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丨劉主任聊腫瘤——除了糧草看病還得帶這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作者信息:
雖說看病要帶齊病歷資料是一個常識,但還是經常有患者帶不齊資料。
歸根結底還是兩類原因:有一部分是因為突然發現患病,患者和家屬受到精神打擊,過度緊張一時忘記帶。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之前就診的小醫院檢查不準確,對病情判斷沒有參考價值。
趙女士從外地來找我,當時她罹患淋巴瘤,化療後一直在複查,其中一部分複查是在當地醫院進行的。
2009年4月,她來北京複查,盆腔CT發現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比半年前的CT檢查略增大,這時影像科的大夫需要她原來當地的CT片對比,可是趙女士沒有帶來,只能在北京等著家裡人用特快專遞送來,致使其在北京多住了近1周的時間。
趙女士並不是個例,在門診中經常遇到這樣的患者和家屬,說我們是從某省來的,得知家裡人患了這麼重的病,太著急了,大夫可得好好給我們看看。
可是,當大夫問到診治經過時,就說不清楚了,哪種病理類型、用過哪些化療藥物、化療的反應等都說不清楚。
這樣,決定下一步的治療就很困難了。
因為大部分化療藥物在使用到一定劑量後就不能再使用了,否則會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
對於非醫學專業人士,經常說不清楚病史,這是可以理解的,解決的方法是請當地的大夫寫一份簡單的病情介紹。
如果沒有病情介紹,可以複印當地醫院的病歷,如果沒有當地醫院的病歷,可以帶著所有的病歷資料。
寧肯多帶也不要少帶,因為您想不到醫生可能需要什麼資料。
有時我自己帶著病人去找其他大夫看病也會忘帶一些資料。
所以比較笨的辦法是儘量都帶著,大夫需要什麼就拿出來。
看病帶一些文字資料、影像檢查資料是一般人能夠想到的。
最容易被忽視也是最重要的是要帶病理切片或病理標本(一般指蠟塊包埋的標本)。
因為病理診斷對於疾病的治療至關重要,是決定治療的依據。
一些腫瘤專科醫院必須有本院的病理會診結果才能為患者進行治療,這不是故意刁難病人,而是從患者的角度出發,避免治療錯誤的的一項重要措施。
有些患者帶了一大堆的病歷資料和影像資料,就是沒有帶病理切片和蠟塊,只好再找人用特快專遞送或者大老遠再來人送,耽誤了時間,還使本來已經焦急煩亂的心情變得更亂。
有些醫院的病理科要求帶病理切片的同時還要求提供原診療醫院的病理報告或病理報告的複印件。
什麼是病理切片呢?切片就是手術切下來的人體組織經過固定,再用石蠟包上小塊組織後,經過機器切成非常薄的片以便於在顯微鏡下檢查,這些非常薄的組織片稱為病理切片。
製作病理切片的目的是在顯微鏡下進行放大,鏡下放大幾十倍至幾百倍後,可以觀察細胞結構和組織結構的變化,區別良性還是惡性。
通過不同的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等處理方法來區分切下來的組織是從哪個器官和組織來的,了解細胞的生長速度快不快等與腫瘤良惡性有關的性質。
經過固定的標本用石蠟包埋後稱為蠟塊。
蠟塊可以直接拿來製作成病理切片。
一般病理會診需要蠟塊,實在沒有就拿病理切片,最好兩者都帶。
病理切片是幹什麼的呢?打個比喻就是警察抓了一群犯罪嫌疑人,從中隨機選擇幾個人進行詳細的訊問,來判斷這群人是否是犯罪分子,犯罪的性質有多嚴重,從而決定下一步是否需要嚴厲打擊以及打擊的範圍。
還有一些訊問得到的消息可以告訴警察用哪種手段打擊更有效。
一般病理切片的製作比較費時間,從取到病理標本那天算起,需要5~10天才能拿到病理結果。
很多患者和家屬不能理解為什麼不能加急,這是因為病理標本需要固定、染色等很多道工序才能製成合格的切片。
如果時間不夠或者哪一步出現了問題,製成的切片質量受到影響,將直接導致診斷延誤或錯誤,最後導致治療錯誤,那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因此,如果來大醫院重新取病理很費時間,而且有時很難取到病理標本。
因此到其他醫院看病一定要帶病理報告單、切片或蠟塊。
在治療中病理診斷至關重要,由於病理切片製作工藝水平以及病理切片檢查水平等方面的差異,大醫院的病理診斷可能與當地醫院診斷的結果不同,診斷不同直接導致治療方法的不同。
因此,來大醫院看病時,除了需要攜帶病理切片,在條件允許下最好也攜帶蠟塊(即切下來的人體組織經石蠟包埋後的標本)或福馬林固定的標本。
總的來說,我們去看病就要帶好病歷、病理資料、蠟塊(條件允許)、檢驗報告單、病情介紹等。
把能說明情況的材料都帶上,才能幫助專家做出更好的判斷。
還有的病人或者家屬把腫瘤的診斷日期、手術日期、化療日期、方案、放療日期、劑量、複查的結果等條理清晰地列成表甚至列印成表,讓大夫一目了然,不失為一種較好的就診技巧。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或者身邊關心的人有用的話,請記得將此文隨手轉發給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