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心臟跳動出現雜音,是得了先天性心臟病嗎? - Heho健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值得一提的是,50~60%的新生兒在初生的前幾天都會有心臟雜音,通常是因為肺動脈的分支發育尚未完全,導致相對性的周邊肺動脈狹窄。

在左胸骨上緣可聽到小 ... Skiptocontent 一位29歲的陳小姐半年前生下了一個3200公克的男寶寶,本來和全家人一起沈浸在家中出現新成員的喜悅中,沒想到照顧新生兒的小兒科醫師在出院前隨口說了一句「寶寶心跳有雜音」,讓新手媽媽的心情一下子跌到谷底,開始擔憂兒子的健康,害怕是得了先天性心臟病,結果想得太多,竟然出現了產後憂鬱症的症狀,堅持要帶寶寶再去看醫生,還做了心電圖與超音波檢查,最後確定只是功能性雜音,無需治療,才讓陳小姐鬆了口氣,也逐漸緩解了憂鬱症。

心臟雜音分成2種,只有1種需要擔心與追蹤治療 心臟雜音就是心臟在收縮與舒張時,間隔的時產生的雜音,主要分為2種,分別是生理性雜音以及病理性雜音。

一、功能性雜音: 有些嬰幼兒的心臟構造和血流完全正常,卻也出現心臟雜音。

這些雜音通稱為功能性的、正常的、無意義的、或無害的雜音。

在醫生常規的聽診檢查時,有超過30%的兒童可能會出現無害的心臟雜音。

通常大部分無害的心雜音較小聲也較短、是心收縮期的雜音,在3~7歲的兒童最常被聽到,因此,有心臟雜音不見得就代表有心臟病。

值得一提的是,50~60%的新生兒在初生的前幾天都會有心臟雜音,通常是因為肺動脈的分支發育尚未完全,導致相對性的周邊肺動脈狹窄。

在左胸骨上緣可聽到小聲的心縮期雜音,雜音通常可傳到腋下和背部,隨著肺動脈發育成熟,雜音就會逐漸消失。

而當嬰兒或兒童在生理狀況不穩定時,聽到功能性雜音的比率就會增加,例如因發燒所造成的高心輸出量、感染或焦慮等。

無害的雜音會因發燒、興奮或運動而增強,這也就是嬰兒或孩童常常因感冒、發燒而被醫師聽到有心雜音的原因。

二、病理性雜音: 除了無害的功能性雜音之外,心臟跳動出現雜音有可能是心臟疾病的徵兆,這些心臟異常包括心臟腔室的隔間有破洞、瓣膜狹窄、瓣膜關閉不全有裂縫,或有其他構造上的缺損,例如發生率不低的二尖瓣膜脫垂也常是心臟出現雜音的原因。

此外,剛出生的嬰兒,特別是早產兒可能會患有一種「開放性動脈導管」(PDA)的疾病。

由於動脈導管沒有關閉,會使主動脈的血向肺循環及左心分流,導致左心室負擔增加,以及肺血流增加。

這種疾病也會出現心臟雜音,大多數嬰兒會在出生2天後消失,但如果心臟雜音持續存在,則要小心出現肺水腫、肺動脈高血壓、腦神經發展問題,以及腎衰竭等併發症。

然而,有些先天性心臟病也可能聽不到雜音或是雜音很不明顯,例如心房中隔缺損、肺靜脈回流異常、心內膜墊缺損、主動脈窄縮或冠狀動脈起源異常。

另外,像是急性心肌炎、心肌病變等心臟病也常是沒有心臟雜音。

因此,沒有雜音並不表示絕對沒有心臟病。

嬰幼兒出現心臟雜音的症狀  有心臟雜音的嬰兒或孩童,如果確定是因疾病引發的病理性雜音,容易出現呼吸急促、胸窩凹陷、餵食較差、發育不良、還有容易嘔吐、流汗、盜汗、躁動不安等症狀,就應該由專科醫師進行更精細的診斷,研判是否需要儘速接受外科手術治療改善症狀。

對於心臟出現功能性雜音,家長切勿過度反應  但如果僅是出現功能性心臟雜音,家長則切勿反應過度,避免因為對於心臟疾病的疑慮而對子女採取過度保護的方式,禁止他們從事有益身心的運動與戶外活動。

這樣也會讓兒童處於害怕自己心臟有問題的情境,進而對自我形象產生有負面的影響,阻礙人格正常發展。

延伸閱讀: 別把這種心臟病當成「小感冒」,致死率可是超過20% 牙疼竟然是因為心臟病原來是這麼回事 懷孕時最重要的事:「胎兒異常篩檢」怎麼做? 文/陳亦云 圖/許嘉真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BA.5更常出現聲音沙啞2022-08-012.確診了要隔離幾天?同樣是居家,一張圖了解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居家照護2022-06-153.居家隔離整理包/3+4、0+7差在哪?能不能出門工作?常見Q&A一次懂2022-05-164.為什麼肚子痛?一張圖讓你秒懂!從腹痛6位置看可能疾病、這些症狀當心大病前兆2021-07-055.COVID-19/BA.5潛伏期僅2天!「這些族群」易再感染,住院、死亡風險增2022-09-05 影音健康 沒確診可以喝清冠一號?清冠一號怎麼喝?醫師大揭秘:不是每個人都適合!2022-05-27【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27歲被宣告肺腺癌第四期!選對基因篩檢、治療策略兩個月腫瘤就消失2022-02-07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新冠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兒童防疫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疾病症狀 人體地圖 臉部 腦部/頸部/胸部 腹部 泌尿/生殖系統 皮膚/骨骼/肌肉 內分泌/免疫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牙醫說 中醫師說 藥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心理師說 護理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醫學健康 夏日消暑大作戰 打擊失眠大作戰 視力保健診療室 未來醫學專區 小手術大困擾 心血管專區 急診室直擊 飲食營養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糖尿病專區 查營養 更多醫學專區▸ 醫學專區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認識癌症 預防癌症 治療癌症 抗癌新知 抗癌故事 康復調理 協助資源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Heho服務 健康管理工具 健康小幫手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Heho服務 HehoApp Heho健康主題特刊 活動特區 活動特區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孕前到產後 親子生活 教育學習 生長曲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