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試菌」諾獎得主馬歇爾要到上海「開門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傳統概念中,諾貝爾獎得主都是基礎研究領域裡的的頂尖科學家。
統計數據顯示,近40年以來,僅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其基礎研究與應用醫學授獎比例為8:2。
作為西澳州皇家醫院的一名普通醫生,為了驗證臨床發現,巴里·馬歇爾教授通過瘋狂的「以身試菌」,發現了幽門螺旋桿菌及其診斷治療方法。
2005年他與病理學家沃倫教授共同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彼時的馬歇爾才54歲。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馬歇爾從未因獲得諾獎而放棄臨床工作,他擠出一切可能時間堅持門診親自看病人,被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馬歇爾教授圍繞該菌已進行了 30多年的臨床與科學研究,在澳大利亞馬歇爾傳染病研究中心,採用「馬歇爾hp個性化精準醫療」,該菌的根除率超過95%。
自 2011年榮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之後,這位世界著名的消化內科醫生、感染性疾病領域教授,為推廣應用其臨床診療技術,逐漸開始將他的事業重心轉向中國。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超過50%的人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預計有7億感染者,然而臨床根除率卻低於65%。
世衛組織已經明確,該細菌是導致胃潰瘍、胃炎和胃癌的第一致病因子。
4月20日上午,巴里·馬歇爾消化疾病診療中心與馬歇爾院士工作室揭牌儀式在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南院舉行。
上海市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翁祖亮親切接見馬歇爾院士,對這位「接地氣」的諾貝爾獎得主表示熱烈歡迎。
揭牌儀式上,巴里·馬歇爾院士欣然受聘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名譽院長,醫院在即將啟用的陸家嘴本部新樓內開闢一層樓面,建立消化疾病診療中心,馬歇爾同時出任該中心主任,旨在提高幽門螺旋桿菌的個性化精準治療和消化疾病的國際化診療。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院長劉中民坦言,在新區衛計委的協助下,目前,馬歇爾的外籍醫師執業資格證正申請辦理之中。
待必要手續齊全,巴里·馬歇爾醫生本人將在東方醫院本部新樓開設專家門診、特需門診與國際門診。
院方同時提醒市民,雙方合作之初,巴里·馬歇爾醫生的門診號很可能一票難求。
因為即使在西澳州皇家醫院,當地患者需要提前三個月預約,而其他國家患者則經常要等待一年甚至更多時間。
記者從巴里·馬歇爾教授與東方醫院的合作框架協議書了解到:在開設門診的同時,馬歇爾教授將在東方醫院提供的專項資金支持下,聚集國內外著名專家,組建馬歇爾消化疾病中外醫生集團,根據國家多點執業政策,為國內外患者開展診療活動。
同時,依託他受聘為同濟大學特聘教授的身份,利用每年四個月同濟大學的履職時間,集中在附屬東方醫院開展診療活動。
出於對罹患消化疾病危疑重症患者的考慮,協議還規定,該中心還將開通轉診國外相應診療機構的渠道,讓國內病人可以提前得到國際先進的藥物和技術治療,如第三、第四代靶向治療等,對符合相關條件的患者,部分治療費用將由「馬歇爾醫學研究基金」支付。
巴里·馬歇爾教授本人與東方醫院的淵源可以追溯到 2016年甚至更早。
此前,他曾多次來到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吸引他的並非即將峻工的東方醫院陸家嘴本部新樓,而是「蝸居」在老大樓14、15層的轉化醫學研究平台。
走在並不寬闊的平台走廊上,馬歇爾參觀著擺滿設備並在運轉中的實驗室、工作檯,瀏覽著
Nature、Cell等成果發表的介紹展板,親眼所見樓下手術室的樣本送入14層中心實驗室,以及往來穿梭的臨床醫生們……,經驗豐富的馬歇爾教授意識到,這個由浦東新區與同濟大學投資共建的東方醫院轉化醫學研究平台,無論是設備、人才,還是科研成果與運作模式都堪稱國際水平。
臨床與科研的深度融合,不僅是他獲得諾貝爾獎的根本原因,更是他多年極力在世界範圍內倡導的醫學科學運行模式。
巴里·馬歇爾教授與東方醫院的落地對接,得到浦東新區政府與同濟大學的高度重視。
依託雙方的優勢資源,東方醫院馬歇爾消化疾病診療團隊也將會落戶張江高科技園區,針對中國患者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等現象,嘗試開發針對治療耐藥菌株的基因檢測產品,縮短治療周期和減少治療費用。
在此基礎上,馬歇爾教授表示,他將把東方醫院、同濟大學和上海作為中國主要臨床診療、科學研究、新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基地,並通過上海基地輻射全國。
原標題:諾貝爾獎得主巴里·馬歇爾教授簽約上海市東方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