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路漫漫 篤定前行——訪山東名中醫谷萬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在全省名中醫藥專家命名表彰大會上公布了2017年山東名中醫名單。

其中,聊城市中醫院的谷越濤入選為全省10大名老中醫,聊城市人民醫院的谷萬里入選為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

谷越濤與谷萬里作為父子同時入選山東名中醫,這在山東歷史上是第一例,一時被傳為佳話。

本期《聊城人物》,記者採訪到谷萬里,聽他談求學、行醫的經歷,對中醫事業的感悟,以及作為一名醫者對人生價值的追求。

人物介紹

谷萬里,醫學博士,聊城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主任醫師,兼任泰山醫學院聊城臨床學院教授、中醫教研室主任,青島大學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兼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微循環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血栓病分會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微循環學會痰瘀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心血管分會委員,山東中醫藥學會理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醫師協會中醫師分會常委,聊城市中醫藥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聊城市中醫藥學會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成無己學術研究會會長。

歸鄉,聊城第一位中醫學博士

谷萬里接受本網記者專訪

谷萬里出身中醫世家,自幼隨父親全國名老中醫谷越濤主任醫師和母親王桂枝主任醫師學習中醫,1991年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在聊城市中醫院內科工作,任住院醫師,1994年考取山東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消化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名老中醫祝德軍教授,畢業後在聊城市人民醫院工作,2003年晉升副主任醫師。

2004年,谷萬里考取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心血管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全國名老中醫、中央保健會診專家、中日友好醫院史載祥教授。

博士畢業後谷萬里謝絕導師的再三挽留,堅持回到家鄉工作,他也成為回聊城工作的第一位中醫學博士,而他的同屆同學絕大多數都留京工作,少數離開北京的也都去了省級醫院。

懷著對家鄉這片熱土的熱愛,谷萬里夜以繼日的工作,2012年晉升主任醫師。

行醫25年來,他診治的患者有數十萬人,為聊城的醫療事業奉獻了青春和智慧,拋灑真情與汗水。

為學:學未有竟時,方成大醫

孫思邈在《大醫習業》中寫道:「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侯、五臟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等諸部經方,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

...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

...若能具而學之,則於醫道無所滯礙,盡善盡美矣。

」谷萬里深知其理,他將學習研究擺在首位,數十年來,從未敢中斷。

他對中醫深思善究,注重繼承,敢於改革創新,不墨守成規,敢於大膽質疑,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學術思想,在各類病症的治療上有了獨到的研究。

在中醫血瘀證的研究方面,按照氣血理論指導臨床和基礎研究,提出了血瘀證亞型的研究思路。

對中醫「氣」的理論有深入研究,結合現代氣體信號分子研究的前沿,對中醫學「氣」與氣體信號分子的相通性進行了創造性的理論探索,並以大蒜素為載體進行了臨床和基礎研究。

在心腦血管病的研究方面,對原發性高血壓的中醫證型進行了全國多中心的大樣本調研,取得了首次發現且未被臨床干預的原發性高血壓的第一手數據資料,並進行了辨證分型,研究成果受到國內外關注。

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防治介入後再狹窄和冠脈微循環障礙居國內領先水平。

對腦血管疾病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在常規西醫內科治療的基礎上,採用中醫藥、針灸、康復綜合治療,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在腫瘤的治療方面,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在放療、化療的同時,配合中醫藥治療,顯著地提高了腫瘤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

同時,採用單純中醫中藥的方法治療腫瘤,取得了良好的療效,使腫瘤患者的生存期顯著延長,個別腫瘤患者達到了臨床治癒。

有一肺癌患者堅持服用中藥3年,至今連續10年複查,病灶未見發展,日常生活未受影響。

有食道癌病人,堅持服用一年多中藥,飲食正常,未出現不良反應和轉移灶,生存期超過了9年。

對內科疑難雜病,根據中醫辨證,取得了良好療效。

有位80多歲的老太太高燒一個多月,做了全面檢查也查不出病因,使用過多種抗生素仍然高熱不退。

輾轉在多家省級醫院併到北京診治,花費了上萬元,還是查不出來病因。

百般無奈之下,病人家屬找到了谷萬里。

經過中醫辨證,谷萬里發現老太太是由於體內濕熱重造成的調節紊亂,於是給她開了中藥。

老太太服下第一次藥之後,體溫就開始下降,7天後體溫完全恢復正常,這讓病人家屬感覺中醫真是太神奇了。

自從上大學期間發表第一篇學術論文開始,二十餘年來,谷萬里先後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主持、參與完成國家、省、市科研課題15項,主編出版《走出頸椎病的誤區》、《中西醫結合膽病學》、《中老年風濕病防治》、《現代中醫診療學》4部專著,參編《現代中醫心血管病學》、《心力衰竭中西醫結合治療學》、《功能性胃腸病辨證論治》等7部專著。

先後獲國家發明專利6項,聊城市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多項。

2009年被聊城市委組織部、市人事局、市科協授予「聊城市青年科技獎」。

同時擔任青島大學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目前已培養畢業研究生9人。

醫者,普同一等、志存救濟

谷萬里不忘本心,恪守傳統中醫醫德理念,推崇「志存救濟」、「一心赴救」、「淡泊名利」的思想境界,對待患者一視同仁、態度端莊並具備高度的同情心,對待同道則謙虛謹慎。

因臨床療效高,用藥價格低,體現了傳統中醫簡、便、驗、廉的特點,深受患者好評。

在挂號處,每當谷萬里的專家門診日,凌晨四、五點鐘就可看到排隊挂號的患者,經常聽到有病人問「谷大夫今天上班嗎」。

目前每周門診4天,雖然每天限號80人,但是,為了方便病人,常常為外地患者加號,平均日門診量在130人次以上,多時超過200人次,來診患者除魯西地區外,常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慕名前來求治。

中午往往要到12點半後才能吃午飯,短暫休息後開始下午門診,時常要到7點鐘才能下門診。

谷萬里常常到基層參加義診活動

谷萬里上門診,口袋裡總是帶著幾百元錢,對生活困難的患者,或者外地患者臨時需要做必要的檢查但沒有帶夠錢,會先給患者墊上,讓其先進行診治。

谷萬里的書櫥里放著患者送來的數十面錦旗,他沒有懸掛,這是他一貫低調做事風格的體現,並不意外,但患者遇到困難時,他總會很主動地去幫助。

名氣大了,向他拋橄欖枝的醫療機構也越來越多,並許以高額報酬和股份,邀請其過去坐診,但都被谷萬里拒絕了。

對他而言,醫者的好壞不在於棲身何處,賺錢多少。

他說,國家給我提供的這個平台已經足夠大了,完全可以實現為患者解除疾病痛苦的願望,至於名利和金錢,在我的人生信條里沒有它們的位置。

除了繁忙的門診工作,谷萬里堅持每周抽出一天病房查房、院內會診。

在聊城市率先開展了中醫體質辨識和亞健康調理工作,開展了中藥熏蒸療法、穴位貼敷療法、耳穴貼壓療法、穴位封閉療法、膏方療法、艾灸療法、辨證食療等特色療法。

帶領全科同志共同努力,中醫科先後被評為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範單位、山東省中醫藥重點專科等。

傳承,魯西中醫陣地上的堅守

谷萬里和父親谷越濤獲山東名中醫榮譽

對於谷萬里而言,傳承的含義包含兩種,一是對家風的傳承,是對上一輩精神世界的認同與繼承;另一個則是對中醫傳統的傳承,是致力於數千年中醫養生文明的延續與發揚。

谷萬里的父親谷越濤是全國名老中醫,一生淡泊名利,一心致力於發揚和傳承真正的祖國傳統醫學,至今73歲仍堅持每周在原工作單位出診兩天。

「以最少的藥味,最小的劑量,最精確的辨證,達到最佳療效。

」這是谷越濤行醫50多年來一直堅守的原則,同時也深入到谷萬里的腦海里,被其奉為圭臬。

在家庭的薰陶下,谷萬里始終以仁和精誠、濟世養生為己任,傳承國醫精粹,弘揚中醫中藥。

成無己是宋代聊攝(今山東茌平縣)人,是研究《傷寒論》的大家。

著有《註解傷寒論》十卷,《傷寒明理論》三卷,《傷寒藥方論》一卷。

這三種傷寒著作,有註解、有論證、有論方,鼎足而立,聯繫緊密,相得益彰,開創以註解的方法研究《傷寒論》的先河,使後世能明傷寒之理,知傷寒之用,推動了傷寒學說的流傳與發展,在中醫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谷萬里現擔任成無己學術研究會會長,致力於成無己先生的醫術精華能繼續流傳於世。

谷萬里在成無己中醫大講堂上講課

中醫事業的振興,離不開後繼人才的培養。

谷萬里說,當前全市都有了國醫堂,但中醫人才仍舊匱乏,讓老百姓都能看上中醫,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

在他的主張下,成無己學術研究會開辦了「成無己中醫大講堂」,邀請聊城市知名的中醫面向社會免費授課,谷萬里也經常去現場講課,吸引了很多年輕中醫、基層中醫和中醫愛好者。

在完成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的同時,谷萬里積極參與中醫藥文化相關的社會活動,致力於開展中醫藥科普工作。

他還兼任聊城市健身氣功協會會長,聊城市中醫藥學會健康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是山東省健康教育巡講專家,山東省中青年保健人才,聊城市政協常委、聊城市重大決策諮詢委員會專家。

他在各類報刊發表科普文章150餘篇,主編《老年保健與中醫養生》、《谷大夫談養生》、《二十四節氣話養生》、《中醫藥特色療法與養生保健》等科普書籍,在電視台講解四季中醫養生,深受廣大群眾的歡迎。

結束語

一個人,能夠孜孜不倦地研習醫學,並學有所成、學以致用,人們稱他為一名醫者;能夠發揮醫學專長,醫治群眾數十萬計,進而著書立說、名顯四海,人們稱之為名醫;能夠傳承中醫精神的實質,致力於中醫事業的延續和發展,留名於史冊,人們稱之為大醫。

醫者的一生,宛如一條漫長大道,谷萬里正滿懷赤誠,篤定前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