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銀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隨著日本政府自1996年起開始實施金融大改革(日语:金融ビッグバン)後進行多次的整併,最終在2006年形成4大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瑞穗銀行、三井住友銀行、里 ... 巨型銀行 日本經濟業界用語,指資產巨大的銀行 語言 監視 編輯 此條目的主題是日本的經濟術語。

關於台灣一家以「MegaBank」做為英文名稱的銀行,請見「兆豐國際商業銀行」。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5年12月14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巨型銀行(日語:メガバンク Megabanku */?,MegaBank)是日本經濟業界用語,用來指擁有巨大資產(如存款)與營收的銀行集團。

此詞主要用於日本國內在1990年代泡沫經濟破裂後的銀行整併,原有在戰後形成的「都銀13行」(13家都市銀行)與「大手20行」(20家大型銀行)為了改善體質、削減成本及增加競爭力,隨著日本政府自1996年起開始實施金融大改革(日語:金融ビッグバン)後進行多次的整併,最終在2006年形成4大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瑞穗銀行、三井住友銀行、里索那銀行)、以及3大巨型銀行(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瑞穗金融集團、三井住友金融集團)的體制。

其中的3大巨型銀行,中文有時會以「日本3大金融集團」稱之[1]。

目次 1概要 2參見 3參考資料 4外部連結 概要編輯 2001年,在日本政府1999年至2000年間積極準備之下,日本各主要銀行開始進行激烈的整併,經過一番分化及組合後,逐漸形成現在的3大巨型銀行(或3大金融集團)。

巨型銀行的融資總額占了日本總融資額的50%以上。

受日本經濟的影響,巨型銀行的虧損巨大,不良貸款堆積如山,而加速金融領域清理進程將不可避免地給經濟帶來更大的通貨緊縮壓力。

2002年至2004年間,除日聯銀行外,這幾家「巨無霸」銀行都在處置壞帳、通過削減股市投資以降低利潤波動性、以及削減成本等方面取得一定進展。

3大巨型銀行分別由下列銀行整合而成: 瑞穗金融集團-2000年由第一勸業銀行、富士銀行、日本興業銀行整合而來,核心為前述3家銀行在2002年4月1日合併成立的瑞穗銀行。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2002年成立,核心為2001年4月1日由櫻花銀行(原名太陽神戶三井銀行)及住友銀行合併成立的三井住友銀行。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2005年由日聯金融集團(日語:UFJホールディングス)與三菱東京金融集團整合而來,核心為2006年1月1日由東京三菱銀行及日聯銀行合併成立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今三菱日聯銀行)。

其兩大前身分別為: 日聯金融集團-2001年4月2日由三和銀行、東海銀行與東洋信託銀行(日語:UFJ信託銀行)整合而成,核心為前述兩家銀行在2002年1月合併成立的日聯銀行。

三菱東京金融集團-2001年4月2日由東京三菱銀行、三菱信託銀行與日本信託銀行(日語:日本信託銀行)整合而成。

核心為東京三菱銀行,於1996年4月1日由三菱銀行與東京銀行合併成立。

3大巨型銀行中,除三井住友銀行為合併組成外,其他均以相互持股的方式聯合而形成。

其中,瑞穗金融集團合併時的總資產高達141兆日元,是當時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金融機構。

2004年7月,三菱東京金融集團和日聯集團計劃達成關於兩家公司擬議的850億美元合併事宜的基本協議,合併後名為三菱日聯金融集團(MUFG),擁有190兆日元資產,當時規模亦為全球第一。

參見編輯 日本的銀行列表 都市銀行 日本金融大改革(日語:金融ビッグバン)參考資料編輯 ^三菱日聯、瑞穗及三井住友等日本三大金融集團,針對國際油價下跌,開始進行融資影響評估-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經濟組報導2015.01.30-Taiwantrade台灣經貿網.[2015-03-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9-24).  外部連結編輯 三菱日聯金融集團(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日語) 三井住友金融集團(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日語) 瑞穗金融集團(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日語)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巨型銀行&oldid=6899169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