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闌尾炎 你別不在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55歲的王女士年輕的時候得過闌尾炎,最近幾年吃完飯總要坐一會兒才敢動,因為如果不在意,吃完飯馬上洗碗就會出現右下腹部疼痛,是間斷性隱痛或脹痛,時重時輕,也不嚴重,但是很彆扭,有時還會便秘。

最近越來越重,到醫院檢查,醫生髮現,她的闌尾已經成了一個大疙瘩。

四中心醫院專家告訴記者,慢性闌尾炎是人群中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多數慢性闌尾炎患者的闌尾腔內有糞石,或闌尾粘連扭曲,使管腔變形、狹窄,勞累、劇烈活動、腹部著涼或飲食不節均可誘發急性發作。

其反覆發作的腹部疼痛和慢性病程給患者帶來長期的痛苦。

慢性闌尾炎大多數由急性闌尾炎轉變而來,少數也可開始即呈慢性過程。

急性闌尾炎經非手術治療可使急性炎症消退,日後約有75%的病人還會復發,隨著急性發作次數的增加,局部粘連逐漸加重,手術難度增大。

慢性闌尾炎表現為經常性右下腹部疼痛,也可能症狀不重或不典型。

有的病人僅有右下腹部隱痛或不適,有的病人有反覆多次的急性發作病史。

因此慢性闌尾炎診斷明確後需手術切除闌尾,並行病理檢查明確診斷。

慢性闌尾炎的危害

一、如果發現是得了急性闌尾炎未能及早治療,發生闌尾穿孔、化膿,引起瀰漫性腹膜炎等嚴重合併症,死亡率較高,僥倖存活者因腸道粘連經常發生腸梗阻,闌尾炎病人會十分痛苦。

二、闌尾炎的典型臨床表現是逐漸發生的上腹部周圍隱痛,數小時後腹痛轉移至右下腹部。

常伴有食欲不振、噁心或嘔吐。

急性闌尾炎有1%以下的死亡率,發生瀰漫性腹膜炎後的死亡率為5~10%,這也是慢性闌尾炎併發症比較嚴重的一種。

三、因為腸道手術後胃腸活動暫時停止。

進入胃腸內的食水不能下行,積於胃內引起腹脹。

所以手術後不能吃喝。

要等到胃腸活動恢復後才能進食。

腹部手術後闌尾炎病人咳嗽是一件痛苦的事。

術後腸管不活動,手術創傷處容易粘連。

所以要鼓勵闌尾炎病人多活動。

一方面預防腸粘連,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胃腸活動的恢復。

有闌尾炎未生育者 手術要選生育前

尚未生育的慢性闌尾炎女性患者。

妊娠期隨子宮的逐漸增大,盲腸和闌尾受到擠壓,加之體力消耗增大、飲食量增加、消化道負擔重,更易誘發慢性闌尾炎的急性發作,因此妊娠期急性闌尾炎較為常見。

因盲腸和闌尾被增大的子宮推擠,向右上腹部移位,壓痛部位也隨之抬高,大網膜難以包裹炎症闌尾,腹膜炎不易被局限而易在腹腔內擴散。

這些因素給妊娠期的急性闌尾炎的診斷增添了困難。

炎症發展易致流產或早產,威脅母子生命安全。

治療時以闌尾切除術為主,術後需使用廣譜抗生素,這些都對胎兒造成潛在的風險,並增加了孕婦和家庭的心理負擔。

因此慢性闌尾炎女性患者建議生育前擇期行闌尾切除術,解除後顧之憂。

手術方式按需選

闌尾切除術可通過傳統的開腹手術和腹腔鏡完成,二者相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更具有其獨特的優勢。

(1)創傷小,疼痛輕,睡眠姿勢不受限、可以隨意翻身,大大減輕了患者術後的各種不適。

手術當日即可下床活動,情況允許次日可以進食,三至五天出院,一至二周即可恢復工作,大大減輕了陪伴護理的強度。

(2)具有診斷和治療雙重作用,尤其適用於診斷不明確的患者。

腹腔鏡手術視野開闊,可以方便、清晰地探查腹腔、盆腔的病變,在切除闌尾的同時可以發現並治療其他隱匿性疾病,防止漏診和誤診的發生。

(3)切口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低。

傳統的開腹手術切口感染率約10%,需長期換藥治療。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大大減輕了對切口的污染,使切口感染率明顯降低,尤其適合肥胖及糖尿病病人。

由於單純腹壁戳孔避免了腹壁肌肉、血管和相應神經的損傷,術後不會出現腹壁薄弱和腹壁切口疝,不會因為腹壁肌肉瘢痕化影響運動功能,也不會因為腹壁神經受損引起局部麻木、疼痛等感覺。

(4)術後腸粘連發生率低。

闌尾切除術後腸管與腸管之間以及腸管與腹壁之間大都存在著明顯的粘連,嚴重者繼發粘連性腸梗阻對患者造成長期的影響。

腹腔鏡手術對腹腔內臟器擾亂小,出血少,能夠完全吸乾淨因闌尾炎所產生的腹腔里的膿液,術後腸功能恢復快,早進食,這些都減少了術後腸粘連的發生。

(5)腹腔鏡手術切口比傳統手術小,切口癒合後基本不留瘢痕,對於瘢痕體質病人更為適用,符合美容的需要。

但腹腔鏡手術比開腹手術費用稍高。

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胃腸外科在潘立峰主任的帶領下,以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先後開展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數百例,並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獲得患者和家屬的認可和一致好評。

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胃腸外科開展各項微創手術治療普外科疾病,其中腹腔鏡疝修補術給廣大患者帶來了福音。

腹腔鏡疝修補術適應症比較廣泛:腹股溝直疝、斜疝、雙側疝和復發疝。

特別適合於糖尿病、攝護腺增生、便秘以及慢性支氣管炎的老年患者。

腹腔鏡疝修補術優點很多:(1)利用腹腔鏡器械進行腹膜前間隙分離更為方便,補片更容易展平,可放置更大的補片;(2)術後疼痛輕,切口微小美觀;(3)治療雙側疝與復發疝有一定優勢;(4)術中可探查並治療對側隱匿疝。

新報記者 邱琳荃 通訊員 史秀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