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脂肪肝的5穴 可按摩針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導讀】中醫學中無「脂肪肝」之名,從其臨床表現可屬於「積證」、「積聚」、「痰濁」、「「脅痛」等範疇。

屬本虛標實之證,以邪實為主,病位在肝脾腎三髒,其病因與過食肥甘厚味、飲酒過度、久臥久坐、體豐痰盛、感受濕熱毒邪、情志失調、久病體虛等有關。

脂肪肝的防治與五大穴位息息相關。

這些防治脂肪肝的穴位,可採取按摩療法或針刺療法刺激穴位,以達到輔助治療脂肪肝或預防脂肪肝的目的。

穴取足三里、豐隆、三陰交、中脘、太沖。

患者取舒適體位並暴露需針刺穴位處。

常規消毒後,毫針直刺足三里1.5寸,豐隆2寸,三陰交、中脘各1寸,太溪、太沖各0.8寸。

豐隆、太沖施大幅度提插瀉法,足三里、三陰交、中脘施大幅度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法。

留針30分鐘,期間足三里、三陰交、中脘隔10分鐘加強手法一次。

15次一個療程,休息10天後再繼續下個療程。

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三里」有理上、中、下「三焦」之意。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針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腸蠕動有力而規律,並能提高多種消化酶的活力,增進食慾,幫助消化降低血脂、血液黏度。

豐隆穴

豐隆穴為古今醫學家所公認推崇的治療痰濕證的首選要穴,具有通經活絡、通調脾胃氣機,能使氣行津布,中土得運,濕痰自化的功效。

三陰交

三陰交乃足三陰經中氣血交會之處,除可健脾益血外,還可調肝補腎。

刺激該穴可以把體內的濕、濁、毒素排出體外。

中脘穴

中脘別名上紀、太倉、胃脘,是任脈、手太陽與少陽、足陽明之會,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用。

太沖穴

太沖穴為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具平肝潛陽、行氣解郁之功效。

以上諸穴相輔相成,按摩這五穴或針刺,均可達到行氣活血、疏肝利膽、健脾化濕清熱、降低血脂、調節免疫功能的功效,從而有效地預防和治療脂肪肝的發生髮展。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

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中醫針灸醫案編輯整理,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還在敷面美容?你OUT了!

在當今美容大潮的時代里,各種面膜、護膚品的出現,選擇多了可危害也越來越多,重金屬超標、過敏、長斑,越來越厚的粉底遮蓋越來越糟糕的皮膚,形成一個惡性循環。現在,廣大女性的福音來了:針灸美容!

多年的老胃病,扎了幾針居然就好多了!?

慢性胃炎是由多種因素所引起的一種以胃粘膜的慢性炎症為病變的疾患,本病可以分為淺表性、萎縮性和肥厚性胃炎三種,其中以淺表性和萎縮性胃炎為常見。當今生活的快節奏,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過量飲酒讓許多...

肝硬化|男人在這裡要「服軟」,不能太「硬」

肝硬化,是一種慢性肝病,需要通過治療和護理來改善病情。長期服藥治療肝硬化可能會產生副作用,而且效果未必很好。針灸作為一種中醫療法,對肝硬化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下面師兄就給大家講講該怎麼操作~【肝...

神奇:針刺這幾個穴位就能治癒高血壓

高血壓已成為影響人們健康和生活的常見疾病,一旦發病很難治癒,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加以控制,而隨著機體對藥物耐受性的增加,需要採取增加藥物劑量,聯合用藥等方式進一步保證效果,從而增加了藥物不良反應的發...

走入民間的「富貴病」——痛風!

在古代時,痛風這種疾病就被當做「富貴病」對待,又被稱之為「帝王病」。古代的帝王將相和達官顯貴們因營養過剩等原因,常常患有此病。像我們耳熟能詳的元朝始祖忽必烈皇帝,宗教領袖馬丁路德,著名科學家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