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學術盛宴——2017年冠心病學科交叉暨介入治療大會盛大開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

2017年9月23日,第三屆冠心病學科交叉暨介入治療大會(CMIT)/ 心血管急重症醫學大會(AICC)在北京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盛大開幕。

開幕式由大會執行主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聶紹平教授主持,中國醫學會副會長、北京醫學會會長金大鵬先生,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齊學進先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魏永祥院長,大會主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馬長生教授出席並作開幕式致辭。

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

聶紹平教授主持開幕式

齊學進:以多學科交叉融合培養實用型人才

中國醫師協會齊學進副會長致辭

  齊學進副會長在致辭中表示本屆大會主辦單位和協辦單位包括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心力衰竭專業委員會、體外生命支持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醫藥教育協會、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北京醫學會以及北京合眾關愛心臟健康基金會等多個不同學科的學術組織。

據悉,參加本次大會的600餘位專家涉及近30個學科領域,可以說本次大會是名副其實的多學科交叉、融合、匯聚。


  他指出,近年來,臨床學科的發展方向以綜合化為主,天下大勢均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經歷綜合-分化-再綜合的過程,醫學事業的發展也必將遵循這樣的規律和方向。

中國衛生事業的發展離不開優秀人才的培養,在新的醫改形勢下,主張培養醫生在多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學習是一項基本工作,致力於培養出更多基本功紮實、能解決臨床問題的實用型人才。

金大鵬:整合醫學是實現醫學模式轉變的必由之路

北京醫學會金大鵬會長致辭

  金大鵬會長指出近幾十年來醫學發展專科化趨勢十分突出,現代醫學以細分學科為主的發展方式在推動現代醫學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弊端:部分醫生只關注「自管」器官和病變,在診療過程中可能會影響其他器官的生理病理變化。

「整合醫學的理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金大鵬會長說到。

整合醫學是實現醫學模式轉變的必由之路,更是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類健康的新思維,使醫療再次回歸到以人為本的初衷,是未來醫學發展的方向。


  他強調,本屆大會將繼續秉承「整合、交流、轉化、實踐」的宗旨,圍繞「學科交叉、冠脈介入、急危重症、創新轉化、護理醫技」五大核心板塊,基於「整合醫學」模式,共同探討心血管病的臨床複雜問題。

魏永祥:深入交流,打破學科壁壘

北京安貞醫院魏永祥院長致辭

  魏永祥院長說到,學科的交叉融合勢在必行。

在學科越分越細的形勢下,也迫使各位專家、同道在有所專長的同時,也要「手拉手,心連心」共同面對急危重症患者。

本次大會邀請了眾多領域的專家,希望通過深入交流,打破學科間的壁壘,實現優化整合。

  他介紹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建院30多年,是一家以心血管疾病診療為特點、內外婦兒多學科綜合發展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秉承用心做人、用心做事的原則。

他指出,安貞醫院是年輕的、青春的、有活力的,在未來發展的道路 上,會摸清自身的不足,積極向「老大哥」——北京協和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等醫院交流學習,不斷提升整體診療水平,為廣大患者排憂解難。

馬長生: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大會主席馬長生教授致辭

  馬長生教授強調,醫生最重要的職責是「看好病」, 只有在真正的臨床實踐中,不斷地思考、積累經驗技巧,才有更多資源、更多希望支撐臨床研究,冠脈介入醫學經過了這麼漫長的時間,終於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他說到,冠心病介入治療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已經有了突飛猛進的突破,現在我們的治療技術與過去相比進步很大,在感到非常自豪的同時,也產生了強烈的責任感和奉獻意識,深知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許多青年術者仍然需要規範化培訓和技術指導。


  最後,馬長生教授總結道,今天,在雁棲湖畔,我們將為各級臨床醫生打造深入交流學習、深度交叉融合的新平台,致力於推動我國心血管病的多學科協同診治水平以及創新研發水平。

開幕式專家合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