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轟」爸教我的事:面對家人的死亡,要擁有正視痛苦的勇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能做的僅僅是,在我們愛的人死之前,在每一個日常生活裡,把握每一分能與他們相處的時光,努力表達愛、連結愛,那麼我相信,假設未來父母在死亡的 ...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Podcast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時事現場 New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人物故事 關係 美國「轟」爸教我的事:面對家人的死亡,要擁有正視痛苦的勇氣 讀者投書 2017/06/23 9279 PhotoCredit:SusanTsai 提供 我們能做的僅僅是,在我們愛的人死之前,在每一個日常生活裡,把握每一分能與他們相處的時光,努力表達愛、連結愛,那麼我相信,假設未來父母在死亡的那一刻我們真的來不及趕到他們身邊,他們會懂、會諒解,也還是會繼續愛我、繼續為我驕傲的。

2016夏天,我飛越了14個小時的時差,十萬多公里的距離,來到美國猶他州,一個名叫Layton的小鎮,在公立小學教中文。

我被分派到一個育有六個孩子的寄宿家庭──一個十分傳統的摩門教家庭。

爸爸在教育領域工作,媽媽是家庭主婦,最大的孩子26歲,而最小的才10歲。

  還記得第一天踏進這個我要生活一年的住處時,先是被這兒又大又漂亮的房子震懾住了,接著映入眼簾的就是那在牆上掛的一幅又一幅家人們的照片:有大女兒結婚時拍的全家福、小女兒洗禮時的獨照、以及一張頂著光頭,看起來滿臉病容,但卻笑得燦爛無比的小男孩。

後來我才知道,那是他們十幾年前因癌症去世的大兒子Daxton,那時他5歲,卻也永遠只有5歲。

雖然我根本來不及認識這個生命,但在這屋子裡的每一個日常,我卻幾乎每一天都有機會與之有所「連結」。

餐桌旁Daxton的照片、客廳牆上"BecausesomeoneweloveisinHeaven,WehaveHeaveninourhome."的標語、車庫裡掛著「為病童而跑」的路跑旗幟,以及在家庭會議中時不時便會聽見轟爸轟媽說起Daxton兒時的每一個小故事。

我們每一天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想都與這個逝去的小生命如此緊密,就像他還真的活在這個屋子裡一般,那樣的熟悉、那樣的習以為常。

甚至每一年的聖誕節前夕,全家人會帶著大包小包前往當年Daxton入住的兒童醫院,裝飾聖誕樹並發送Daxton畫的繪本給病童,希望帶給生病的兒童更多歡樂以及擁有與病魔抗爭的力量和勇氣。

「天堂」,是留給在世的人盼望 轟爸轟媽最常跟我說的是:「因為我們相信家庭是永恆的,有一天我們全家一定會在天上團聚。

所以我們一直深深地認為,Daxton已經在天上等我們了,未來,我們一定能再見到他。

」 我不是基督徒,我也不知道死後的我們到底會到哪裡去?以及究竟有沒有天堂?但是在每一個他們說著Daxton故事的瞬間、在看見每一個他們眼神裡的堅定的剎那,我都覺得天堂是真的存在的。

那是一種美麗卻無形的感受,能夠心存盼望、能夠懷有對未來的信心,甚至是對於「死亡」的感受,已不再是恐懼、悲傷或是絕望了。

而是能夠有所期待,只因為你愛的人在那裡等著你相聚,等著再一次好好地緊抱彼此。

擁有正視痛苦的勇氣,才能修復彼此的生命 除了「天堂能給予人們盼望」以外,從轟家的故事當中,我也學會了一個道理,有些傷痛,是越觸碰,好的越快。

當我們選擇不斷訴說痛苦的同時,我們就能正視悲傷並且強迫自己一再地難過、一再地面對自己每一次的心碎與瓦解。

聽起來很痛很殘忍,但我真的相信,唯有讓自己摔得越狠、越痛、越多次,我們才足以堅強地面對傷痛。

所以這麼多年了,在日常生活裡,轟家還是不斷地提及那個關於Daxton的故事。

我想除了非常想念他以外,那是因為他們深深地明白,唯有正視傷口,才能真正地走出傷痛,也才有他們那個所謂「在天堂相見的盼望」。

在台灣長大的我,又是怎麼看待與面對死亡呢? 時間來到了冬天,我在這個美國家庭也待了近半年的時間。

而那年冬末,猶他州比往年都還要冷,不知道下了幾場雪,或是累積了多少的白,只知道潛意識裡總認為好像再也看不到太陽了。

從沒經歷過這麼冷、這麼陰暗的冬天,而我也格外地想家。

某天早上,爸爸打了緊急電話告訴我,曾祖母去世了,七天後一早出殯。

當下的我,腦筋一片空白,才驚覺,原來12個小時的差距早已被拉的好遠好遠了,而台灣對那時的我而言也好像變成一個再也抵達不了的遠方。

我心裡有底,因為經濟因素,我不可能回家,而霎那,我也才明白,原來死亡離我是這麼的近,這只是我出國的第一年,往後可能還有好多年,之後是不是可能還需要獨自在國外面對與家人的永遠分離? 在難過之後,我打電話給朋友,想談談關於親人的過世。

「我只是在想,如果以後我長期在國外工作,而若我外公外婆或是爸爸媽媽突然過世了,我來不及趕回來,那怎麼辦?」我問。

「我想,那真的是會後悔一輩子。

」朋友說。

把握每一刻的相處,或許勝過形式上的孝順 其實自己在問這個問題以前,早有答案了。

我很清楚,清楚自己對於死亡的認知,清楚自己對於東方社會裡,在父母去世時一定要「見最後一面的堅持」,沒見到就代表不孝這說法感到有一絲抗拒。

聽見朋友這麼回答的瞬間,我並不完全認同,因為我明白可能會有一些不可抗力的情境,只是我沒有勇氣反駁,或是說,我還不夠確定。

我還不夠確定自己未來能不能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父母的死亡,以及我會不會有遺憾?但是後來轟爸是這麼跟我說的:「生死無常,我們永遠不知道死神下一個要帶走的是哪一個生命。

而我們能做的僅僅是,在我們愛的人死之前,在每一個日常生活裡,把握每一分能與他們相處的時光,努力表達愛、連結愛,那麼我相信,假設未來父母在死亡的那一刻我們真的來不及趕到他們身邊,他們會懂、會諒解,也還是會繼續愛我、繼續為我驕傲的。

」 轟爸在那之後也又告訴我,對他而言,其實不管是年邁的父母或是年幼的子女,假設有天有一方先走了,傷心是一定會的,但在那之後,膨脹的便會是在信仰裡的盼望,就是這麼深深地相信著:因為有了天堂,所以我們一定一定還會相見的。

不管有沒有宗教信仰、有沒有天堂,我們都可以心存盼望,也都要好好珍惜身邊的人。

後來的日子,我更是努力地思考或是想像死亡。

不管是年幼夭折的Daxton,還是壽終正寢的曾祖母,他們都是我們用畢生去愛過的靈魂。

想像一個生命就這樣永遠離開了,傷心是絕對必免不了的,但是在傷心以後,我們還能做什麼?我後來想過,其實並不一定要是基督徒,生命裡才能有天堂。

對我來說,天堂是我們愛的人死後去的地方,是一個潔白無瑕、沒有痛苦的地方,只要心中有善、有天堂,只要相信那些靈魂死後會前往那裡,只要相信死後我還能再見到我愛的靈魂,天堂就一定存在你我心中。

以及,轟爸告訴我的,把握每一個日常生活,努力表達愛、連結愛,在生前好好珍惜身旁的每一個人,這樣「死亡」才會有意義。

《關於作者》 SusanTsai 1994年出生於台灣台北。

熱愛文字、熱愛感受還有觀察周遭。

喜歡的顏色是海軍藍和紫色。

目前在美國猶他州教中文,喜歡小孩。

最愛的國家是臺灣。

曾經很討厭台北,卻在離開以後,才發現自己始終無法抗拒那下雨的味道。

執行編輯:Vincent 核稿編輯:郭姿辰 死亡 美國 天堂 過世 愛 家人 SusanTsai 讀者投書 關聯閱讀 「再見」無法練習,只能不斷地習慣──老師,謝謝您教會我的最後一件事情 把每次的互動當成最後一回,以良善與真誠待人──同為人師,別輕忽我們對學生的影響力 墓園與家園,距離戰爭最近的地方──賽拉耶佛的迷人及惆悵 作品推薦 參考資料 TOP 讀者投書 《換日線》集結了來自全球各地超過50個城市的200名新世代作者,他們就是你我身在異鄉的朋友,無私而自然地分享他們的故事、他們的見聞、他們的觀點,與他們從台灣出發,在地球不同角落留下的足跡。

也歡迎大家投稿給我們──換日線在等你的故事── 看更多 上一篇 30歲,健身房教練,非富二代──他靠自己,在泰國買了五間房 下一篇 你是香港口中的「邊青」嗎?──請相信,不是只有你感到迷惘、焦慮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生活Life 19歲被強暴之後,「我一直在逃」──經歷酗酒與嗑藥,所幸終於找到「更好的出路」 關係Relationship 我的爸爸是賈伯斯 旅行Travel 【青年壯遊】夏威夷「海島文化」教會我的事──「你遠遠比你想像中更勇敢」 求職Job-hunting 一技在手,踏實築夢技職教育打造未來產業搶手人才 NewTaipeiYouthPower插畫藝術家周依讓藝術走進生活|廣編企劃 熱門文章 1 不怕職涯從零開始,只怕不懂何謂「適合的工作」──歷經疫情低谷後,給年輕人的5個求職建議 2 「下車加個油而已,幹嘛背包包?」北美加油站:你不可不知的3大危險! 3 【一個女人的自述】「我在婚禮當天被輪姦」──一個歷劫生還、爬出黑暗的故事 4 關於「網址黃牛」與Nissan.com長達9年的「網址戰」:一個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故事 5 【非菁英的留學路】私立大學低GPA,不找代辦沒補習──3個月錄取美國研究所心得 6 不曾出國、大學被二一、托福考5次,如今在美國當訪問學人,「我相信你也做得到!」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