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怎麼辦? 讓老人享受吧! ~葉金川~ 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個人的老後幾個老友約了要碰面;忙得不想參加的我本來說了個「不」,但想到人生 ... 第三是老本,既然養兒已無法養老,為人父母的也只能自立自強了,老本一定要保得 ...
登入使用教學關於聯絡我們Line:@cofactsGoogleTranslate老了怎麼辦?讓老人享受吧!~葉金川~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我一直認為,80歲以上的老人,不需要限制他們食物清淡,不必減重,吃的下比較重要,愛吃什麼就吃什麼,可以吃到自己認為的人間美味,讓自己活得更快樂一些。
限制老人不能做這吃那,是違反人性的,也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
事實上,越來越多科學證據顯示,老人要吃好一點,吃胖一點,讓他具有多一點對抗疾病,對抗憂鬱情緒的能力。
我願,每個老人都可以享受自己美好的最後一段人生,不要留下任何遺憾。
一個人的老後幾個老友約了要碰面;忙得不想參加的我本來說了個「不」,但想到人生過了一天少一天,老朋友能見就要多見。
還是把時間空了出來。
我們的聚會,三分之二的時間在討論「預立遺囑」,大家想的都差不多:三反(反電擊、反插管、反氣切),一要,要樹葬。
這些話,我們說起來真是乾淨俐落,我不確定大家是不是真的那麼看透生死,就我自己來說,無非是想讓人生簡單一點,不給自己、不給人添麻煩。
《送行者》裡頭有句話說,人生最重要的終極決定(怎麼安排後事),往往都是別人做的。
為了不要讓這種事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都早早就立好了遺囑。
寂寞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
是這樣的吧。
結語俗語說的好「有理財就不窮、有計畫就不亂、有準備就不忙」,身為老人預備軍的我們,是否做好準備了?只要事先做好準備,日後就無須憂心老後生活。
要準備的第一件事就是能老健,平時就要注重三養:吃得營養、注重保養、要有修養。
第二是老居:與其過度恐懼孤獨,一定要和兒孫同住,過著忍氣吞聲的生活,不如獨自享受單身之樂,無論都會或郊區,住最適合自己的地方。
附近有你喜歡的餐廳!第三是老本,既然養兒已無法養老,為人父母的也只能自立自強了,老本一定要保得好,不進棺材前一定不分家產。
第四是老友:有個好朋友、好飯友和伴侶一樣重要,平時要廣結善緣,多認識各類朋友,是單身貴族享受生活的一項祕訣。
總之,不管你是長壽的歐吉桑或歐巴桑,到最後都是一個人,這句話一點也不悲涼,也不可怕,全看你如何安排生活,全看你有沒有成熟的心理。
喜歡就值得去做,別忘了,這輩子就只這一次,遇到好康的或是幸福的事,可別總是期待留給下一代。
感想老朋友們切記!我們注定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千萬不要“人在天堂,錢在銀行”,什麼「一個人很寂寞」、「老了沒人照顧」等種種負面訊息,早已是過時的說法。
要認清:財富只是數字問題,名利只是短暫虛榮,生活才是人生的全部,當個「樂在享受單身暮年」的人,人生就有如再度染上春天的色彩,條件是:身體強健,有錢、有閒、有朋友,並且有自己專屬的空間。
能夠獨立自主,自得其樂的人生,相信也是自己給自己最大的功德。
好好活,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氣自己,父是天,母是地,盡孝父母要牢記,夫妻愛,子,,家和比啥都重要,行點善,積點德,多做善事多積德,官再大,錢再多,閻王照樣土裡拖。
衆天善神都來保佑你,你要傳給12個朋友和親人,四天後一定有好運來,如刪除或不發,一年都不順,發吧!滿靈的,就當電話費(Line免費),我剛收到就轉發給你。
#有意義但不包含在以上標籤🚧近31日596次瀏覽我要查核闢謠我想補充分享我要查核闢謠👉前兩段源自葉金川文章,有收錄在今週刊(在文章最後):https://bit.ly/31rlK1f👉「一個人的老後」段落源自於彭蕙仙在天下雜誌的文章:https://www.cw.com.tw/article/5006133👉「要準備的」段落源自於香港文匯報蘇狄嘉的〈海闊天空:老健、老居、老本、老友〉:https://bit.ly/3GMRcHl其他的太多到處引用查不到出處了,不過請不要看到「我們注定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就相信啊!身為晚輩看到這句話也很難過,覺得被誤解😭😭😭。
儘管工作再忙時間常常都不夠用了,很多年輕人也都希望能努力多陪陪家人的👪。
這種文章七拼八湊的,出處也不對就亂貼,雖然看似很有道理但請不要過度相信了,多半不是寫的人的原意。
尤其最後還說「要傳給12個親友就會有好運」根本是想要哄騙大家轉傳的內容農場文章。
資料佐證〈享受50歲以後的人生,不留遺憾!葉金川給兒一封告別信:希望火化後的骨灰,能回敬給魚吃!〉@今週刊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768/post/201908070067/〈一個人的老後〉彭蕙仙@天下雜誌https://www.cw.com.tw/article/5006133〈海闊天空:老健、老居、老本、老友〉蘇狄嘉@香港文匯報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3/05/CF1303050004.htm前面是心靈雞湯,而後半是連鎖信,明確地要求你將訊息內容盡可能散佈出去。
無論是詛咒或是要求轉發,此類謠言都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實質是一種恐嚇行為。
多數人轉發往往出於人性本能的恐懼心理,而謠言作者正是利用了這一弱點。
所以遇見連環信和詛咒貼大可不必理會,迄今並沒有發現任何人因為不轉發連環信而使得詛咒靈驗。
資料佐證https://zh.wikipedia.org/wiki/连环信連環信http://blog.xuite.net/aliali/blog/58557067-從連鎖信看資訊演化從連鎖信看資訊演化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926/274670.htm不轉發,媽媽就被撞死!LINE詛咒信瘋傳 學生收到崩潰连环信-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连锁信」重定向至此。
關於台灣名稱為《連鎖信》的美國電影,詳見「猛鬼寬頻」。
連環信或称链信是一种含有引誘收信者複製訊息再傳予其他人的訊息。
連環信可說是一種迷因。
[1]連環信通常使用的策略包括煽情內容、層壓式推銷、甚至恐嚇收信人若不依從信中內容就會帶來厄運、疾病甚至死亡。
历史与发展[编辑]
連環信的歷史至少可追溯到中世紀,當時有Himmelsbriefe(天堂信)。
據說電子連環信的出現,https://zh.wikipedia.org/wiki/连环信從連鎖信看資訊演化▲這是假的。
本週接受讀者楊瑪蒂的點播,我們來談一下連鎖信。
相信許多人都有收到過「連鎖信」的經驗,它可能有許多形式,或威脅、或利誘、或引發你的惻隱之心,不過它們的訴求都一樣:明確地要求你將訊息內容盡可能散佈出去。
據說連鎖信最遠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天堂信」,當時是比較宗教性質的運用,打個不很恰當的比喻,大約就是叫大家來助印佛書的感覺。
不過由於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結構的改變,廿世紀後期開始,連鎖信http://blog.xuite.net/aliali/blog/58557067-從連鎖信看資訊演化不轉發,媽媽就被撞死!LINE詛咒信瘋傳 學生收到崩潰|ETtoday新聞雲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如果24小時內沒傳給30人,你媽媽就會被撞死....這樣的詛咒訊息,最近在台南市國中生間流傳,收到這封LINE的人因為害怕恐懼,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情,瘋狂轉發給別人,有人不堪一個晚上就收到十多封,精神瀕臨崩潰邊緣。
類似連鎖信以「詛咒」方式傳播,與恐嚇要件不相符難追刑責。
▼LINE詛咒信瘋傳,讓很多人收到崩潰。
該封LINE連鎖信指稱是署名黃XX傳出,內容提到,自己在94年6http://www.ettoday.net/news/20130926/274670.htm以上內容由「Cofacts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CC授權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4.0(CCBY-SA4.0)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
什麼人最窮???
沒有朋友的人最窮!!!
新的養老觀~~老伴
你有幾個「老伴」?如果你單身、失婚或者老年喪偶,沒有老伴,該怎麼辦?別擔心,老伴不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而是泛指「老來一起作伴」的親朋好友。
假設你的答案是「只有1個」,很抱歉,顯示你的支持網絡薄弱,你的生活十分退縮封閉;10個,不錯,相當充實;20個,恭喜你,保證生活非常多采多姿。
一般人常指望夫妻的功能之一,就是老了一起作伴。
但根據社會心理分析,這個迷思與事實相去甚遠,配偶不見得是最好的人生伴侶,如果一廂情願把配偶當成理想的老伴,恐怕會失望,很多性格不相投的夫妻,愈老愈不肯妥協,貌伴合神離,相敬如冰,退休後分床、分房、分居、分手的例子,比比皆是。
「寄望婚姻(配偶)能解除寂寞,基本上是神話,」資深兩性專欄作家薇薇夫人毫不隱諱指出,現實中看到很多夫妻「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幾乎沒有任何交集,她的一些朋友有時不能把心事告訴配偶,卻能對好朋友暢所欲言。
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講師廖紀華也主張,老伴不是只有「另外一半」,一旦把全部的指望都放在配偶身上,期待對方陪伴度過晚年生活,這是把生命窄化,而且對彼此的壓力都太沈重..
萬一有一半先走了,另一半則是難以承受之痛「夫妻關係太黏膩、太依賴,對生死就不容易看得透。
」她善意提醒。
廖紀華舉自己的公婆為例,兩位長輩感情甚篤,在同一個學校教書,數十年來都是同進同出,從無例外。
前一陣子,76歲的公公竟然鼓勵婆婆跟著兒子去自助旅行,這是兩個人第一次長期分開,雙方都很不捨,但公公對家人說,「她也應該學習不要再這麼黏我了!」
經常受邀參與社區老人議題講座的廖紀華觀察,在絕大多數社福團體、醫療機構服務的志工,80%都是女性,年長男性反而不願意走出來,「家庭角色互換,女性退休後跑出來,男性則大多窩在家裡,只會打電話問老婆『什麼時候回家煮飯』。
16個朋友,提高幸福指數
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系曾追蹤100名退休族4年後的生活狀況,其中對生活最感滿意的退休族,平均有16名可以依賴的朋友或熟人;不滿意退休生活的,則只有不到10個朋友。
研究人員因此得到一個重要結論:團體和情感方面的支援,是左右退休快樂與否的重要因素,影響程度更勝於金錢。
即使保持單身,但有很多親近的朋友、家人、鄰居,參加有意義的組織,照樣可以擴大生活圈,享受精彩的老年生活。
老人學專家、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授邱天助指出,幸福的退休生活至少包括6個面向,健康、感情、學習、工作、信仰(精神),以及社交活動。
社會支持網絡代表與他人的連結度,找對老伴不但可以提升生命品質,還能改善健康與壽命。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傅利曼(HowardS.Friedman)在《他們為什麼活到99》書中指出,擁有滿意的社會關係與豐富的社交生活比較快樂。
他並且提出一個自我檢測量表,列舉10個評估項目,譬如是否常和朋友一起做什麼事、每個月見幾次面、熱心助人等等。
老年最害怕自己一無所有,會恐慌、沒有安全感,愈早計劃,就能愈早瞭解還有哪些不足、哪些已經很豐富。
因為沒有同伴,生活不知如何打發,足不出戶、唉聲嘆氣的長輩比比皆是,「『老年自閉症』或『老年憂鬱症』比『老年癡呆症』更教人憂心。
」找伴是退休族一個重要的人生功課,絕不容輕忽。
老伴不會自動掉下來「沒有朋友的人最貧窮。
」
老伴絕不會從天上自動掉下來,而是用心經營的結果,更不能一廂情願以為船到橋頭自然直,一定要提早開始「收編」,中年就要考慮累積下一階段的人際資源。
廖紀華常聽到很多人開口閉口說「隨緣」,在她看來則是「偷懶」的藉口,朋友之間一定要花時間維繫,否則關係就會疏遠,「不要以前忙著工作,忘了交好朋友,等到老了再交,別人也會挑(剔)你。
」
正如同年輕的時候會為「往上爬」做準備,過了中年以後,不管40歲、50歲,就要開始為「往下走」做計劃,一定要知道如何下山,才能順利地從山頂回到出發的原點。
《一個人的老後》
『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
一針見血道出人生真實結局,最後的人生終究是一個人。
老後別只依賴職場上的友情,也應該在其他領域拓展關係,高科技如網路與手機,也是行動不便老者之低廉的交友方式,建議老人能夠交一些可以『一起吃飯』的朋友。
總之,不管你是長壽的歐吉桑或歐巴桑,到最後都是一個人,這句話一點也不悲涼,也不可怕,全看你如何安排生活,全看你有沒有成熟的心理。
喜歡就值得去做,別忘了,這輩子就只這一次
感謝老朋友。
被回報8次|529天前知名導遊-林龍
有感而發的寫
這麼一篇文章
總有一天等到你..
@
眼見為憑
最近帶團遇到
高齡老者,讓
我想分享文章
給大家參考,
林X煌先生
現年93歲,
民國13年生,
第一次破我帶團
最年長紀錄,
瘦瘦高高,
不需要拿拐杖,
什麼都吃,
臉上掛著笑容,
平常上午都在
股票號子裡面
貴賓室,
下午就在陽明山
爬山走路.
劉X民先生
95歲,
民國11年生,
再破帶團最高齡
紀錄,
平常就跟老伴
參加羽毛球社,
從五十多歲開始
早上四點鐘起床
先喝一杯溫開水100CC,
下樓到榮興花園
運動,打太極、
跳元極舞,
每天早上固定
去菜市場買菜,
這樣持續到最近
才改成純散步,
愛看書,
每天吃魚,
他客氣的說
自己的缺點
就是脾氣不好。
前些天帶一個
家族團呂老先生,
本省人台灣
第一屆立委,
連四屆共17年,
台大教授,
第一個
83歲牽著
80歲老婆,
從清境農場
北售票口走到
賓館-
沒拿拐杖
走在前面,
第二天
天空步道走到
賓館,
輕輕鬆鬆。
三個老先生,
共同的特徵都是
高等教育、
高高瘦瘦、開朗、健談、每天走路,
都有妻子兒女,
不愁吃穿、
三人什麼都吃。
最近看了一篇:
50歲之後吃得
越清淡,
老化就越嚴重,
好像有道理
我濃縮精華
分享如下:
老人健康的關鍵,
與其說是疾病,
不如說是老化。
若要抑制老化,
粗茶淡飯
不但沒有幫助,
反會增加老化
速度。
原因是,
老年人胃口變小
三餐粗茶淡飯,
熱量和營養素
就會不足,
免疫力下降。
營養不足,
因心肌梗塞、
狹心症等
心血管疾病死亡
的風險變大。
不吃肉的人比
兩天吃一次肉的
人患痴呆症的
概率高一倍。
日本長壽之鄉
沖繩的長壽老人,
都有吃肉的習慣。
他們每天都吃肉,幾乎沒有人患
心血管系統的
老年病。
1、
每一餐都很重要,
紅肉白肉都要吃,
但不多吃。
少量、多樣化。
肉食多樣化,
可增添人的食慾。
「吃畜肉不如吃
禽肉,吃禽肉
不如吃魚肉。
老年人的飲食
應以魚、奶、蛋
為主」
2、
三餐份量均衡。
3、
食物選擇上,
充分攝取動物性
蛋白質並選取
高抗氧化食物。
4、
不要只挑軟的
食物吃-
每口食物
慢慢咀嚼。
5、
維持口腔環境的
清潔-
每半年到牙醫
報到一次..洗牙,
維持咀嚼能力。
6、
每週多外食幾次-
創造想吃的慾望,
不同的餐廳,
挑戰味蕾
一週來一次。
7、
多燉少炒,
理想烹飪方式。
8、
生病時,
要少吃肉-
感冒的時候,
不宜吃
雞肉、羊肉
「適合自己的
食物、運動、
生活,才是
最好的養生
方法。
」
退休不見得
一定是找鄉下,
跟據資料
人瑞最多的地方
還是在雙北,
鄉下地方老人
活得最健康的
有新竹關西、
台南將軍、
台東池上、
花蓮鳳林,
還有沒想到的,
退輔會的
榮民之家目前
百歲人瑞有99個。
樹長千年當材披,
人生百歲終須死,
山中易有千年樹,
人生難得百歲人,
長壽當然跟遺傳
有很大的關係,
但是
大致離不開,
固定的生活作息.
運動勞動流汗,
沒有離開
青山綠水,
都不是自己
獨處的生活,
上面所說的
幾個地區,
都有很多老人
的聚會所,還有
老人的共餐,
只是吃的很清淡,
原來會營養不足.
所以
好好照顧
你的身體,
生活作息正常,
心裡面不要
藏著很多怨氣,
不要經常
忍氣吞聲,
有不平的聲音
就要講出來讓
對方知道,
快快的聽、
慢慢地說、
然後慢慢生氣,
乩童要起乩
也是先醞釀開始,
先搖頭然後全身
發抖蹬腳,
然後神明才上駕。
年輕的時候一定
要把老本準備好,
有三本:
一
老永健,
趁你還可以的時候就要先把身體保養好,
二
老朋友、
老飯友
跟老伴一樣重要,
不要離群索居,
做個好相處的人,
朋友自然就多,
三
老本,
衣食無憂
才可以悠悠哉哉
到老。
不管哪一個階段
什麼時候都
不要停止學習!!!被回報1次|1份回應|1,786天前好書分享《什麼才是人生最值得的事》-洪蘭
如果我明天走了,有誰會真正想念我?
洪蘭:皺紋只是告訴你,這裡曾經有過笑容
小時候寫作文時常寫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但是心中對光陰其實沒有感覺,尤其那時連「梭」是什麼都不知道,只知道寫上這句話,作文至少會有「乙」。
匆匆過了一甲子,現在知道它的意思了,但是卻感覺這句話還不夠真實,因為箭和梭是看得見的實體,而光陰從指縫中流失卻是無聲無息,完全沒有痕跡便不見了。
朋友傳給我一個日本銀髮族川柳比賽的訊息(川柳相當於我們的打油詩),老人們以三行日文,寫下自己的老年生活,例如:
成對的碗,
一個給了我,
一個給了貓;
醫藥太進步了,
活得比預計的長,
超出保險年限;
現在能夠溫暖迎接我的,只有坐便器了;
懷舊歌曲不會唱,
太新了;
剛剛太好吃了,但吃什麼已經忘記了;
好不容易站了起來,
卻忘記是要幹什麼,
又坐了回去;
所謂年邁,就是不斷增加藥片和逐漸衰退的記憶;
以前走路必須抬頭挺胸,現在走路必須注意腳下;
現在人生已經不迷惘了,卻一直迷路;
不敢再做身體檢查,
每檢查一次,
就多出一種病;
有糖尿病,卻沒有甜蜜的生活;
曾經打罵過的孩子,
現在溫柔牽著我的手;
照鏡子時,
感覺看到了媽媽;
睡個懶覺起來,
發現家人在
確認我的脈搏;
以前反覆確認還有沒有感情,現在反覆確認還有沒有呼吸;
過去的心悸是
為了愛情,
現在的心悸是犯了病;
飯吃八分飽,
還有二分用來吃藥。
這些詩句讓人哈哈大笑之餘,也不免反省一下,我們該如何來面對自己的老年?
老本、老伴、老友是晚年的必要,前二者往者已矣,已成事實,只有老友是來者猶可追。
其實,一個人生活也不一定要孤獨,成對的碗,一個給了我,另一個可以送給好友啊!要有朋友,自己要先成為別人的朋友。
一起長大的朋友很寶貴
人要不斷的問自己:「如果我明天走了,有誰會真正想念我?」只要有一個人懷念你,你就沒有白活。
但是友情需要培養,沒有付出就不會有收穫。
我剛去美國留學時,吃不起學校的餐廳,一個三明治1.5美元,一個漢堡1.99美元,同學說很便宜,但對新台幣42元換1元美金的我來說,還是很貴,我通常是吃花生醬三明治,花生便宜又有蛋白質,營養夠。
後來我發現不行,因為有些消息沒有跟同學在一起就不知道,例如老師的出題偏好、怎樣可以搶到儀器來用等等,所以只好一週二天跟同學一起去吃飯。
一學期下來,交到幾個好朋友後,我就約他們來我實驗室吃飯,我做蛋壽司請他們(做不起魚壽司),久了大家就自己帶三明治來我實驗室吃,我就聽到了小道消息,也省下了飯錢。
因此要交朋友,先要付出。
早上早一點起床煮飯,拌點醋和糖做成壽司並不辛苦,獲得的友誼卻是長長久久。
多年後,我去美國開神經學年會,碰到一個同學(現在是名教授了),他說,他第一次吃到壽司是在我研究室,後來去紐約教書,雖然常去日本店吃壽司,卻覺得沒有在我實驗室吃的好吃,我告訴他,因為少了一味,叫做友情,他聽了哈哈大笑。
年輕的人純真,沒有勢利眼,所以友情持久。
但是只要真心待人,老了也是一樣。
若是老本允許,一月一次跟朋友上館子聯絡感情,若是荷包不允許,也可以請朋友來家包餃子。
以前做留學生時,大家輪流去各家包餃子,飯後一杯清茶,天南地北,聊到不知東方之既白,貧窮之交,友情更長久。
年輕時純真沒有勢利眼,所以友情能持久
人只要健康,不必怕活得超越保險年限。
走路倒是必須看腳下,因為老人摔不得,一坐上輪椅,健康就走下坡了。
至於照鏡子看到自己變老,要記得馬克吐溫說的:「皺紋只是告訴你,這裡曾經有過笑容。
」心態一轉變,人生就轉變了。
吃飯本來就是吃八分飽,另外二分不如留下來吃甜點,一點甜的滋味讓自己心情好,心情好最重要,粗茶淡飯吃起來也似山珍海味!
三行詩很有趣,哈哈一笑,青春不老。
只要盡力幫助別人,讓別人懷念你,你的人生就值得了。
*內容摘自《什麼才是人生最值得的事》,
作者為洪蘭
被回報6次|1份回應|585天前37年次的張小燕的一席話,太棒了!
50歲以後,不要自做多情,每一點都很現實!
天馬行空,我行我素。
如果自己有閒錢,就看美景、享美食,充分享受社會回饋給我們的美好生活,彌補我們這一代的缺失,找回失去的自我。
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
只要身體能自理,就要與兒女分居,獨立生活。
不能把「幸福晚年」寄託在兒女身上,而是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社會的現實,以自己的能力來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
常言「久病床前無孝子」,要有自度難關的準備,要與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把痛苦困難總對兒女講。
否則,孩子們會煩你的。
別把親情看得太重,別再牽動太多的親情,到了人老沒用的時候,親情已經對你敬而遠之。
不要自做多情地去惦念別人,從而加重感情的負擔。
別去充英雄好漢,自找沒趣,別輕易答應為別人做什麼。
少說「是」,多說「不」。
有壓力和負擔的事情別去做,少為自己安排固定時間的固定任務。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一點一點的捨棄。
要輕鬆自在很簡單,打理好「自己的事」。
不要去管「別人的事」,別操心「老天爺的事」。
首先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少給子女添麻煩也就是貢獻了。
子女多的老人,儘量不要留有遺產,免得子女們為爭奪家產打官司。
有經濟能力的老人,要把自己的最後一筆喪葬費也預留出來,這樣兒女們才能心安理得送好你最後一程。
中老年人對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痴心太投入了,不然就會自食苦果,沒人可憐!
張小燕這說的太有智慧了!
活着就是勝利,賺錢只是游戲,健康才是目的,快樂更是真諦。
百年之後,你睡你的,我睡我的。
再美麗的語言也無法跟你溝通,因爲我們要沉睡,睡很久,很久---
所以,身邊的人要相互珍惜,因為每個世人的時間都越來越少,最终還是要互相分離。
不要爭執,不要鬥氣,好好説話,相互理解!
好好珍惜對你好的人,失去了,怎樣也找不回來。
離開了,互聯網也聯系不上!
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或長或短;
生活,每个人都在繼續,或悲或歡;
人生,每個人都在旅途,或起或伏。
人無完人,事無完美。
有些小人,你不須計較,計較會煩;
有些繁事,你不必在意,在意會累。
世界很大,人心很細,哪能不遇到小人?
紅塵很深,人世浮華,哪能没有心煩事?
想得淺一點,活着就該隨遇而安!
看得淡一點,頭頂就有一大片藍天!
誰都會害怕失去,因此是拼了命的珍惜,後來却還是什麽都留不住。
人到老年,還是順其自然吧,無可奈何也好,心態淡然也罷,認認真真地活在當下,自然發覺生活也並不是那麽難捱。
人一輩子,有人羡慕你,有人討厭你,有人嫉妒你,有人看不起你,没關係,生活就是這樣,你所做的一切不能讓每個人都滿意,不要爲了討好别人而丟失自己的本性。
一樣的眼睛,不一樣的看法;
一樣的耳朵,不一樣的聽法;
一樣的嘴巴,不一樣的説法;
一樣的心,不一樣的想法;
一樣的錢,不一樣的花法;
一樣的人們,不一樣的活法。
再優秀,也得要碰上識貨的人;
再付出,也得遇上感恩的人;
再真誠,也得趕上有心的人;
再謙讓,也得面對珍惜的人。
你所知道的不要全説,你所看到的不要全信。
這個世界,不是用眼看,而是用心品。
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捨半行善;
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經賢;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缘;
人生一半在於我,另外一半聽自然。
用心數數,我們的生命已經過半,還有多少日子够我們浪費,够我們消遣,够我們作踐,够我們感嘆?!
好好的活着,簡簡單單地過好老年的每一天!
這幾段話真的太經典了!
祝您有著愉快美好的一天被回報1次|1份回應|1,592天前《天黑得很慢》
108-03-10
茅盾文學獎得主周大新最近出版最新長篇小說《天黑得很慢》,敏感關切老齡化社會龐大人群的湧動,以及他們複雜隱曲的心境。
文中寫道:....許多老人說來什麼都懂,其實他們是對老年一無所知的孩子。
很多老人並沒有做好面對老年這一段路的準備。
人從60歲進入老境,到天完全黑下來,這段時間裡有些風景應該被記住。
記住了,就會心中有數,不會慌張。
第一種風景,是陪伴身邊的人越來越少。
父輩、祖輩的親人大都已離你而去;同輩多已自顧不暇;晚輩都有自己的事情忙碌,即便妻子或丈夫也有可能提前撤走,陪伴你的,只有空蕩蕩的日子。
你必須學會獨自生活和品嚐與面對孤獨。
第二種風景,是社會的關注度會越來越小。
不管以前事業曾怎樣輝煌,人如何有名氣,衰老都會讓你變成普通老頭和老太太,聚光燈不再照著,你得學會安靜地呆在一角,去欣賞後來者的熱鬧和風光,而不能且需要克服忌妒和抱怨作祟。
第三種風景,是前行路上險情不斷。
骨折、心腦血管堵塞、失智、腦萎縮、癌症等,都可能來拜訪你,想不接待都不行。
你得學會與疾病共處,帶病生活,視病如友,不要再幻想身無一點疾病的安穩日子。
保持良好心態,適當的運動,是你的任務,你得勉勵自己不斷努力。
第四種風景,是準備到床上生活,重新返回幼年狀態。
母親最初把我們帶來人世,是在床上;經過一生艱難曲折的奮鬥,最終還要回到人生原點———床,去接受別人的照料。
所不同的是,我們來時有母親照料,我們凖備走時,不一定有親人照料。
即使有親人,有的也遠不如母親。
更多的可能是面帶微笑、心裡厭煩的無親無故的護理人員。
你得低調,甚至你得感恩。
第五種風景,是沿途的騙子很多。
很多騙子都知道老人們口袋裡有些積蓄,於是想盡辦法要把錢騙走,打電話、發短信、來郵件,試吃、試用、試聽,快富法、延壽品、開光式,總之,一心想把錢掏空。
對此得提高警惕,紮緊錢包,別輕易上當,把錢花在刀刃上。
天黑之前,人生最後一段路途的光線會逐漸變暗且越來越暗,自然增加了難走的程度。
因此,60歲以後更要看透人生,盡情珍惜、享受人生,不要再去包攬社會、包攬子孫的鎖事。
更不要自以為是,倚老賣老,說起話來居高臨下,既傷人,又傷自己。
人老了更要懂得尊重。
同時,更要理解、看淡這最後的日子,做些心理準備,道法自然,泰然處之!
很灰,很無奈,卻句句精警,全是實情。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S3ZwZTNDy8被回報1次|1份回應|1,210天前書名:這樣過日子剛剛好
作者:日本老年醫學專家、照護醫院創辦………大塚宣夫
Part1…
上了年紀以後,不想做的事情不做也沒有關係。
01 老了以後還想保持健康的話,就不要對事情太認真,當一個隨心所欲的老人。
02 比起尋找自己想做的事,不如停止做那些不想做的事。
03 沒有人會因為不洗澡而喪命。
洗澡不用天天洗,隔三天洗一次就夠了。
04 在想睡覺的時候睡覺,想起床的時候起床,有什麼不好?
05 上了年紀以後,不用勉強自己做什麼斷捨離。
06 營養均衡對人的壽命長短幾乎沒有什麼影響。
07 希望高齡者保持規律作息的家人vs.想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的高齡者。
Part2…
夫妻之間不用凡事都綁一起,保持適當距離比較好。
08 「另一半只要身體健康,不在家才好。
」退休以後,更要擁有自己的生活。
09 夫妻同遊,不宜勉強為之。
10 只要有了名片和會議,男人就能莫名地振作起來。
11 給全天下的丈夫:對妻子而言,和你在一起的時間已經夠多了。
12 給全天下的妻子:將丈夫作為「管家」來雇用吧。
Part3…
不在意健康反而能活得長久。
13 六十幾歲還不算是老後。
到了七十五歲以後,才是老年生活的開始。
14 把自己的實際年齡乘以零點八,當作是真實年齡正好。
15 過了七十五歲以後,肌力訓練就沒有什麼意義。
16 老年人就算臨時取消約定也沒有關係。
有人邀約的話,總之先說YES。
17 上了年紀以後交到的新朋友,意外地也很投緣。
18 老人家之所以脾氣暴躁,其實是在生自己的氣。
19 老年人沒有過勞死。
勞動過度而突然離世=無病無痛地壽終正寢。
Part4…
將家人和金錢都劃分清楚,讓關係保持融洽。
20 和子女同住也有可能是加速衰老的原因。
21 以前在職場上的自尊,還是快點扔了比較好。
22 退休金什麼時候用?就是現在呀!
23 不要指望國民年金。
比起儲蓄,還不如去工作。
24 重要的是包紅包和一句謝謝。
正因為是家人,才更該將這點牢記於心。
25 不要留下財產,把錢用完是為了子女們著想。
26 光靠親情做不了看護,能仰賴的只有家人以外的第三者。
27 看顧者與被看顧者的體會:「隨心所欲地看護」提案。
Part5…
現在正是認真考慮「如何死去」的時候。
28 人總有一天會死,一定會死。
是時候該認真準備了。
29 想想自己能活到幾歲,又是以何種方式死去。
30 培養「看顧自己的能力」,就能充實地迎接人生盡頭。
被回報1次|1份回應|639天前待在家吃飯、睡覺、帶娃娃的養老觀念已經開始老化了,而作為這個時代的新老人,需要最新的養老觀!
新的養老觀告訴你:當個樂在享受暮年的新老人,秋天就有如再度染上春天的色彩!而新的養老觀並不難實現,只要你身體強健、有點小錢、有點空閒、有些朋友,並且有自己專屬的空間就可以了。
最新的養老觀:要有16個「老伴」
1.你知道什麼是老伴嗎?
這裡的老伴不是指婚姻關係里的配偶,而是泛指老來一起做伴的親朋好友。
2.你有幾個老伴?
假設你的答案是只有1個,顯示你的生活十分退縮封閉;如果有10個,不錯,相當充實;20個,恭喜你,這會保證你的生活多姿多彩!
3.你離不開老伴嗎?
老伴不是只有另外一半,如果把全部的指望都放在配偶身上,期待對方陪伴度過晚年生活,這是在把生命窄化,而且對彼此的壓力都太沉重。
萬一有一半先走了,另一半則會遭受難以承受之痛。
4.你為何需要16個「老伴」?
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系團隊曾追蹤100名退休族4年後的生活狀況,其中對生活最感滿意的退休族,平均有16名可以依賴的朋友或熟人;不滿意退休生活的,則只有不到10個朋友。
專家說:團體和情感方面的支持,是左右退休快樂與否的重要因素,影響程度更勝於金錢。
老人學專家邱天助指出,幸福的退休生活至少包括6個方面,健康、感情、學習、工作、信仰(精神),以及社交活動。
找對老伴不但可以提高生命質量,還能改善健康狀況與延長壽命。
5.老伴不會自動掉下來
新老人們要記住,老伴絕不會從天上主動掉下來,而是用心經營的結果,更不能一廂情願以為船到橋頭自然直,一定要提早開始收編。
我們常聽到很多人開口閉口說隨緣,這其實是偷懶的藉口,朋友之間一定要花時間維繫,否則關係就會疏遠,不要以前忙著工作,忘了交好朋友,等到老了再交,別人也會挑剔你。
6.重新整代的「老伴」清單——重新整理生命新老人,需要最新的養老生命
健康要顧好
健康對於老人來說尤為重要,尤其是膝蓋,沒力氣的就得連滾帶爬地下山。
財富規劃要做好
不必焦慮過度,而是把物質慾望降低,夠用就好。
這樣即使一個月1000元也可以過得很不錯,反正坐公交車免費了,到老年大學一年繳幾百塊錢,活動內容很充實。
一定要有醫療保險
突然生病住院,醫療保險會幫很大的忙,這樣才能不擔心醫療費用沒著落。
收集老伴
手足、親戚、同學、同事、鄰居、公益組織、才藝社團、寵物等,都是適當的渠道。
最新的老年生活信條:15條,條條重要!
1、新老人們,該花的錢要花,該享受的要享受,該捐助的要捐助;唯獨不能留這筆錢給兒孫,把他(她)慣成「寄生蟲」?
2、不必對死後的事考慮太多,因為變成灰的你,對表揚與批評已無感覺。
3、不必對兒女的事考慮太多,「兒孫自有兒孫福,休為兒孫做馬牛」。
4、我們要愉快地活著,雖然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我們不需要和別人比名利地位、兒孫如何有出息等等,而要比誰活得更愉快、健康、長壽!
5、我們無力改變的事,就不必太操心,因為操心也無用,反而影響了自己的健康。
6、因為剩下的日子隨時可能病倒,你應留夠醫藥費和看護費;因為剩下的日子不多,你臨走時什麼都帶不走,所以你不必太節省。
7、他(她)養了孩子,讓他(她)自己照顧或用他(她)自己的錢雇看護照顧,不要讓他(她)再剝奪父母(剩下不多)的健康、休息、娛樂、旅遊權。
8、進入老年的你,再也不要用健康去換取身外之物,因為此時,你用金錢已未必能買到健康。
9、錢掙到何時、何數(十萬,百萬,千萬……)才算夠?良田萬頃,日食三升;大廈千間,夜眠八尺,夠吃夠用就行了。
10、山中雖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
最大限度,你也就活到百多歲(十萬人中才有一個)。
11、幸福靠自己努力創造,快樂要千方百計去尋找,只要心境好,每天想愉快的事,做愉快的事,自己找樂趣,就能天天都過得高興。
新老人們,過一天,少一天;過一天,樂一天;樂一天,賺一天!
12、精神好,病不倒;精神好,病能好;精神好,病早好。
13、心情愉快,適當運動,常見陽光,食物多樣化,保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合理(適度而不超量)吸收,就能健康地多活十年、二十年!
14、能解決的事就不需要擔心,不能解決的事擔心也沒用。
不要同傻瓜爭辯、否則別人會搞不清到底誰是傻瓜。
15、死亡是眾人的結局,無人可以逃避。
要想做一個幸福快樂的新老人,就需要牢記最新的養老觀和老年生活新信條!被回報1次|1份回應|718天前老年人的健康觀
這是耄耋老人原海軍總醫院教授裴宏恩主任,穿行在中美兩國對老年人生活研究後的感言,讀後令人耳目一新、茅塞頓開。
轉發如下:
老年人有病是常態,無病是例外。
時下,有許多老年人在生理指標與正常值失之偏頗時,助長了過度講究健康的傾向。
以一台汽車為例,出廠指標與堪用指標一定是不等同的。
如果拿出廠標準檢查我們家家戶戶的在用汽車,恐怕全都是不合格的,但我們不是每天都開得好好的嗎?
老年人血糖稍高一點,血壓稍高一點,只要相對穩定,一點問題也沒有。
現在老年人中流行的理念是“以健康為中心”,這種提法值得商榷。
人生在世,應該以快樂開心為目標,健康只是條件,不是目的。
如果以健康為中心,甚至以健康為目的,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喝,一天到晚抱著個血壓計、血糖儀(我確實見到過每天三餐,餐前餐後測六次血糖的朋友),這哪裡是人生?哪有幸福?充其量是戰戰兢兢地苟活著。
近日網上流行一句話:你要過日子,不要讓日子過你。
是否也可以用來套用一下老年人健康問題:你應該享受健康,而不應該讓健康奴役你。
許多老年朋友的不健康,恰恰在於過度講究健康。
明明都是使用了六七十年的“老設備”,卻希望能檢測出年輕人身體運行的參數,這怎麼可能?追求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傷害自己,能健康麼?
說到底,我們還是要接納大病急病沒有,慢性病老年病有那麼一些,只是基本健康或者說不那麼健康,學會與各種慢性病老年病和睦相處,相依為命,這是現實。
總之,我們要習慣與“疾病”共存,攜手同行,不那麼健康地過好每一天,享受每一天,開心生活!人生才有意義!被回報1次|1份回應|1,817天前痛心!中國退休老人慘死國外,死訊讓千萬人怕!養老,最怕的就是這一點!
這是一個真實的悲劇,
天津退休教師朱力,嘔心瀝血將獨生子送往美國留學。
兒子畢業後不想歸國,他和老伴兒賣房赴美,支持兒子創業,但家中的戰火不斷,無法融入。
最終,心理崩潰的朱力向兒媳婦舉起屠刀,而自己也在獄中尋短見…
1赴美國:「親情抱團」式養老
朱力、劉曉莉夫婦是天津實驗中學退休老師,朱顯明是他們的獨生兒子。
朱顯明很爭氣,1997年被美國聖迭戈大學錄取。
朱顯明告訴父母,他想創業。
柳婷婷說:「天津霧霾很重,醫療條件比美國差,二老在這邊我們也不放心……不如跟我們去美國養老吧。
」
老兩口終於動了賣掉房子幫兒子創業的念頭——去美國養老,不但一家團圓,還能幫他們帶孩子、賣房錢幫他們解決創業資金,一舉多得……但朱力和劉曉莉還是慎重,又電話咨詢在美國的弟弟,弟弟認為:「在美國養老當然不錯,離我也近。
不過你們先把財產分清楚,省得發生糾紛……」
2013年夏天,朱力、劉曉莉賣掉房子,把300多萬房款換成美元,然後飛往美國。
2中國式犧牲遇上西方式自由
白天朱顯明跑業務,柳婷婷在家畫圖。
朱力夫婦像國內退休老人一樣做飯、接送孫子上學,其樂融融。
但新奇勁兒過了,開始感到諸多不便。
語言不通,慢慢地對出門產生了恐懼。
柳婷婷一次不耐煩地叫:「你們不會英語就不知道學嗎?你們早晚得學買菜。
」朱力壓抑多日的火氣躥了上來。
他問老伴:「咱們來給他們當保姆的?又出錢又出力還討不到好臉色?」
劉曉莉雖然心中不快,但為了避免矛盾加深,只得安慰老伴:「想跟孩子住一塊兒,這一點咱們就得有心理準備。
」更讓他們無法接受的是,孫子也不太領他們的情。
慢慢地,朱力和劉曉莉感到在這個家裡,其實比在國內更加孤獨。
一天,朱力邀請住在洛杉磯的弟弟一家過來做客。
弟弟帶來幾張學英語的碟片,劉曉莉讓他把碟片放自己臥室櫃子上,免得被貪玩的小孫子弄壞。
結果朱力的弟弟推錯房門,孫子在房內大聲讓他出去。
媳婦柳婷婷也在房內和孩子遊戲,但她既不阻止和安撫孩子,就連向叔叔抱歉的表示也沒有。
朱力氣壞了,找柳婷婷興師問罪:「你是怎麼教育的孩子?」柳婷婷卻反問道:「是誰沒有禮貌在先?」朱力說:「朱顯明是我生的,這房子是我們掏了大半錢支援你們買的,你們創業的錢也是我們出的,我弟弟開錯一個門就是沒有禮貌了?」
不料柳婷婷一點也不饒人:「這就是我們不願回國的原因,你們始終不尊重孩子,他們是全新的個體,不屬於任何人。
」
事後,劉曉莉曾向朱力的弟弟抱怨:「柳婷婷既想享受中國式的長輩為她犧牲,又想享受美國式的自由和不負責。
」弟弟一家深表理解,說:「如果你們覺得生活不便,可以把賣房子的錢要回來,重新歸國養老,誰也別指望。
」朱力和劉曉莉在失落之余,心中有些動搖。
此後不久,雙方再次爆發大戰爭。
那天,朱力推著兩歲的小孫子去買東西,沒注意小孫子拆了一袋餅乾。
店員在監控里看到,大聲制止他。
朱力深感抱歉,就像小時候訓誡兒子一樣,呵斥小孫子把小手伸出來,在他的手上拍了兩下。
不料店員立馬打電話報警。
朱力好說歹說,店員答應先打電話讓孩子的監護人過來。
柳婷婷和劉曉莉匆匆趕來,一見面就和朱力吵起來。
朱力解釋:「我這麼做一是訓誡孩子,二也是做給店員看的。
」柳婷婷大叫:「餅乾你買單就是了,做給店員看什麼?」店員見雙方越吵越凶,再一次電話報警。
老兩口再次忍氣吞聲。
兒子晚上回來對父母說:「要不你們去叔叔家住段時間,我手頭緩一緩幫你們湊點錢再回國買一套房子吧。
」見40出頭的兒子已經早生華發,劉曉莉心裡也不是滋味,她和老伴接受了他的建議。
3回國無望七旬教師怒戕兒媳
第二天,朱力夫婦暫時搬到弟弟家。
朱力和劉曉莉決定,只要兒子把賣房的錢還給他們,他們立刻回天津,以後養老也不需他負責。
「與其死在美國養老院,還不如死在中國養老院。
」一輩子沒這麼憋屈的朱力恨恨地說。
2014年1月,老兩口回到朱顯明家,和他商量回國的事。
但朱顯明告訴他們,他確實拿不出錢來。
1月6日晚,朱力又和兒子、媳婦談,沒有談好。
第二天朱顯明出門上班了,大孫子上幼兒園。
朱力和劉曉莉決定說服最大的障礙——媳婦。
沒想到當朱力一張嘴,柳婷婷就用漢語夾著英語講起來:「當初到美國難道是我們逼你們來的嗎?賣房子的時候我們用槍指著你們了嗎?」她的刻薄和「裝佯」瞬間將朱力的怒火點燃,雙方大吵起來。
柳婷婷在吵的時候說,在美國人們無需對父母生老病死負責,一切交給政府。
她又用英語說了幾句:「當初我有機會嫁給某某某的,如果不是你兒子死纏爛打我過得比現在好多了。
」朱力和劉曉莉聽懂了大概。
朱力氣得臉色發白。
突然,他衝進廚房操起一把菜刀,當著劉曉莉和2歲孫子的面一頓亂砍!柳婷婷的「機關槍」一剎那變成慘叫,立即就被砍倒在地,渾身往外冒血!
當嚇蒙的劉曉莉反應過來,戰戰兢兢地撥打911報警。
此時柳婷婷還在抽搐,朱力忽然又衝她踢了幾腳,嘴裡叫道:「你是活該!」
案發後,劉曉莉說:「我也能理解老頭子當時的憤怒和絕望。
我們不適應美國生活,和兒子媳婦不能共同生活,沒法在那邊養老。
唯一辦法就是兒子把錢還給我們,我們回國。
但這條路也被媳婦堵死了,我們怎麼過呢?老頭子比我更急,心理壓力更大,但我萬萬沒想到他會做出這種事來。
」
她告訴記者,老伴一輩子為人師表,口碑很好,性格爽朗,實在是把感情和精神全部寄託在兒子身上,最後過度失望,加上故鄉的一切都被連根拔起,想回也回不了,無比絕望導致這樣的悲劇。
朱力滿身是血一邊往路上奔跑一邊給弟弟打電話。
看到一位華裔鄰居,他放下電話說:「我捅死人了,我要死了。
」這位鄰居未反應過來,幾名民警已經端槍衝上來,把朱力按倒在地銬上手銬。
與此同時救援人員在家中宣告柳婷婷已當場死亡。
朱力被扣押在洛杉磯雙塔監獄內,警方要求支付100萬美元方能保釋。
9日晚上9點左右,獄警發現朱力已經死亡。
他將床單撕成布條,自縊身亡。
兩個月後,劉曉莉處理完後事,心力交瘁地與兒子重新生活。
朱顯明感到已經無法在美國生活,決意帶孩子一起回到天津。
飛機上,四人一路慟哭。
朱力和劉曉莉望斷的歸國路,傾盡心血的養老夢,在眾人羨慕中以最慘烈的結局落下帷幕……
柳婷婷的父母也是千辛萬苦將女兒培養出國,她同樣是家中的驕傲、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活生生的女兒去了美國,回來卻只是一捧骨灰,兩位老人同樣地悲痛欲絕,多次病倒。
4現實難題令人唏噓?
2015年底,柳婷婷的父母委託天津君薦律師事務所主任郭文禮擔任代理律師,準備向劉曉莉和朱顯明要求民事賠償。
此時劉曉莉和朱顯明的日子非常狼狽。
朱顯明在美國投資和生意均失敗,房子已抵押,又加上房裡發生血案無法拍賣,資不抵債,已落得身無分文。
兩個兒子要撫養、要讀書,劉曉莉回國元氣大傷,經常因高血壓住院,和兒子、孫子同住一套簡陋的出租屋,生活慘不忍睹。
據代理律師郭文禮介紹,這起民事訴訟案件的起訴程序很複雜,必須取得美國警方的相關資料和許多證明材料。
目前律師已經向天津市南開區人民法院遞交訴狀和取證申請,獲得受理,但尚未確定開庭審理時間。
一起悲劇,浮出兩道現實的難題:當兒女亟須父母「傾家蕩產」支援創業,父母怎麼辦?
當父母把生活連根拔起,他們傳統的養老期望和兒女中國人現在千萬不要有這個養兒防老的思想。
出現這個問題,是很多做父母的思想沒有改變根本。
一味想著養兒防老的老思想。
每個人看了要深思。
為人父母養大小孩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這就是你做人成功。
不要一味想自己的小孩一定要養自已,現在社會不斷進化,每個做父母的一定學會獨立。
老了有老的生活,養兒防老是當今中國人一廂情願式的悲哀。
看到這個案例的人們,一定要深思、要醒悟。
醒悟了,你的晚年才會有快樂,不糾結,不痛苦,不上演悲劇……
送給退休人最實在的忠告:
老了一定要給自己留一手!
有句話說得很在理:現如今,養兒是責任,靠兒是錯誤,中國父母要早點想明白這一點。
養兒防老在多子女的時代完全是可行可靠的。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靠不住了。
我們老年人應該適應這些變化,一是盡量不給孩子增加壓力,另外一個是要有自己的生活,老了以後千萬要給自己留下老窩,老本,千萬不能把自己的老本「連根拔起」!
健康上留一手
人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因為只有擁有健康,才能擁有一切,才能享受生活,感受到幸福。
人生的所有財富和名譽是無數個「0」,只有身體健康才是「1」;如果沒有這個「1」,人生也只是一個「0」。
所以健康應成為大家安身立命之本,最大的成功就是健康地活著。
健康是自己的,只有靠自己去努力。
退休後多學學養生專家的養生之道,多行動、多鍛鍊,這樣才能真正健康長壽。
時間上留一手
退休後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但很多朋友都把這些時間花在了家庭上,或者直接一點,說就是花在了子女身上。
每天圍著子女轉,做家庭保姆,這樣不僅子女煩,對自己也很不好。
大家要在時間上留一手,把時間留給自己,用來做更多不一樣的事情。
比如學一樣東西,比如去做社區志願者,這些都能讓你獲得與人生前幾十年不一樣的樂趣和成功。
老窩上留一手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人老了一定要有一個安身之處,能避寒擋雨,自己做主。
老人將房子早早過戶給子女,結果差點「無家可歸」的新聞太多了。
所以不要過早地把房產過戶給兒女,或者是因為和兒女長住就把房子賣掉。
要記住: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而子女的家卻永遠不是父母的家。
人格上留一手
近年來,永遠長不大的「啃老」一族常常利用父母的權勢、關係為自己謀私利。
一些做父母的,因為太寵愛自己的兒女,為他們走後門、拉關係,有的甚至被「啃」進了監獄。
辛勤勞動了大半輩子,在人生的最後一站更應重視晚節。
在人格上「留一手」,使落霞燦爛,晚景更美。
經濟上留一手
中老年人不能為兒女把「老本」全部花光。
常言道:「兒有女有不如自己有。
」一旦自己手中沒有了維持基本生活的錢財,回過頭來再伸手向兒女要,就沒那麼簡單了。
此外,自己留下來的錢也要捨得花。
給自己該花一塊的,決不去花八毛,你後半生的消費是有限的,沒有必要對自己吝嗇,也省不到那去,省了也不會有人給你立牌坊,省了苦的只有自己。
時代在變化,我們也必須好好改變一下自己的生活信條了,不能再走上一代的老路。
進入老年,不妨給自己留幾手,天塌不下來,地也陷不下去,反而生活更輕鬆美好。
勸天下父母要明白,父母的家永遠是兒女的家,但兒女的家從來就不是父母家。
人到老年要留好老窩,照顧好老伴,存點老本,再找幾個老友,這樣晚年才踏實,切記啊!被回報1次|1份回應|1,156天前誰在乎?誰痛苦?誰憂愁?誰難受?
看開點,老友。
你很生氣,我知道,這幾年,每次老友們聚餐,憂心忡忡的談話時間越來越長,帶著鬱悶走出餐廳的次數越來越多。
記得上回,不明究理的餐廳經理還以為是菜色出問題,才讓我們這桌整場緊繃著臉吃飯。
氣氛凝重的原因是話題轉到近期台灣旅行社裁員潮,其中一位老友的女兒,從無薪假變成收到裁員通知,大夥兒憂慮經濟前景慘澹,因而愁眉深鎖。
餐廳經理聽了原因,原本臉上略顯不安的表情瞬變,眼眉糾成一團,長歎一口氣:唉!我們是老店,靠熟客捧場,入座率只掉了百分之二十,可是平均每桌消費金額,硬生生差了百分之三十幾啊!
看著他垂首搖頭走出包間,我們這桌憂心忡忡的老傢伙,慚愧只點了普通家常菜,大菜一個沒點,真對不起這位經理,毀了他整晚的好心情。
飯桌上擔憂的事可多了..........
頻頻繞台的中共轟六,什麼時候會真的衝進來?
吃緊的夏日供電什麼時候會啟動分區停電?
虧損累累的勞保年金什麼時候會向已經領取的人揮刀?
超喜歡換新車的總統車隊,什麼時候又要買昂貴的高級名車?
台大的傅鐘什麼時候會被學生摸黑大卸八塊?
找不到正職的子女什麼時候才能搬出父母家自食其力?
隱藏在社區的新冠輕症感染者什麼時候浮出水面?
陳菊什麼時候被撤換掉監察院長?
數以萬計的香港勇敢反送中青年什麼時候會來台成為榮譽國民?
振興券到底要怎樣領才划算,不會被人A掉?
反對黨立委什麼時候會練就一身不被人拖出議場的功夫?
砍樹鋪設的太陽能光電板什麼時候會成為繼保特瓶後的世紀垃圾?
用上面這些話題配菜,難怪盤中珍饈味如嚼蠟。
話雖如此,可我們這群經歷過台灣經濟榮景的準老人,拿過往人生經驗對比現況,對其間差異之大,心驚膽跳。
那些似乎再也喚不回的美好,像是願意努力一定有收穫,像是放眼所見處處希望,像是何時政府官員視貪腐無能為莫大羞恥,像是年輕人滿滿自信向前衝,像是社會分而不裂,像是自由而不自危,像是有一個笨重但不陰險的執政黨,像是有一個激烈但不霸道的反對黨,像是有一片醜陋卻不毒的天空...
美好日子一如餐廳播放的背景音樂“台北的天空”,引人戚戚憶往,但歌聲裡那片天空早成過眼雲煙。
現在這片天空,在我們頭上,卻不在我們掌中。
時代洪流必然在新一代指揮下,淹沒上一代,湮滅不甘沉底的記憶,掩蓋掙扎發出的聲音。
直到驚覺站在一起的同輩紛紛倒下,老友們終會承認,屬於我們的美好根本是新生代的訕笑。
當我輩還在設法理解周杰倫的mojito音樂好在哪裡?年輕人已將周董列為大叔級歌手來景仰膜拜!
老友啊,該發的不平之鳴還得出聲,該挽救的大勢還得出手,但聽我一句,別期望新一代聽見你的正義,更別在意新一代嫌棄你的好心。
畢竟,站在日正當中之下的是他們,至於我們?看看映照臉頰的晚霞就該心知肚明,我們的24小時除了黑夜,只剩夕陽。
聚餐時批判時事越多,代表我們越有氣無力。
社會上看不慣的事越多,代表我們越遠離現狀。
能耐心觀看的政論節目越少,代表我們越脫離主流。
對過去越依戀,代表我們越挫敗。
我們不喜歡的一切,無論是勢之所趨或天命如此,通常會像這樣存在一段時間,可能是很長一段時間,即使變遷,大概也不會變回我們喜歡的樣子。
這,就是現實。
所以,老友,接受現實起碼讓自己好過一些。
你想想,我輩只需要接受現實,在日正當中下站著的新生代則需要面對現實。
誰比較可悲?
曾經拿過好薪水的我們,接受目前低薪的現實,於我何傷?最多傷感。
而必須面對低薪現實的年輕人,傷心啊!
曾經呼吸過乾淨空氣的我們,接受中火怕跳電增燒燃煤滿天毒氣的現實,能痛多久?再痛也是短痛。
而必須面對空汙現實的年輕人,會痛一輩子!
曾經安享兩岸和平互利的我們,接受目前劍拔弩張的現實,輸掉什麼?輸掉退休生活罷了。
而必須面對戰禍現實的年輕人,會輸掉全部人生!
真的,對弊案貪贓專斷漠視的這一代,不在乎就是不在乎。
對衰退負債貧弱無感的這一代,不在乎就是不在乎。
對法治公理正義輕忽的這一代,不在乎就是不在乎。
對濫權欺騙雙標縱容的這一代,不在乎就是不在乎。
時代舞台上的主角們自己如此不在乎,我們這些快退場的演員,是在三八什麼?還有機會演出的,趕快擺個身段,演完離場。
還夠資格謝幕的,俐落彎腰鞠躬,優雅轉身。
像我們一生當配角、跑龍套的人,規規矩矩唸完剩下的臺詞,悄悄走回後臺,領錢走人。
千萬不要太過戀棧,自恃前輩身份說三道四,仗著過來人經驗指指點點,後輩嫌你、厭你、不甩你,剛好而已。
注意到了嗎?應該非常在乎這些那些事的這一代年輕人,滿不在乎,所以他們過得很自在。
就像在大學課堂,老師很在乎同學是否專注聽講?是否分心玩手機?是否抄筆記?是否準時交報告?是否會被當?學生普遍不在乎老師在乎的,學生在意的是手機要充電了、瀏海要上髮捲了、慶生要訂KTV了、IG追蹤人數增加多少了、含糖過高的手搖飲不能喝了...
新一代當然比老一代快樂,因為人家不在乎!
我的老友,你還要繼續在乎下去嗎?在乎的人最痛苦,憂愁的人最難受。
這不是值不值得的問題,而是有沒有用的問題。
你還要用多少場敗仗來證明自己太天真?用多麽痛的領悟來說服自己時不我予?
跟同輩好好吃頓眉開眼笑的晚飯吧,跟你在乎的人享受雲淡風輕的小日子吧。
跟過去的時代道句珍重再見,跟未來的時代說聲好自為之。
被回報1次|1份回應|818天前LINE機器人查謠言詐騙
延伸文章資訊
- 1沒有子女的老後一個人也能幸福終老?-《康健雜誌:照顧我們 ...
目前四十歲上下、1970年前後出生的人不婚、不育,創下全世界最低生育率,這個世代將會面臨孤獨變老的人生。根據推估,未來全台灣有四分之一的人都是一個人,沒有家庭、孤獨 ...
- 2老了怎麼辦?讓老人享受吧! - 學習電子報
一個人的老後 幾個老友約了要碰面;忙得不想參加的我本來說了個「不」,但想到人生過了一天少一天,老朋友能見就要多見。還是把時間空了出來。我們的聚會,三分之二的 ...
- 3單身的人老了怎麼辦? - 人人焦點
老年人也是一樣,可以玩手機,刷抖音。而且一個人生活更自由,想旅遊旅遊,想出去玩出去玩。感覺到孤單寂寞就找些事情做,旅遊,運動, ...
- 4沒有子女的老後- 康健雜誌
一個人獨自看病,是43歲Jennifer接下來人生將要面對的處境,因為她單身。老了以後,沒有子女或住在附近的親戚照顧她,這情形在過去或許是特例,往後卻將 ...
- 5一個人老了怎麼辦、老了孤單、單身養老院在PTT/mobile01 ...
在一個人老了怎麼辦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kennyqo6也提到防雷如題想請問劇中男主老婆看到手機投資分析師的未接來電, 後面跟男主攤開來談,後來不知道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