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病(輸卵管炎性不孕)中醫診療方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不孕病(輸卵管炎性不孕)中醫診療方案(試行)
一、診斷
(一)疾病診斷
1.中醫診斷:參照《中醫婦科學》(羅頌平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1)育齡婦女結婚1年,夫婦同居,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能受孕者,或曾經受孕而1年未避孕而未懷孕者。
前者稱全不產,後者稱斷續。
(2)排除生殖系統先天性生理缺陷和畸形。
2.西醫診斷:參考中華醫學會編著《臨床診療指南-婦產科分冊》(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年出版)。
(1)子宮輸卵管造影證實輸卵管不通暢、阻塞或積水。
(2)腹腔鏡檢查下做輸卵管通液,證實輸卵管不通暢或不通,並且盆腔內粘連。
以上2項中有1項符合可以診斷。
(二)證候診斷
1.濕熱瘀結證:婚後1年未避孕未孕,下腹脹痛後刺痛,痛處固定,腰骶脹痛,帶下量多,色黃味臭。
神疲乏力,經期腹痛加重,月經量多或伴經期延長,或見陰道不規則出血,小便黃,大便乾燥或溏而不爽。
舌質紅或暗紅,或見邊尖瘀點或瘀斑,苔黃膩或白膩,脈弦滑或弦澀。
2.寒濕凝滯證:婚後1年未避孕未孕,下腹脹痛有冷感;腰骶脹痛或冷痛不適;帶下量多,色白質稀。
形寒肢冷,經期腹痛加重,或見月經延後,量少,色紫暗。
舌質淡暗,苔白厚或滑膩,脈沉弦或弦緊。
3.氣滯血瘀證:婚後1年未避孕未孕,下腹脹痛或刺痛,痛處固定;腰骶脹痛;經行腹痛加重。
月經量多少不一,經色暗紅,夾血塊,胸脅或乳房脹痛,帶下量多或白或黃。
舌質暗紅,或見瘀點或瘀斑,脈弦或弦澀。
4.腎虛肝鬱證:婚後1年未避孕未孕,下腹墜脹疼痛;腰脊酸痛;膝軟乏力;白帶量多。
情志抑鬱;胸脅脹痛或乳房脹痛;喜嘆息;頭暈耳鳴。
舌黯,脈弦細或沉弦。
二、治療方案
(一)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或中成藥
1.寒濕凝滯證
治法:溫經散寒,化瘀通絡。
推薦方藥:《醫林改錯》少腹逐瘀湯加減。
小茴香、乾薑、元胡索、沒藥、當歸、川芎、肉桂、赤芍、蒲黃、五靈脂等。
中成藥:桂枝茯苓丸等
2.濕熱瘀結證
治法:清熱利濕,化瘀通絡。
推薦方藥:《朱南孫婦科臨床秘驗》蒲丁藤醬消炎湯加減。
蒲公英、紅藤、敗醬草、地丁、蚤休、生蒲黃、丹參、赤芍、川楝子、制香附、柴胡、延胡索、青皮、留行子、劉寄奴等。
中成藥:婦科千金片、花紅片等。
3.氣滯血瘀證
治法:行氣活血,化瘀止痛。
推薦方藥:《醫林改錯》膈下逐瘀湯加減。
五靈脂、當歸、川芎、桃仁、丹皮、赤芍、烏藥、玄胡索、甘草、香附、紅花、枳殼等。
中成藥:血府逐瘀丸等。
4.腎虛肝鬱證
治法:補腎活血,行氣止痛。
推薦方藥:《傅青主女科》調肝湯加減。
巴戟、山萸肉、當歸、白芍、阿膠、山藥、甘草等。
中成藥:婦科再造丸。
(二)外治法
1.直腸給藥:
中醫灌腸推薦方藥:紅花、黃柏、敗醬草、丹參、赤芍、當歸、川芎、三棱、莪術、皂刺、甲珠。
隨症加減。
上藥水煎取汁(多少毫升),適宜溫度(溫度多少),保留灌腸。
可選用結腸透析機或電腦大腸灌注儀灌腸。
2.中藥外敷:中藥封包外敷下腹部。
推薦方藥:敗醬草、皂刺、當歸、丹參、元胡、莪術、川芎、赤芍等。
隨證加減。
3.輸卵管通液:月經乾淨後3~7天,選擇中藥製劑如丹參注射液、魚腥草注射液等。
(三)其他療法:根據病情和證型,選擇應用中醫診療設備如盆腔治療儀、微波治療儀等。
三、療效評價
(一)評價標準
1.治癒:輸卵管通暢,1年內妊娠,症狀、體徵完全消失。
2.好轉:輸卵管通暢,1 年內未受孕,症狀、體徵緩解。
3.未愈:輸卵管通暢無改善,1 年內未受孕,症狀、體徵、實驗室指標無變化或加重。
(二)評價方法
1.近期評價方法:在患者進入路徑的不同時間對臨床症狀和客觀指標進行評價。
2.遠期療效評價方法:通過隨訪,觀察患者1年內的受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