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行針忙——針刺療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養生療法之針刺
冬養三九補品旺,
夏治三伏行針忙。
一年中在天氣最熱的時候,應用針灸防病治病的療法由來已久。
早在《黃帝內經》時代,便對冬病夏治中的針灸療法有詳盡論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中指出,「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
」
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大致意思是,一年分四季,四季有陰陽之分,這是萬物的本源。
春夏季節宜調養體內的陽氣,而到了秋冬季節滋養體內的陰精,以順應萬物的發展規律。
「冬病夏治」的含義
「冬病夏治」有兩方面的意義。
一方面是擇時而治,選擇在「三伏」節氣,即氣溫最高、陽氣旺盛之時進行治療。
此時,人體肌表毛孔開泄、經氣旺盛,針灸治療時較易激發經氣,產生針感,從而提高療效,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另一方面則是擇病而治,狹義而言,「冬病」是指冬季易發作或加重,發病率高的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咳嗽、凍瘡等;廣義而言,則包括虛證、寒證,如平素體虛、畏寒、容易反覆感冒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
因寒、因冷而加重或誘發的其他系統疾病,例如慢性腹瀉、胃腸功能紊亂症、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蕁麻疹等,也很適合在三伏天進行治療。
夏日針刺療法能治哪些病?
1F溫針療法可治虛寒
所謂溫針療法,最初見於張仲景的《傷寒論》。
這是一種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方法,又被稱為「針柄灸」,即在「留針」過程中,將艾灸捻裹於針柄上點燃,通過針體將熱力傳到穴位,針尾再加艾草燃燒。
溫針療法不僅能加強血氣運行、疏通經絡、驅除淤滯之邪,還能助氣運行,起到溫陽補益的作用。
溫針療法
溫針療法適用於寒盛濕重,經絡壅滯之證,也就是說,我們所說的寒證、虛證,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骨關節病、慢性頸肩腰背疼痛、肌膚冷痛及慢性胃腸功能紊亂的消化不良、腹脹、便溏等,都能通過溫針療法得到改善。
除了溫針療法,隔物灸療法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種。
所謂隔物灸,是指在施用灸法時,將艾炷隔著薑片、蒜片、食鹽末,或在藥品製成的薄餅上施灸。
隔物灸療法既有溫通經絡的作用,又能散寒之痛,最適合畏寒、反覆感冒等寒性疾病的治療。
隔物灸療法
2F穴位埋線調節機體
所謂穴位埋線療法,是指用羊腸線等植入穴位,進而持久、柔和地刺激穴位,達到疏通經絡氣血、治療疾病的目的。
它是一種長效針灸療法,其機理是通過羊腸線在穴位內液化、吸收過程中產生刺激的信息和能量,並經過經絡傳入體內。
穴位埋線療法
這種療法會形成持久而柔和的非特異性刺激衝動,並通過神經來調整臟腑機能狀態。
《黃帝內經·太素》中記載,「有寒痹等在分肉間者,留針經久,熱氣當集,此為補也。
」這句話的大意就是,寒性臟腑疾病或寒性疼痛性疾病,適宜針刺後長時間進行留針,這樣體內的熱氣便會聚集在經穴,具有補益作用。
明代針灸大師楊繼洲在《針灸大成》中指出:「病滯則久留針」,說的就是針刺氣至後,讓其自然地留置穴內,不再運針,延時出針。
臨床研究表明,穴位埋線療法適用於多系統疾病,對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療效更好。
3F轉涼之後可解秋困
與其他冬病夏治療法一樣,針刺的冬病夏治一般在夏季七月至九月進行,尤以三伏天為佳。
針刺治療每次約15至20分鐘,一周兩至三次,十次為一個療程。
病史較長或病程較為頑固的,可適當增加治療次數。
治療後,患者應禁食生冷、肥甘、厚味、海鮮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可將室內空調溫度調得過低,一般治療三四個小時後方可淋浴。
立秋前後,人從透支能量的狀態中調整過來,許多人會因為身體能量消耗過多,出現疲勞、睏乏等狀況,嚴重的更會影響正常生活,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秋困」。
此時若進行針灸療法,也可幫助人體調節精氣及陰陽平衡,最終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需要提醒的是,生活中一些急性病症還需緊急應對,不要盲目追求冬病夏治而耽誤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