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同時代表著死亡的到來? - 天下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可以將面對死亡的態度大致分為三種。

正面的態度認為,「有了死亡,生命也才有了意義。

」負面的態度認為,「死亡是種壞事。

」中性的態度則認為 ... 回首頁 English 免費訂閱電子報 天下APP免費下載 搜尋 頻道分類 財經 理財五角課 貿易戰 財經焦點 財經週報 投資理財 產業 製造 服務 金融 科技 國際 國際週報 兩岸四地 東南亞 亞洲 歐洲 美洲 非洲 紐澳 管理 管理 行銷 創新創業 人才 職場競爭力 環境 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環境 能源 教育 教育趨勢 創新教育 親子教養 人物 大師觀點 CEO觀點 人物特寫 政治社會 政治 政策 社會現場 調查排行 2000大調查 兩岸三地1000大 快速成長企業100強 天下永續公民獎 標竿企業 金牌服務業調查 縣市調查 2000大調查資料庫 健康關係 健康醫療 兩性關係 心靈成長 時尚品味 時尚精品 旅行 設計 藝文 影視 運動生活 運動 生活 重磅外媒 經濟學人 BBCNews中文 日經中文 德國之聲 路透社 專欄作者 多媒體 數位專輯 互動專題 深度專題 品牌專區 數據圖表 資料新聞 數字說話 圖表動畫 調查報導 聽天下 重磅封面 財經週報 國際聚焦 天下好讀 記者開講 好主管的12樣禮物 創新突圍軍師 四端看天下 大數據,熱品牌 天下書房 天下影音 雜誌 策展 Fast100 傳承接班 創新突圍 數位轉型 經營管理 永續責任 Fast100 Off學 風格 文化 旅行 美食 特色頻道 未來城市@天下 [email protected]天下 獨立評論@天下 創新學院 天下學習 我讀網 換日線 天下影音 微笑台灣 粉絲專頁 官方instagram 官方Line 今日熱文 「退休後,我簽了放棄急救同意書」 林懷民與他的「最後一本書」 健康關係 心靈成長 生命,同時代表著死亡的到來? 我們可以將面對死亡的態度大致分為三種。

正面的態度認為,「有了死亡,生命也才有了意義。

」負面的態度認為,「死亡是種壞事。

」中性的態度則認為,「死亡與我們無關。

」 4520瀏覽數 圖片來源:www.flickr.com/photos/79653482 分享 其他 文 菲利普・希伯爾(PhilippHübl) 橡實文化 發布時間:2015-08-06 4520瀏覽數 有時,當看到一部在我童年時上映的電影,我便會陷入深深的哀傷中。

也許是這些電影呼喚了諸如蓋地洞、爬圍籬、偷生營火等,我當時的冒險經歷。

也許是這些電影讓我認識到那些無憂無慮的探索與發現、那段還相信神話的時光,全都早已永遠一去不復返。

不過,也有可能是情感與思想兩者混雜在一起:愉快的回憶、有限性的概念、頂多只是模模糊糊意識到卻未曾表達出的想法─在電影上映當時,我還只是個小孩,可是劇中的人卻和如今的我差不多老,我如今已和當時劇中的那些人差不多老,不久之後,我就會變得和他們現在差不多老。

有時,當我遇見多年不見的老友,我會不禁陷入沈思。

雖然我們的人生道路相隔遙遠,雖然幾乎未曾再有聯繫,不過我還是清楚地知道,我們曾經擁有過共同的童年。

接著,我的目光便會消失在那張近乎陌生的臉孔裡;在笑紋裡,我只見到歲月的痕跡與伴隨而來的自己的有限性。

有時我會想到,在幾乎空無一物的宇宙裡,再怎麼偉大的目的,都是如此地微不足道。

有時我則會想到,在永恆的時間裡,再怎麼充實的人生也只是稍縱即逝、毫無意義。

一思及此,我便會不寒而慄。

廣告 然而,當哀傷的片刻流逝、交集的百感消散,一切又會變得如同往常一樣迫切和重要。

我的願望與計畫、我的體驗與行為、我的整個人生,還有什麼能比這些更重要呢? 記住,你會死亡! 尼采也曾在他的《快樂的科學》(DiefröhlicheWissenschaft)一書裡抒發了類似的哀傷,只不過,那只是一團混合的情感當中的一部分,「生活在小巷、需求與聲響的一團混亂裡,我感到幸福的惆悵。

在每個瞬間,出現了多少的享受、煩躁、欲望與多少的飢渴的生命和生命的醉態!然而,所有這一切熙熙攘攘、庸庸碌碌、汲汲營營,很快就會全部歸於平靜!」就這樣,尼采指出,雖然們每個人都難逃一死,可是我們卻鮮少會在自己日常的事務中想到死亡,這真是相當奇怪的一件事! 廣告 當我們想到自己的死亡,我們很少會去問,我們的生命是否具有超越無時無刻都是為了自己的意義?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是會死的。

然而,這項知識卻是抽象的,它很容易用言語表達卻很難理解。

即使我們親眼見到有人死亡,對於死亡我們也想不出什麼結果。

我們只是有個模模糊糊的印象:當我們在某個瞬間完全意識到一切都有盡頭,感覺到一陣顫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被提醒死亡這件事。

例如,透過新聞裡因洪水或戰爭而罹難的死者。

然而,奇怪的是,我們總是會保持事不關己的態度。

當我們近距離、直接、近乎親身地經驗到死亡(例如在自家門前目擊死亡車禍、在醫院裡見到病危的患者、親朋好友過世等),它才會帶給我們較為強烈的感受。

在幾個世代之前,一般來說,人們都還是在自己的家裡壽終正寢,成人泰半是因為年紀老邁或肺結核,小孩則是因為白喉或難產。

過去的死亡定然與今日的死亡同樣恐怖,然而它們卻是日常生活經驗的一部分。

時至今日,死亡多半已轉移陣地到醫院與養老院。

廣告 一旦思索死亡(無論自己還是別人),到處都可以發現生命受限於死亡的跡象。

一直以來,有限性始終都是藝術與文學的中心主題。

美術將「虛無主題」(Vanitas-Motiv,亦即塵世的無常)做了千變萬化的呈現:沙漏、垂死的天鵝、帶有乾燥花、水果與燃盡的蠟燭的靜物、印在T恤上或製作成鑽戒戴在手上的骷顱頭、福馬林裡的鯊魚、歌德式教堂浮雕與夜店標誌裡的骨頭,這所有的符號都在訴說著,「記住,你會死亡!」 死亡同樣也是世界文學的主題,無論是隱晦的、含蓄的抑或是明白的、露骨的。

在這當中,書名往往已經指出了不幸與沒落:《魂斷威尼斯》(DerTodinVenedig)、《丹東之死》(DantonsTod)、《瘟疫》(DiePest)、《流刑地》(InderStrafkolonie)、《戰爭與和平》(Войнаимир)、《罪與罰》(Преступлениеинаказание)、《悲慘世界》(LesMisérables)、《終局》(Findepartie)。

由於這些作品以奇特的方式讓我們畏懼卻又神往死亡,以致縱使對死亡完全陌生,我們還是對這個主題依依不捨。

可是,為什麼呢? 廣告 死亡與禁忌 在湯瑪斯.曼(ThomasManns)所著的《魔山》(DerZauberberg)裡,年輕的漢斯.卡斯托普(HansCastorp)看著自己剛剛過世的祖父。

躺在靈柩裡的祖父被鮮花與棕櫚枝葉所包圍,死亡「莊嚴的、精神的」面向令他印象深刻。

然而,祖父的屍體同時卻又令他感到噁心,「年少的漢斯.卡斯托普看著那蠟黃的、光滑的與乳酪一般硬的物質,它們構成了這個真人大小的死亡形體,那是過世的祖父的臉和手。

就在此時,有隻蒼蠅落在那紋風不動的額頭上,接著開始上上下下地蠕動著牠的嘴。

」在這個過程中,卡斯托普認為自己「察覺到一股極為怪異的氣味」。

廣告 法國人類學家巴斯噶.波耶(PascalBoyer)認為,自從有人類以來,屍體總是會讓死者家屬陷入如卡斯托普所感受到的那種情感矛盾。

屍體激活了我們心靈裡的兩種資訊系統,一種是「人」的系統,因為死者早先明明就還在呼吸,親朋好友會將死者視為一個活著的人,誠如巴斯噶所說,死者的外貌會讓生者喚起與死者有關的所有正面回憶。

與此同時,「危險」的系統也會啟動,因為我們與生俱來對於死亡生物的畏懼,不會去區分死的是人類還是其他動物,凡是聞過動物屍體的人便曉得,這套防禦機制的運作有多麼直接與貼身。

因此,這兩種傾向會在我們身上產生衝突,一方面,我們想要去觸碰或擁抱死去的親人或友人,可是,另一方面,我們同時卻又因想保護自己而對屍體有所忌憚。

在巴斯噶看來,與生俱來對於死亡的恐懼,有演化方面的理由,因為它有助於人類免於遭受屍體的病源所感染。

順道一提,在世界各地的許多文化史裡,我們都可以發現「具有傳染性的不死生物」這樣的主題,即使時至今日,諸如吸血鬼傳說或殭屍電影依然不退流行。

當看著一個人的屍體,我們看到的總還是一個人,雖然此時他剩下的不過就只是一具沒有功能的身體。

我的一位同事曾經跟我說,「雖然站在打開的靈柩前,送葬者會說,﹃爺爺躺在裡面。

』可是如果改以哲學的口吻表述,就會變成,﹃那是先前我們稱之為爺爺的那個人所遺留下的物質。

』」 巴斯噶指出,雖然死亡是人類眾所周知的主題,卻只有在非常少數的文化裡,才存在著對於死亡與自己的存在的反思。

死亡總是「某個別人的死亡」這樣的具體事件。

巴斯噶推測,早期的狩獵文化不太有時間為親人的死舉行什麼儀式,一直等到人類開始過定居生活之後,才逐漸發展出葬禮。

在這當中,屍體是核心主題。

在巴斯噶看來,葬禮的發展並非出於畏懼死亡,其實主要是出於畏懼死者。

這種惡感與好感的衝突,在一些所費不貲的殯葬方式上表現得最為清楚。

我們一方面想保住死者,另一方面又要防止甚或除去屍體的腐敗。

古埃及人的木乃伊製作技術,可被視為某種藉由保存遺骸來保住死者的嘗試。

至於其他的文化,則是敬屍體而遠之。

以陶土或金屬所做成的亡者面具(例如從邁錫尼﹝Mycenae﹞出土的所謂「阿加門農黃金面具」),只是讓死者的容貌傳世不朽,可是他們的肉身遺骸卻早已消失無蹤。

這種方法已經消逝了上千年,在那之後不久,人們便改以墓碑上的文字取代鑄造面具。

岩石不再保存死者或其形象,頂多只是保存住對他的追思。

時至今日,墓園裡甚至出現了上面未刻有任何姓名的石碑,只有立碑人才記得死者是誰。

美國喜劇演員格魯喬.馬克思(GrouchoMarx)對自己的墓葬曾有一套有趣的構想。

在某次的訪問中,他曾表示在他死後,請將他直接葬在瑪莉蓮.夢露(MarilynMonroe)上面,並且在他的墓碑上題,「抱歉,我起不來!」英國演員彼德.尤斯丁諾夫(PeterUstinov)則希望自己的墓誌銘是,「請勿踐踏草坪!」 有些埋葬方式相當古怪,它們以近乎挑釁的手法,彰顯出生者與死者的距離。

並非只有在古代,才有親屬尋求能夠特別親近死者的特殊方法,同樣的現象,其實也出現在我們這個時代。

據說,為了紀念遭槍殺的饒舌歌手圖派克.夏庫爾(TupacShakur),他的友人們居然將他的骨灰當成菸抽掉。

音樂界似乎有這樣的傳統,例如,滾石合唱團(RollingStones)的成員基思.理查茨(KeithRichards)在某次接受訪問時便曾表示,他將自己父親的骨灰連同一撮可卡因吸進自己的身體裡;這也是一種與最愛的親人同在的好方法。

相關熱門主題 訂閱天下每日報(每週一至週五發送) 天下編輯精選國內外新聞,每天早晨發送,也可以聆聽語音朗讀 訂閱天下每日報 編輯精選新聞,早晨寄送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請查看您的信箱,我們將寄送驗證信給您,確保未來信件會送到您的信箱 #哲學 #思考 #生死 #死亡 你可能有興趣 【2022年兩千大企業論壇】科技賦能,奠基ESG加速提升企業數位永續競爭力|合作推薦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399(原價$699)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 立即訂閱 您已成功收藏此文章 您已成功取消收藏此文章 請先登入或註冊登入會員後,即可收藏文章 註冊 登入 請先登入天下雜誌會員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電子報訂閱服務 電子報為會員獨享服務,您將在登入註冊後完成訂閱 這篇文章在出現在 生命,同時代表著死亡的到來? 分享到臉書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X鈕繼續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