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的中醫認識和治療方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血證為血不循常道,溢出脈外之出血證。
血證早在《黃帝內經》時代,對血的生成、貯序、循環、功用、病機及治療都作了較詳盡的論述。
後經歷代醫家的發展及補充,日臻完善。
漢代張仲景所著《傷寒論》、《金匱要略方論》在辨血證、治血病方面有獨到之處,是祖國醫學系統辨治血證的理論基礎。
常用止血法有:發表止血法,清熱止血法;補血止血法,溫陽止血法;化瘀止血法,固澀止血法等。
明·張介賓《景岳全書》對血證論述甚詳,首先提出治療血證要平衡陰陽,故張氏說:「論冶血證,須知其要,而血動之由唯火,唯氣。
察火者,但察其有火無火。
察氣音,但察其氣虛氣實。
」
明·繆仲淳在《先醒齋醫學廣筆記》一書中提出了治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補肝不宜伐肝;宜降氣不宜降火。
清·唐容川著《血證論》集歷代醫家治療血證的經驗,提出了治血四法,以止血為第一法;消瘀為第二法;寧血為第三發;補虛為收功之法。
血證的治療原則及方藥
-
涼血止血法
(1)實熱出血:出血驟起,量多,色鮮紅,每有發熱,舌苔黃燥,脈數有力。
洽宜清熱瀉火,涼血止血。
方劑可用瀉心場,加味清胃散等。
常用藥物:黃芩、黃連、黃柏、大黃、山梔、生石膏等。(2)虛熱出血:出血緩起,量少,色鮮紅,每有低熱,手足心熱,盜汗,舌質紅,脈細數。
治宜滋陰退熱,涼血止血。
方用犀角地黃湯、玉女煎、茜根散加減。
常用藥物:犀角、生地、丹皮、赤芍、麥冬、元參、知母、茜草、阿膠、側柏葉等。 -
補氣止血法
為慢性出血,量多少不一,色淡,下部出血居多,並有乏力,氣短,自汗,面白唇淡,苔薄白,舌質談,脈沉細無力。
泊宜補氣攝血,方用歸脾湯、補中益氣湯加減。
常用藥物:人參或黨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當歸、龍眼肉、血餘炭、側柏炭、桅子炭,灶心土等。 -
溫陽止血法
除氣虛症狀外,尚有形寒伯冷,四肢厥冷等,方用黃土湯等,藥用:鎖陽、附子、肉桂、巴戟天、補骨脂、黨參、肉蓯蓉、鹿角膠、黃芪等。
-
祛瘀止血法
出血紫暗,面色晦暗,肌膚甲錯,腹有瘀積包塊,骨骼疼痛,痛有定處,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
治宜活血化瘀止血。
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桃仁、紅花、生地、赤芍、川芎、當歸、三七、黨參、炙黃芪等。 -
固脫止血法
由於大量出血,氣隨血脫,病人表現大汗淋漓,面色蒼白,煩躁不寧,脈微細欲絕等。
治宜固脫止血法。
方用參附湯加減,藥用人參、附子等。 -
收澀止血法
出血久治不愈,或緊急情況下可用此法。
方用十灰散加減,藥用大小薊、側柏葉、荷葉、茜草根、白茅根、生薑、丹皮、棕櫚皮、白及、五味子、赤石脂、烏賊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