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只是名字嚇人而已,四種聽名字都讓人驚恐的婦科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些病光聽名字都很嚇人,心理默默祈禱這「千萬別讓我得上」。

其實多數屬於知識缺乏,認識不夠。

今天給大家說下四種聽名字都能嚇死一片人的婦科病。

乳腺增生,正常的生理現象

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

據調查約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見於25~45歲的女性。

很多女性往往會跑去醫院問醫生「乳腺增生會不會癌變成乳腺癌?」「吃點什麼藥才能『消滅』增生」。

其實,大部分乳腺增生的患者根本不用治療。

在醫學上,有些乳腺增生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

最典型的莫過於經期引起的乳腺增生,女性月經前乳房會特別不舒服,感覺脹脹的,還有點痛,但生理期過了脹痛就漸漸消失。

另外,一些女性為了凸顯「好身材」,內衣經常會穿得過緊;亦或時最近發生了不開心的事情心情比較鬱悶,精神壓力比較大,同樣也會引起短期的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主要和內分泌有關,注意定期複查即可。

每天保持良好心態,少吃含激素較高的食品,堅持適量運動就能有效緩解乳腺增生。

宮頸糜爛,只是名字嚇人

「糜爛」一詞威力巨大,第一次聽到「宮頸糜爛」這個詞,腦中已經腦補出「宮頸開始慢慢潰爛、發臭,進而波及整個子宮」的可怕畫面。

這只是醫學名詞史上一個大失誤。

2008年,本科生的第7版《婦產科學》教材取消「宮頸糜爛」病名,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

宮頸糜爛,說到底,實際上是過去對宮頸的一種正常表現的錯誤認識。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不需要進行任何治療,現在諸多治療宮頸糜爛的方法,都是錯誤的。

但對於有症狀的宮頸炎,需要進行治療。

急性炎症用栓劑藥物治療,慢性炎症可以採用雷射或者冷凍等物理治療的方法。

盆腔積液,注意多少即可

盆腔積液聽起來非常可怕,其實是一種表現而不是一種疾病,確切地說是影像學對盆腔內液體的一種描述。

當盆腹腔臟器有少量滲出液、漏出液或破裂出血時,液體會首先聚積在盆腔,從而形成盆腔積液。

如月經時,少量經血逆流至盆腔可造成盆腔積液;月經中期排卵時的卵泡液積在盆腔也可導致盆腔積液;便秘的患者,由於腸蠕動不正常,可引起少量腸液滲出導致盆腔積液。

幾乎每個女性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盆腔積液,生理性盆腔積液不需要特殊治療,少量的盆腔積液可以自行吸收。

如果是盆腔炎或者腫瘤性的積液,積液量都會在100毫升以上,需要根據病因採取針對性的治療。

子宮肌瘤,多數都相安無事

「子宮肌瘤」容易讓人聯想到癌症了!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也是人體中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又稱為纖維肌瘤、子宮纖維瘤。

子宮肌瘤也是婦科體檢的「常客」,有些小肌瘤不但沒有任何症狀,甚至連婦科檢查也難以覺察,偶爾做超聲波才發現。

如果肌瘤比較小,患者無明顯症狀,而且查過肌瘤無惡變徵象,只要定期隨診觀察即可。

但是如果單個子宮肌瘤直徑超過5cm,屬於比較嚴重的情況,最好及時手術切除。

總結:壓力、緊張、擔憂等情緒都會影響身體健康,重視疾病沒有錯,但要正確認認識,避免不必要的心裡負擔。

最後,點個訂閱不迷路,關注生殖健康。

學習交流溝通兩性知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再上當了!有些婦科病根本不用治

體檢查出婦科病,不少女生被嚇得不輕,趕緊到處打聽該吃什麼藥,看哪個醫生好,有些女生甚至相信了街邊的小廣告。其實,專家都有說過,有些婦科病根本不用管,打針、吃藥,過度治療反而會加重病情。

女性朋友,別再被這四種常見「病」忽悠了!

經常有女性朋友在門診諮詢乳腺增生、宮頸糜爛、盆腔積液、子宮肌瘤等,其實這四種所謂的病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且聽專家說說,別再被忽悠了吧!乳腺增生:正常的生理現象一個體檢下來,10個女生8個有「乳腺增...

別被忽悠!體檢查出這4種病,不用治都能好

去醫院做檢查時,檢查報告上總有幾個異常現象,這時你會追問醫生「該怎麼辦」。一些醫生會刻意誇大病情,使你因恐懼而就診。但專家表示,身在這個信息繁亂的時代,女人要有辨別真假的本事。有些聽起來很嚴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