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 - A+醫學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血液成分 血液 跳轉到:導航, 搜索 A+醫學百科>>血液 血液循環圖 血液血液是流動在心臟和血管內的不透明紅色液體,主要成分為血漿、血細胞。

屬於結締組織,即生命系統中的結構層次。

血液中含有各種營養成分,如無機鹽、氧、以及細胞代謝產物、激素、酶和抗體等,有營養組織、調節器官活動和防禦有害物質的作用。

人體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變化,往往會引起血液成分的改變,故患病後常常要通過驗血來診斷疾病。

人體內的血液量大約是體重的8~9%,如體重60公斤,則血液量約4800~5400毫升。

各種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導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較少,不超過總血量的10%,則通過身體的自我調節,可以很快恢復;如果失血量較大,達總血量的20%時,則出現脈搏加快,血壓下降等症状;如果在短時間內喪失的血液達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血液有四種成分組成:血漿,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血漿約佔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質,鉀鹽和鈣鹽的混合物。

血細胞組成血液的另外45%。

血液分靜脈血和動脈血。

動脈血在體循環(大循環)的動脈中流動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環(小循環)中從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靜脈中的血液。

動脈血含氧較多,含二氧化碳較少,呈鮮紅色。

靜脈血血液中含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呈暗紅色。

注意並不是靜脈中流的血是靜脈血,動脈血中流的是動脈血,因為肺動脈中流的是靜脈血,肺靜脈中流的是動脈血。

   目錄 1血液成分 2血型 3血液循環 4血液的功能 5生理學 6參看 血液成分 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

(一)血漿 血漿相當於結締組織的細胞間質,為淺黃色半透明液體,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還有無機鹽、纖維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種營養物質、代謝產物等。

這些物質無一定的形態,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1L血漿中含有900~910g水(90%~91%)。

65~85g蛋白質(6.5%~8.5%)和20g低分子物質(2%).低分子物質中有多種電解質和小分子有機化合物,如代謝產物和其他某些激素等。

血漿中電解質含量與組織液基本相同。

由於這些溶 (二)血細胞 在機體的生命過程中,血細胞不斷地新陳代謝。

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120天,顆粒白細胞和血小板的生存期限一般不超過10天。

淋巴細胞的生存期長短不等,從幾個小時直到幾年。

血細胞及血小板的產生來自造血器官,紅血細胞、有粒白血細胞及血小板由紅骨髓產生,無粒白血細胞則由淋巴結和脾臟產生。

血細胞分為三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

1、紅細胞 紅細胞(erythrocyte,redbloodcell)直徑7~8.5μm,呈雙凹圓盤狀,中央較薄(1.0μm),周緣較厚(2.0μm),故在血塗片標本中呈中央染色較淺、周緣較深(見彩圖)。

在掃描電鏡下,可清楚地顯示紅細胞這種形態特點。

紅細胞的這種形態使它具有較大的表面積(約140μm2),從而能最大限度地適應其功能――攜O2和部分CO2。

新鮮單個紅細胞為黃綠色,大量紅細胞使血液呈猩紅色,而且多個紅細胞常疊連一起呈串錢狀,稱紅細胞緡線。

紅細胞有一定的彈性和可塑性,細胞通過毛細血管時可改變形狀。

紅細胞正常形態的保持需ATP供給能量,由於紅細胞缺乏粒線體,ATP只由無氧糖酵解產生;一旦缺乏ATP供能,則導致細胞膜結構改變,細胞的形態也隨之由圓盤狀變為棘球狀。

這種形態改變一般是可逆的。

可隨著ATP的供能狀態的改善而恢復。

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也無細胞器,胞質內充滿血紅蛋白(hemoglobin,Hb)。

血紅蛋白是含鐵的蛋白質,約佔紅細胞重量的33%。

它具有結合與運輸O2和CO2的功能,當血液流經肺時,肺內的O2分壓高(102mmHg),CO2分壓低(40mmHg),血紅蛋白(氧分壓40mmHg,二氧化碳分壓46mmHg)即放出CO2而與O2結合;當血液流經其它器官的組織時,由於該處的CO2分壓高(46mmHg)而O2分壓低(40mmHg),於是紅細胞即放出O2並結合CO2。

由於血紅蛋白具有這種性質,所以紅細胞能供給全身組織和細胞所需的O2,帶走所產生的部分CO2。

正常成人每微升血液中紅細胞數的平均值,男性約400萬~500萬個,女性約350萬~450萬個。

血液中血紅蛋白含量,男性約120~150g/L,女性約105~135g/L。

全身所有紅細胞表面積總計,相當於人體表面積的2000倍。

紅細胞的數目及血紅蛋白的含量可有生理性改變,如嬰兒高於成人,運動時多於安靜狀態,高原地區居民大都高於平原地區居民,紅細胞的形態和數目的改變、以及血紅蛋白的質和量的改變超出正常範圍,則表現為病理現象。

一般說,紅細胞數少於300萬/μ1為貧血,血紅蛋白低於100g/L則為缺鐵性貧血。

此時常伴有紅細胞的直徑及形態的改變,如大紅細胞貧血的紅細胞平均直徑>9μm,小紅細胞貧血的紅細胞平均直徑<6μm。

缺鐵性貧血的紅細胞,由於血紅蛋白的含量明顯降低,以致中央淡染區明顯擴大。

紅細胞的滲透壓與血漿相等,使出入紅細胞的水分維持平衡。

當血漿滲透壓降低時,過量水分進入細胞,細胞膨脹成球形,甚至破裂,血紅蛋白逸出,稱為溶血(hemolysis);溶血後殘留的紅細胞膜囊稱為血影(ghost)。

反之,若血漿的滲透壓升高,可使紅細胞內的水分析出過多,致使紅細胞皺縮。

凡能損害紅細胞的因素,如脂溶劑、蛇毒、溶血性細菌等均能引起溶血。

紅細胞的細胞膜,除具有一般細胞膜的共性外,還有其特殊性,例如紅細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外周血中除大量成熟紅細胞以外,還有少量未完全成熟的紅細胞,稱為網織紅細胞(reticulocyte)在成人約為紅細胞總數的0.5%~1.5%,新生兒較多,可達3%~6%。

網織紅細胞的直徑略大於成熟紅細胞,在常規染色的血塗片中不能與成熟紅細胞區分。

用煌焦藍作體外活體染色,可見網織紅細胞的胞質內有染成藍色的細網或顆粒,它是細胞內殘留的核糖體。

核糖體的存在,表明網織紅細胞仍有一些合成血紅蛋白的功能。

紅細胞完全成熟時,核糖體消失,血紅蛋白的含量即不再增加。

貧血病人如果造血功能良好,其血液中網織紅細胞的百分比值增高。

因此,網織紅細胞的計數有一定臨床意義,它是貧血等某些血液病的診斷、療效判斷和估計預指標之一。

紅細胞的平均壽命約120天。

衰老的紅細胞雖無形態上的特殊樗,但其機能活動和理化性質都有變化,如酶活性降低,血紅蛋白變性,細胞膜脆性增大,以及表面電荷改變等,因而細胞與氧結合的能力降低且容易破碎。

衰老的紅細胞多在脾、骨髓和肝等處被巨噬細胞吞噬,同時由紅骨髓生成和釋放同等數量紅細胞進入外周血液,維持紅細胞數的相對恆定。

2、白細胞 白細胞(leukocyte,whitebloodcell)為無色有核的球形細胞,體積比紅細胞大,能作變形運動,具有防禦和免疫功能。

成人白細胞的正常值為4000~10000個/μ1。

男女無明顯差別。

嬰幼兒稍高於成人。

血液中白細胞的數值可受各種生理因素的影響,如勞動、運動、飲食及婦女月經期,均略有增多。

在疾病狀態下,白細胞總數及各種白細胞的百分比值皆可發生改變。

光鏡下,根據白細胞胞質有無特殊顆粒,可將其分為有粒白細胞和無粒白細胞兩類。

有粒白細胞又根據顆粒的嗜色性,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用嗜鹼性粒細胞。

無粒白細胞有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兩種。

中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icgranulocyte,neutrophil)占白細胞總數的50%-70%,是白細胞中數量最多的一種。

細胞呈球形,直徑10-12μm,核染色質呈團塊狀。

核的形態多樣,有的呈臘腸狀,稱桿狀核;有的呈分葉狀,葉間有細絲相連,稱分葉核。

細胞核一般為2~5葉,正常人以2~3葉者居多。

在某些疾病情況下,核1~2葉的細胞百分率增多,稱為核左移;核4~5葉的細胞增多,稱為核右移。

一般說核分葉越多,表明細胞越近衰老,但這不是絕對的,在有些疾病情況下,新生的中性粒細胞也可出現細胞核為5葉或更多葉的。

桿狀核粒細胞則較幼稚,約佔粒細胞總數的5%~10%,在機體受細菌嚴重感染時,其比例顯著增高。

中性粒細胞的胞質染成粉紅色,含有許多細小的淡紫色及淡紅色顆粒,顆粒可分為嗜天青顆粒和特殊顆粒兩種。

嗜天青顆粒較少,呈紫色,約佔顆粒總數的20%,光鏡下著色略深,體積較大;電鏡下呈圓形或橢圓形,直徑0.6~0.7μm,電子密度較高,它是一種溶酶體,含有酸性磷酸酶和過氧化物酶等,能消化分解吞噬的異物。

特殊顆粒數量多,淡紅色,約佔顆粒總數的80%,顆粒較小,直徑0.3~0.4μm,呈啞鈴形或橢圓形,內含鹼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

吞噬素具有殺菌作用,溶菌酶能溶解細菌表面的糖蛋白。

中性粒細胞具有活躍的變形運動和吞噬功能。

當機體某一部位受到細菌侵犯時,中性粒細胞對細菌產物及受感染組織釋放的某些化學物質具有趨化性,能以變形運動穿出毛細血管,聚集到細菌侵犯部位,大量吞噬細菌,形成吞噬小體。

吞噬小體先後與特殊顆粒及溶酶體融合,細菌即被各種水解酶、氧化酶、溶菌酶及其它具有殺菌作用的蛋白質、多肽等成分殺死並分解消化。

由此可見,中性粒細胞在體內起著重要的防禦作用。

中性粒細胞吞噬細胞後,自身也常壞死,成為膿細胞。

中性粒細胞在血液中停留約6~7小時,在組織中存活約1~3天。

嗜酸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icgranulocyte,eosinophil)占白細胞總數的0.5%-3%。

細胞呈球形,直徑10~15μm,核常為2葉,胞質內充滿粗大(直徑0.5~1.0μm)、均勻、略帶折光性的嗜酸性顆粒,染成桔紅色。

電鏡下,顆粒多呈橢圓形,有膜包被,內含顆粒狀基質和方形或長方形晶體。

顆粒含有酸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過氧化物酶和組胺酶等,因此它也是一種溶酶體。

嗜酸性粒細胞也能作變形運動,並具有趨化性。

它能吞噬抗原抗體複合物,釋放組胺酶滅活組胺,從而減弱過敏反應。

嗜酸性粒細胞還能藉助抗體與某些寄生蟲表面結合,釋放顆粒內物質,殺滅寄生蟲。

故而嗜酸性粒細胞具有抗過敏和抗寄生蟲作用。

在過敏性疾病或寄生蟲病時,血液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它在血液中一般僅停留數小時,在組織中可存活8~12天。

嗜鹼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basoophilicgranulocyte,basophil)數量最少,占白細胞總數的0~15。

細胞呈球形,直徑10-12μm。

胞核分葉或呈S形或不規則形,著色較淺。

胞質內含有嗜鹼性顆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藍紫色,可覆蓋在核上。

顆粒具有異染性,甲苯胺藍染色呈紫紅色。

電鏡下,嗜鹼性顆粒內充滿細小微粒,呈均勻狀或螺紋狀分布。

顆粒內含有肝素和組胺,可被快速釋放;而白三烯則存在於細胞基質內,它的釋放較前者緩慢。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組胺和白三烯參與過敏反應。

嗜鹼性粒細胞在組織中可存活12-15天。

嗜鹼性粒細胞與肥大細胞,在分布、胞核的形態,以及顆粒的大小與結構上,均有所不同。

但兩種細胞都含有肝素、組胺和白三烯等成分,故嗜鹼性粒細胞的功能與肥大細胞相似,但兩者的關係尚待研究。

單核細胞單核細胞(monocyte)占白細胞總數的3%~8%。

它是白細胞中體積最大的細胞。

直徑14~20μm,呈圓形或橢圓形。

胞核形態多樣,呈卵圓形、腎形、馬蹄形或不規則形等。

核常偏位,染色質顆粒細而鬆散,故著色較淺。

胞質較多,呈弱嗜鹼性,含有許多細小的嗜天青顆粒,使胞質染成深淺不勻的灰藍色。

顆粒內含有過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異性酯酶和溶菌酶,這些酶不僅與單核細胞的功能有關,而且可作為與淋巴細胞的鑒別點。

電鏡下,細胞表面有皺褶和微絨毛,胞質內有許多吞噬泡、粒線體和粗面內質網,顆粒具溶酶體樣結構。

單核細胞具有活躍的變形運動、明顯的趨化性和一定的吞噬功能。

單核細胞是巨噬細胞的前身,它在血流中停留1-5天後,穿出血管進入組織和體腔,分化為巨噬細胞。

單核細胞和巨噬細胞都能消滅侵入機體的細菌,吞噬異物顆粒,消除體內衰老損傷的細胞,並參與免疫,但其功能不及巨噬細胞強。

淋巴細胞:淋巴細胞(lymphocyte)占白細胞總數的20%~30%,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等。

直徑6~8μm的為小淋巴細胞,9~12μm的為中淋巴細胞,13~20μm的為大淋巴細胞。

小淋巴細胞數量最多,細胞核圓形,一側常有小凹陷,染色質緻密呈塊狀,著色深,核占細胞的大部,胞質很少,在核周成一窄緣,嗜鹼性,染成蔚藍色,含少量嗜天青顆粒。

中淋巴細胞和大淋巴細胞的核橢圓形,染色質較疏鬆,故著色較淺,胞質較多,胞質內也可見少量嗜天青顆粒。

少數大、中淋巴細胞的核呈腎形,胞質內含有較多的大嗜天青顆粒,稱為大顆粒淋巴細胞、電鏡下,淋巴細胞的胞質內主要是大量的游離核糖體,其他細胞器均不發達。

以往曾認為,大、中、小淋巴細胞的分化程度不同,小淋巴細胞為終末細胞。

但目前普遍認為,多數小淋巴細胞並非終末細胞。

它在抗原刺激下可轉變為幼稚的淋巴細胞,進而增殖分化。

而且淋巴細胞也並非單一群體,根據它們的發生部位、表面特徵、壽命長短和免疫功能的不同,至少可分為T細胞、B細胞、殺傷(K)細胞和自然殺傷(NK)細胞等四類。

血液中的T細胞約佔淋巴細胞總數的75%,它參與細胞免疫,如排斥異移體移植物、抗腫瘤等,並具有免疫調節功能。

B細胞約佔血中淋巴細胞總數的10%~15%。

B細胞受抗原刺激後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產生抗體,參與體液免疫(詳見免疫系統)。

3、血小板 血小板(platelet)是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

它有質膜,沒有細胞核結構,一般呈圓形,體積小於紅細胞和白細胞。

血小板在長期內被看作是血液中的無功能的細胞碎片。

直到1882年義大利醫師J.B.比佐澤羅發現它們在血管損傷後的止血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才首次提出血小板的命名。

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和生化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較恆定的數量(如人的血小板數為每立方毫米~30萬),在止血、傷口癒合、炎症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只存在於哺乳動物血液中。

低等脊椎動物圓口綱有紡錘細胞起凝血作用,魚綱開始有特定的血栓細胞。

兩棲、爬行和鳥綱動物血液中都有血栓細胞,血栓細胞是有細胞核的梭形成橢圓形細胞,功能與血小板相似。

無脊椎動物沒有專一的血栓細胞,如軟體動物的變形細胞兼有防禦和創傷治癒作用。

甲殼動物只有一種血細胞,兼有凝血作用。

血小板為圓盤形,直徑1~4微米到7~8微米不等,且個體差異很大(5~12立方微米)。

血小板因能運動和變形,故用一般方法觀察時表現為多形態。

血小板結構複雜,簡言之,由外向內為3層結構,即由外膜、單元膜及膜下微絲結構組成的外圍為第1層;第2層為凝膠層,電鏡下見到與周圍平行的微絲及微管構造;第3層為微器官層,有粒線體、緻密小體、殘核等結構。

血細胞形態、數量、比例和血紅蛋白含量的測定稱為血像。

患病時,血像常有顯著變化,故檢查血像對了解機體狀況和診斷疾病十分重要。

   血型 血液 血型(bloodgroups;bloodtypes)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現出來的一種遺傳性狀。

狹義地講,血型專指紅細胞抗原在個體間的差異;但現已知道除紅細胞外,在白細胞、血小板乃至某些血漿蛋白,個體之間也存在著抗原差異。

因此,廣義的血型應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個體間出現的差異。

通常人們對血型的了解往往僅局限於ABO血型以及輸血問題等方面,實際上,血型在人類學、遺傳學、法醫學、臨床醫學等學科都有廣泛的實用價值,因此具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同時,動物血型的發現也為血型研究提供了新的問題和研究方向。

◆ABO血型 ABO血型可分為A、B、AB和O型等4種血型。

紅細胞含A抗原和H抗原的叫做A型,A型的人血清中含有抗B抗體;紅細胞含B抗原和H抗原的叫做B型,B型的人血清中含有抗A抗體;紅細胞含A抗原、B抗原和H抗原,叫做AB型,這種血型的人血清中沒有抗A抗體和抗B抗體;紅細胞只有H抗原,叫做O型,O型的人血清中含有抗A抗體和抗B抗體。

ABO血型物質除存在於紅細胞膜上外,還出現於唾液、胃液、精液等分泌液中。

中國60%漢族人唾液中有ABO血型物質。

血型物質的化學本質是指構成血型抗原的糖蛋白或糖脂,而血型的特異性主要取決於血型抗原糖鏈的組成(即血型抗原的決定簇在糖鏈上)。

A、B、H3種血型抗原化學結構的差異,僅在於糖鏈末端的1個單糖。

A抗原糖鏈末端為N-乙醯半乳糖,而B抗原糖鏈末端為半乳糖,H抗原和A、B抗原相比則糖鏈末端少1個半乳糖或N-乙醯半乳糖。

1981年已有人用綠咖啡豆酶(半乳糖苷酶)作用於B型紅細胞,切去B抗原上的半乳糖,從而使B型轉變成O型獲得成功。

E.von鄧格恩及L.希爾斯費爾德於1911年發現A血型的亞型。

他們看到不同A型人的紅細胞與抗A血清發生凝集反應的強度不一,在反應弱的A型人血清中還有一種抗體能與反應強的A型紅細胞發生凝集反應。

據此認為在A型中存在亞型;即A1及A2亞型。

A1.型紅細胞與抗A血清(來自B或O型人)反應強,而A2型紅細胞與抗A血清反應弱。

而且在部分A2型人的血清中,除存在的抗B外,還有不規則的抗A1。

在B型人血清中有兩種抗體:抗A及抗A1。

抗A能與A1及A2細胞發生反應;抗A1隻與A1細胞發生反應。

A1型紅細胞上有A及A1兩種抗原。

A2細胞上只有A抗原。

AB型也可分為A1B及A2B等亞型。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亞型。

◆MN血型 紅細胞膜上另一類血型抗原叫MN抗原,即紅細胞膜上的血型糖蛋白A。

它在SOS凝膠電泳譜上顯示兩條區帶,即PAS-1和PAS-2,血型糖蛋白A是兩者的二聚物。

已知血型糖蛋白A由131個胺基酸組成,其一級結構已測定(圖2)。

血型糖蛋白A的肽鏈呈三節式結構,中間第73~92號胺基酸為疏水性肽鏈,可橫穿膜脂層;N端肽鏈位於膜外側,與血型活性有關,在這段肽鏈上分布有15條O-糖苷鍵型糖鏈和1條N-糖苷鍵型糖鏈,糖鏈中唾液酸占紅細胞膜上全部唾液酸的一半以上;C端肽鏈位於膜內側,含較多酸性胺基酸。

MN抗原由M抗原和N抗原兩部分組成,如果用神經氨酸酶將M抗原切去1個唾液酸(N-乙醯神經氨酸),則為N抗原,如再切去一個唾液酸則抗原性完全失去。

MN抗原的抗原性還和肽鏈上的氨基有關,若將氨基用乙醯基保護後即失去抗原性。

◆白細胞血型——HLA HLA是人類白細胞抗原中最重要的一類。

與紅細胞血型相比,人們對白細胞抗原的了解較晚,人體第一個白細胞抗原Mac是1958年法國科學家J.多塞發現的。

HLA是人體白細胞抗原的英文縮寫,已發現HLA抗原有144種以上,這些抗原分為A、B、C、D、DR、DQ和DP7個系列,而且HLA在其他細胞表面上也存在。

HLA抗原是一種糖蛋白(含糖為9%),其分子結構與免疫球蛋白極相似(圖3)。

HLA分子由4條肽鏈組成(含2條輕鏈和2條重鏈),重鏈上連接2條糖鏈。

HLA分子部分鑲嵌在細胞膜的雙脂層中,其插入膜的部分相當於免疫球蛋白IgG的Fc區段,輕鏈為β-微球蛋白。

由於分子結構上的相似,故HLA與有保衛功能的免疫防禦系統密切相關。

此外,HLA和紅細胞血型一樣都受遺傳規律的控制。

決定HLA型的基因在第6對染色體上。

每個人分別可從父母獲得一套染色體,所以一個人可以同時查出A、B、C、D和DR5個系列中的5~10種白細胞型,因此表現出來的各種白細胞型有上億種之多。

在無血緣關係的人間找出HLA相同的兩個是很困難的。

但同胞兄弟姊妹之間總是有1/4機會HLA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

因此法醫鑒定親緣關係時,HLA測定是最有力的工具。

輸血 應以輸同型血為原則,只有在沒有同型血且十分緊急的情況中,才能輸入異型血。

在這種情況下,O型血可以少量(不大於200ml)輸給各類血型,AB型血的病人也可以接受少於200ml的任何血型的血液。

6月14日「世界獻血者日」   血液循環 心臟節律性的搏動推動血液在心血管系統中按一定方向循環往複地流動。

血液循環是英國哈維根據大量的實驗、觀察和邏輯推理於1628年提出的科學概念。

然而限於當時的條件,他並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動脈流向靜脈的。

1661年義大利馬爾庇基在顯微鏡下發現了動、靜脈之間的毛細血管,從而完全證明了哈維的正確推斷。

動物在進化過程中,血液循環的形式是多樣的。

循環系統的組成有開放式和封閉式;循環的途徑有單循環和雙循環。

人類血液循環是封閉式的,由體循環和肺循環兩條途徑構成的雙循環。

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經主動脈及其各級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細血管,在此與組織液進行物質交換,供給組織細胞氧和營養物質,運走二氧化碳和代謝產物,動脈血變為靜脈血;再經各級靜脈匯合成上、下腔靜脈流回右心房,這一循環為體循環。

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經肺動脈流到肺毛細血管,在此與肺泡氣進行氣體交換,吸收氧並排出二氧化碳,靜脈血變為動脈血;然後經肺靜脈流回左心房,這一循環為肺循環。

   血液的功能 血液在人體生命活動中主要具有四方面的功能。

①運輸。

運輸是血液的基本功能,自肺吸入的氧氣以及由消化道吸收的營養物質,都依靠血液運輸才能到達全身各組織。

同時組織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與其他廢物也賴血液運輸到肺、腎等處排泄,從而保證身體正常代謝的進行。

血液的運輸功能主要是靠紅細胞來完成的。

貧血時,紅細胞的數量減少或質量下降,從而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血液這一運輸功能,出現一系列的病理變化。

②參與體液調節。

激素分泌直接進入血液,依靠血液輸送到達相應的靶器官,使其發揮一定的生理作用。

可見,血液是體液性調節的聯繫媒介。

此外,如酶、維生素等物質也是依靠血液傳遞才能發揮對代謝的調節作用的。

③保持內環境穩態。

由於血液不斷循環及其與各部分體液之間廣泛溝通,故對體內水和電解質的平衡、酸鹼度平衡以及體溫的恆定等都起決定性的作用。

④防禦功能。

機體具有防禦或消除傷害性刺激的能力,涉及多方面,血液體現其中免疫和止血等功能。

例如,血液中的白細胞能吞噬並分解外來的微生物和體內衰老、死亡的組織細胞,有的則為免疫細胞,血漿中的抗體如抗毒素、溶菌素等均能防禦或消滅入侵機體的細菌和毒素。

上述防禦功能也即指血液的免疫防禦功能,主要靠白細胞實現。

此外,血液凝固對血管損傷起防禦作用。

⑤調節體溫。

血液也是一種膠體,在做實驗時不慎被劃傷流血,可以使用氯化鐵緊急止血.原理:血液是一種膠體,膠體中加入了電解質使血液介穩性被破壞,可以使膠體發生聚沉.而血液中氫氧根含量很少所以不會大量形成氫氧化鐵. 哺乳類的血液 兩管以EDTA抗凝血處理後的血液,左管是紅血球沉降在底部後的血;右管是新取出的血。

以人為例,成人大約有5升血液。

以體積計,血細胞約佔血液的45%。

每升血液有: 5×1012個紅血球(約佔血液體積的45%):在哺乳類,成熟的紅血球沒有細胞核及細胞器。

它們含有血紅素以輸送氧氣。

在紅血球上的糖蛋白決定了血型是哪一類。

紅血球在血中所佔比例稱為紅細胞壓積。

人體所有紅血球的表面積總和大約是人體外皮膚面積的2000倍。

[1] 9×109個白血球(約佔血液體積的1.0%):它們是免疫系統的一部份,負責破壞及移除年老或異常的細胞及細胞殘骸,及攻擊病原體及外來物體。

3×1011個血小板(約佔血液體積少於1%):它們負責凝血,把纖維蛋白原變成纖維蛋白。

纖維蛋白結成網狀聚集紅血球形成血栓,血栓阻止更多血液流失,並幫助阻止細菌進入體內。

   生理學 製造及降解 血細胞在骨髓產生,過程稱為「血細胞生成」。

蛋白質構成部份,包括凝血因子,主要由肝臟產生,而激素由內分泌腺產生,至於水狀成份則由丘腦下部調節腎臟去維持,腸道也有份間接參與。

血細胞在脾臟及肝枯否細胞降解,肝也有移除一些蛋白質、脂肪及胺基酸。

腎臟把身體的廢物帶進尿液。

正常的紅血球在血漿中約有120天壽命。

輸送氧氣 一個在正常氣壓環境中呼吸的健康人類,他的動脈血液中的氧約有98.5%與血紅素產生化學結合,只有1.5%是溶於其它血液成份中。

血紅素也是哺乳類及許多其它物種的主要氧輸送者。

除了肺動脈、臍動脈及兩者的對應靜脈外,帶氧血液從心臟經過動脈、小動脈及毛細血管到達身體各處,然後脫氧血液經小靜脈及靜脈流回心臟。

在正常情形下,人在休息時,離開肺部的血液中的血紅素約有98—99%被氧飽和。

一個健康成人在休息時,回到肺部的「脫氧」血液仍然約有75%氧飽和。

持續運動增加氧的消耗,減少靜脈血液的氧飽和,在一個受過訓練的運動員身上可降至少於15%,即使呼吸率及血流增加,動脈血液的氧飽和在這些情形下可降至95%或更低。

對於一個正在休息(例如在手術期間被麻醉)的人來說,這樣低的靜脈氧飽和被視為危險Template:Todo:此段文字容易引起誤解,請繼續修繕。

由於母體供應胎盤的血液的氧分壓只有成人肺部的20%,胎兒製造了一種具有更強氧親和力的血紅素(血紅素F),確保可以從血液中儘可能地取得足夠的氧。

除了氧外,一些物質也可與血紅素結合,有時候可以造成身體的永久性損害。

一氧化碳是其中之一,它與血紅素結合成不可還原的碳氧血紅素,從而降低血液的載氧量,嚴重時可引致身體缺氧,造成器官的永久性損害甚至死亡。

昆蟲 昆蟲的血(更恰當的稱呼是血淋巴)不參與氧的輸送。

昆蟲身上的氣孔容許空氣中的氧直接擴散到身體組織。

病症 傷口流血 血管閉塞,可引致局部缺血,令組織壞死。

血友病 白血病 貧血 地中海貧血 紅細胞增多症 正鐵血紅蛋白血症 經血液傳播的傳染病 敗血症 參看 《組織學》-血液 《生理學》-血液 血液 白血病和白血球 淋巴系統: 淋巴性白血病 (急性, 慢性) |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淋巴增生 |骨髓癌 (多發性骨髓癌, 質漿細胞瘤) 骨髓: 骨髓性白血病 (急性, 慢性) |骨髓增殖性疾病 (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紅血球增多症) |骨髓成形不良症候群 |骨髓纖維化 |嗜中性白血球過低症 紅血球 貧血 |血色病 |鐮狀細胞貧血 |地中海貧血 |溶血性貧血 |再生不良性貧血 |蠶豆症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 |遺傳性橢圓形紅血球增多症 |其他血紅蛋白病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 血栓形成 |深靜脈血栓形成 |肺栓塞 |血友病 |自發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 |血栓性血小板缺乏紫斑症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手術/針對血液及淋巴系統的外科手術及診療方式 淋巴系統 淋巴結清掃 ·頸淋巴清掃術 ·腹膜後淋巴結清掃術 骨髓及脾 幹細胞移植/造血幹細胞移植 ·脾切除術 造影 淋巴系統造影 免疫學技術及測試 血清學/診斷免疫學 免疫沉澱法 染色質免疫沉澱分析 ·免疫擴散分析(瓊脂平板雙向免疫擴散分析、徑向免疫擴散分析、免疫電泳分析、對流免疫電泳分析) 免疫分析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 ·酶放大免疫測定法 ·致敏原吸附試驗 ·放射免疫分析 ·免疫熒光法 凝集反應 血凝反應/血凝素(抗人球蛋白試驗) ·乳膠結合試驗 其它 濁度測定法 ·補體結合試驗 ·免疫細胞化學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直接熒光抗體) ·表位分析 ·皮膚過敏試驗 ·斑貼試驗 血液學檢驗 代謝組合項目/ 血漿滲透壓 BMP:電解質(Na+/K+、Cl-/HCO3-) ·腎功能、尿素氮肌酐比(BUN/肌酐) ·葡萄糖 ·Ca CMP:BMP+蛋白質檢驗項目(人血清白蛋白、血清總蛋白) ·肝功能檢驗項目(ALP、ALT、AST、膽紅素) 鐵 TIBC ·血清鐵 ·轉鐵蛋白飽和度 酸鹼平衡 動脈血氣/動脈血氣採樣 ·鹼剩餘 ·陰離子間隙 ·CO2含量 凝血 vWF:Ristocetin誘導型血小板聚集 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時間 ·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其他/一般凝血功能檢驗項目:BT ·凝血酶凝血時間 ·蛇靜脈酶凝血時間 ·dRVVT ·凝血彈性描記法 纖維蛋白降解:優球蛋白溶解時間 ·D-二聚體 血液糖類 葡萄糖試驗 ·葡萄糖耐量試驗 ·糖血症 ·無創葡萄糖檢測 ·C-肽 ·果糖胺 ·隨機葡萄糖試驗 ·糖化血紅蛋白 內分泌 ACTH刺激試驗 ·甲狀腺功能檢驗項目 CBC/紅細胞指數 MCH ·MCHC ·MCV ·HCT 感染 病毒性:HIV(HIV試驗、BDNA試驗) 細菌性:梅毒(VDRL、快速血漿反應素、華氏試驗、FTA-ABS) ·立克次體(Weil-Felix試驗) ·幽門螺桿菌(HelicoCARE直接試驗) ·鏈球菌(抗鏈球菌溶血素O滴度) 其他:弓形體病(Sabin-Feldman染色試驗) 炎症 CRP ·ESR 胎兒血紅蛋白 Apt-Downey試驗 ·Kleihauer-Betke試驗 其他 Beutler試驗 ·血液薄膜 ·有創血壓監測 ·MELISA ·放射變應原吸附試驗 ·心臟標誌物(糖原磷酸化酶同工酶BB) ·血液脂類 ·腫瘤標誌物 參閱:常見化驗指標及意義 血液 一般 血漿造血幹細胞 淋巴系細胞WBC T細胞:細胞毒CD8+,輔助CD4+/調節性,γδ,自然殺傷性T細胞,記憶T細胞 B細胞:漿細胞,記憶B細胞 NK細胞(LAK細胞) 裸細胞 髓系細胞WBC 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組織細胞,Kupffer細胞,塵細胞,小神經膠質細胞,破骨細胞,上皮樣細胞,多核巨細胞,異物巨細胞) 粒細胞(嗜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肥大細胞前體 樹突狀細胞(Langerhans細胞,濾泡樹突狀細胞) 原始巨核細胞巨核細胞PLT 紅系細胞RBC 網織紅幼紅細胞 人體百科-骨髓細胞-血液(WBC與RBC) 細胞/ HSCs 髓樣/ CFU-GEMM CFU-GM CFU-G: 粒細胞 粒細胞生成(原粒細胞 ·早幼粒細胞 ·中幼粒細胞 ·晚幼粒細胞 ·桿狀核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 CFU-M: 單核細胞/ MPS 巨噬細胞 單核細胞生成(原單核細胞 ·前單核細胞 ·單核球)巨噬細胞 ·組織細胞 ·庫佛氏細胞 ·肺泡巨噬細胞 ·小膠質細胞 ·破骨細胞 ·上皮樣細胞 ·巨大細胞(朗漢斯巨細胞、異物巨細胞、圖頓巨細胞) CFU-DL 樹狀細胞 ·朗格漢斯細胞 普通 髓單核細胞 CFU-Baso 粒細胞(嗜鹼性球) CFU-Eos 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 MEP CFU-Meg 血小板生成(原巨核細胞 ·前巨核細胞 ·巨核細胞 ·血小板) CFU-E 紅血球生成(前紅血球芽球 ·嗜鹼性紅血球芽球 ·多色性紅血球芽球 ·正色性紅血球芽球 ·網狀紅血球 ·紅血球) CFU-Mast 肥大細胞前體 非細胞 血漿 輸血醫學 輸血醫學 血液分離 ·(血漿分離 ·血小板分離 ·白血球分離) ·輸血 ·庫姆斯式試驗 ·交叉試驗 ·換血 ·國際輸血協會 ·自體輸血 ·國際通用血袋條碼 ·輸血反應 人類血型系統-血型 ABO血型系統 ·MNS血型系統 ·P血型系統 ·Rh血型系統 ·Lutheran血型系統 ·Kell血型系統 ·Lewis血型系統 ·Duffy血型系統 ·Kidd血型系統 ·Diego血型系統 ·Yt血型系統 ·XG血型系統 ·Scianna血型系統 ·Dombrock血型系統 ·Colton血型系統 ·Landsteiner-Wiener血型系統 ·Chido/Rodgers血型系統 ·Hh/孟買血型系統 ·Kx蛋白 ·Gerbich血型系統 ·Cromer血型系統 ·Knops血型系統 ·Indian血型系統 ·Ok血型系統 ·Raph血型系統 ·JMH血型系統 ·Ii血型系統 ·Globoside血型系統 ·GIL血型系統 ·Rh-相關糖蛋白 血品 血液 ·捐血 ·人工替代血液 ·冷凍沉澱品 ·血小板 ·血漿 ·紅血球 出自A+醫學百科「血液」條目http://cht.a-hospital.com/w/%E8%A1%80%E6%B6%B2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血液」的留言: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3個分類:生物學|人體|生理學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賬號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檢視 閱讀 简体中文 編輯修改 修訂歷史 動作 搜索   導航 首頁 大醫精誠 人體穴位圖 中藥圖典 醫學電子書 藥品百科 中醫百科 疾病診斷 急救常識 疾病查詢 中藥百科 中醫方劑大全 怎樣看化驗單 醫事漫談 醫學下載 醫學視頻 功能菜單 志願者招募中 關於廣告 網站事務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所有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此頁由A+醫學百科用戶医者於2018年4月12日(星期四)11:34的最後更改。

在杨光亮和郑波、A+醫學百科用戶Feacfesifcuisaf和Ewirqweirxuqwmruqw和其他的工作基礎上。

本站內容由網友添加和整理,僅供學習和參考。

站內信息不一定準確、全面或最新。

網站內容不應成為診斷或治療疾病的最終依據。

A+醫學百科提醒網友,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本站的全部文本內容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協議之條款下提供。

隱私政策 關於A+醫學百科 免責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