和時間。

一旦出現一些神經方面的症狀,及時就醫。

12、滲透性脫髓鞘綜合徵

滲透性脫髓鞘綜合徵(ODS),也稱滲透性髓鞘溶解綜合徵(OMS),是一種少見的急性非炎性中樞脫髓鞘性疾病, 主要是由於慢性低鈉血症時腦細胞已經適應了一種低滲狀態,此時一旦給予迅速補鈉,血漿滲透壓迅速升高造成腦組織脫水而繼發脫髓鞘。

慢性酒精中毒、營養不良是比較肯定的病因,約占39%。

酒精中毒及營養不良的患者一般都缺乏有機滲透物,他們便處在一個細胞皺縮的高危環境中,當血鈉降低時臨近血管的灰質更容易遭到損傷,使腦橋容易被從血管中滲出的髓鞘毒性物質所損害。

13、醉酒後意外

酒駕引起的車禍是急診科外傷病人的「禍首」,外科患者占急診病人的三到五成左右。

以往外科患者多是酒駕引起的車禍傷者。

曾有報導某人因喝酒喝過多,點著祭祀的紙錢後就醉得不省人事,火苗竄到自己身上也沒有發覺,葬身自家墳地。

醉酒後摔到出現顱腦硬膜外出血,主動脈夾層的病例。

除了車禍之外,酒後走路摔傷、亂穿馬路被撞,酒後使用明火引起火災等等意外也很多。

喝酒可能不可避免,

那麼,

知道以上可能出現的風險之後,

儘量去規避它們吧。

祝大家平平安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