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中醫按這四個穴位緩解痛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醫眼中的痛經

中醫認為,經水出諸腎,與脾、肝、氣血、沖脈、任脈、子宮密切相關。

痛經的原因,一是因為氣血虛弱或肝腎虧損,即「不榮則痛」;二是因為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即「不通則痛」。

不少女性或多或少的經歷過痛經,中醫介紹,除了用藥止痛,還可以按摩三陰交穴、血海穴、太沖穴和子宮穴四個穴位來緩解痛經。

經前按摩穴位,有預防痛經的效果;痛經發生時進行按摩,可以起到緩解痛經的作用。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四個穴位都應該怎麼按吧!

穴位一:三陰交穴

按揉三陰交,具有交通心腎,引火下行的作用,對所有婦科疾病疼痛均有緩解作用。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陰交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陰交1分鐘。

穴位二:血海穴

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歸經,治療血分諸病的作用,按壓血海穴能夠緩解月經期的小腹疼痛。

屈膝,在大腿和膝蓋內側交接的肌肉隆起就是血海穴了。

用兩個大拇指重疊按壓這個穴位,痛經的時候通常左腿也會一起痛,多刺激左腿。

要是在腰上放一個暖水袋效果會更好。

穴位三:太沖穴

揉太沖,具有明顯疏肝止痛的作用,不僅可以治療痛經,還可以治療其他婦科疾病。

太沖穴在腳大趾與第二趾之間。

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沖穴,有酸脹感為宜,1分鐘後再換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沖穴1分鐘。

穴位四:子宮穴

點揉子宮穴,刺激子宮穴是直接針對女性生殖器的調理手法,療效顯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氣止痛的作用。

子宮穴位於下腹部,臍下一橫掌處(臍下4寸)正中。

左右旁四橫指(正中線旁3寸)的距離各有一點即是此穴。

用雙手食指、中指按壓住兩旁子宮穴,稍加壓力,緩緩點揉,以酸脹為度,操作5分鐘,以腹腔內有熱感為最佳。

中醫強調預防為主,所以穴位按摩緩解痛經,建議在經前5-7天開始,月經來潮後停止,待下次月經來潮前再用同樣的方法按摩。

根據醫生介紹,痛經除了身體自身的原因,精神緊張也是一大因素。

採用中醫按摩的方法放鬆的同時,也應該給自己以積極的自我暗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