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尾的Killing Eve,影史上拉拉爱情的死亡症候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代表是重要的(representation matters),编剧最后塑造出的形象与结局都会成为“代表”本身。

」 马齐Yura Killing Eve 的第四季最终集,其实完全可以 ... 「代表是重要的(representationmatters),编剧最后塑造出的形象与结局都会成为“代表”本身。

」马齐Yura KillingEve的第四季最终集,其实完全可以完结在最后相拥的两分钟,结果是突如其来的暗杀枪击,完全是毫无铺垫且没有根据的。

网上图片本文涉及严重剧透 口碑一直优秀的热门影集《KillingEve》上个月终于迎来最终季大结局,然而这集引发的劣评如潮,IMDB评出3.2低分。

包括CNN,TheGuardian,theIndependent和TheVariety的外国媒体纷纷出文批判最终剧情的结局,甚至有不少外媒称最终集已经取代《权力的游戏》成为影史最大烂尾。

笔者从《KillingEve》2018年开播以来便一直是忠实粉丝。

其第一季的主创编剧PhoebeWaller-Bridge,与两位主演SandraOh和JodieComer,为影集带来颠覆性的创作和剧情。

剧集讲述英国秘密情报局探员Eve,在追纵神秘政要死亡事件当中,发现了一个头脑慎密、手法纯熟俐落、兼具个人特色的女杀手Villanelle,在通过蛛丝马迹追寻女杀手及其背后组织的过程当中,Eve坠入对这个反社会精神病患女杀手不可救药的迷恋和崇拜。

对于性小众爱情的任性“屠杀”,不仅是一个个案,更是存在了数十年之久的拉拉爱情死亡症候群。

影迷抗议不下于一次,这抗议更转化到了平权运动中去。

这种极具个人魅力的双女主、互相追逐的“猫抓老鼠”设计,在影史中非常少见,双女主之间发展出超乎寻常的性张力和吸引力,主线遵从两人的感情纠葛,就更是稀有。

在这样充满惊喜、剧情紧凑、情节丰富的第一季后,KillingEve成为了美剧类型中一部传奇的女女间谍剧。

而在影迷都以为这对酷儿CP将要迎来美好结局的时刻,第四季的总编剧LauraNeal却通过一个草率的安排,制作了一个对LGBT+观众或是KillingEve的剧集粉丝来说具有相当侮辱和戏弄性的结果,编剧在访问中解释结局的设计是让Eve“回归正常生活”,更是透露出浓浓的保守意识。

对于这个结局,作为观众,我只感受到来自于编剧的傲慢、偏见和对于自己能力的自以为是。

而事实上,对于性小众爱情的任性“屠杀”,不仅是一个个案,更是存在了数十年之久的拉拉爱情死亡症候群。

影迷抗议不下于一次,这抗议更转化到了平权运动中去。

电视剧《KillingEve》剧照。

网上图片难得一见的双女主女女爱情 最近五年,拉拉和双性恋角色仍然无法好好约会一位女性,而且基本活不过三集。

所以能以女女爱情为主线的四季影集,从任何角度说都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有文章指出,影集里的性小数角色,大多都是被杀或杀人的命运,最近五年,拉拉和双性恋角色仍然无法好好约会一位女性,而且基本活不过三集。

所以能以女女爱情为主线的四季影集,从任何角度说都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两位女主的角色塑造之复杂和颠覆,是这部剧迷人的地方。

Villanelle是一种离经叛道的代表,变态但可爱,每个动作都有一套怪异但自洽的因由和性格——有时候因为组织派来的上司太啰嗦了,甚至一来就一枪毙了他——这种“武艺高超”、爽快又不守规则的角色,吸引了大批拥趸,华语界粉丝甚至直接暱称Villanelle为“小变态”。

女女相爱相杀也引人入胜:两人在互相追逐的线索当中,感受到对方强烈的存在和张力,互相吸引,直至一步步掀开对方的面纱。

Eve在追逐Villanelle的过程之中亦渐渐发现自我,发现自己其实不甘困于沈闷的办公室和家庭生活,在Villanelle的引导下慢慢发掘自己疯狂的一面。

两人互相伤害却又互相理解,仿佛世界上最理解自己的人便是对方。

这种互相知道对方的需要,又不敢靠近伤害、同时又被对方操控和吸引的剧情张力,在三季的发展下发挥得淋漓尽致。

然而在第四季最终集的时候,这些丰富、深刻又真诚的铺垫仿佛都被毁掉了。

在最终集播出那天,网上已经是铺天盖地的剧透,到处都是Villanelle被杀死的贴图。

本来打算不要被剧透而要闭关一下社交媒体的我,怎么也躲不过V已死的讯息。

总结来说,Eve和Villanelle那种互相吸引又互相伤害的复杂情感,在最终集的大半集里终于得到和解,两人在公路上相视,拥吻,释然,甚至有床戏的暗示。

互相配合下,二人直捣共同追踪了多年的神秘组织Thetwelve的集合船,并在疯狂的虐杀和舞蹈中狂欢,然后在浪漫的泰晤士河上相拥。

人们本以为到这里便是结局,但突然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枪击打在V身上,即刻在泰晤士河中上演了一出蓝色生死恋。

突然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枪击打在V身上,即刻在泰晤士河中上演了一出蓝色生死恋。

网上图片这一记给V的暗箭,一把射穿了Villanelle的胸口,也仿佛射穿了我的胸口,到现在我还是不能好好直视V死亡的剧照。

这种突如其来的暗杀枪击完全是毫无铺垫且没有根据的,给观众的感觉就是,为了杀死一个角色而杀死一个角色。

剧情逻辑中并不存在杀死Villanelle的理由,这样一个大转折也似乎没能把剧情升华到什么辉煌的境界。

事实上,对于主角的爱情,KillingEve的一众粉丝都明白,这是一场美丽诱人又危险的迷恋,因此也早已不敢奢望能有什么好结局。

然而就算要把V写死,粉丝们也期待是轰轰烈烈,能遇到一个强大、势均力敌的敌人,而不是从后的一把暗箭冷枪毫无因由的刺穿。

这样草率的死法和安排,没有好好尊重过它的观众。

即使观众不是酷儿,也是失望无比。

Twitter,tumblr,facebook和微博上的失望潮水说明了这一点,许多对于最终集的难以置信、愤怒、心碎和创伤的贴文和讨论,大量涌现。

毫无疑问,这结局对粉丝尤其LGBT+观众造成了极大的集体心理创伤,连续几个星期,有粉丝在Villanelle被枪杀的伦敦塔桥上献花、吊念照片和放上熊公仔。

甚至也有俄国的年轻女同志给原作者寄信,感谢他创造Villanelle这个角色:“Villanelle对我来说就是整个世界,她是可以安慰我的角色,我在她身上找到了代表、理解、自由、力量和勇气。

我知道没有电视编剧可以把她带走,因为她是我们的,是我们所有人的,感谢你们的书和我们的爱,她将永远活下去。

” 这结局对粉丝尤其LGBT+观众造成了极大的集体心理创伤,连续几个星期,有粉丝在Villanelle被枪杀的伦敦塔桥上献花、吊念照片和放上熊公仔。

网上图片Buryyourgaytrope——美剧拉拉死亡症候群 美国的独立线上LGBTQ新闻博客Autostraddle就统计过,从1976年到2022年4月,美剧中总共有225位酷儿女性角色(包括拉拉、双性恋等)死亡。

回顾美剧史,lesbian或者女性角色被杀或者被编剧写死已然不是第一次。

即便笔者作为美剧wlw(women-lovingwomen)线长期的追剧者,知道酷儿女性形象和故事线在美剧中确实比亚洲影视制作全面得多,但每次追剧依然带著一定的忐忑,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编剧会突然发疯、狠心写死你心爱的角色。

美国的独立线上LGBTQ新闻博客Autostraddle就统计过,从1976年到2022年4月,美剧中总共有225位酷儿女性角色(包括拉拉、双性恋等)死亡,这种美剧影集内常见的现象,被称为DeadLesbianSyndrome/BuryyourGayTrope。

其中引起过整个美剧制作界注意、并掀起强大舆论风暴的,就是2016年《the100》(地球百子)中,主角Lexa的死亡。

《The100》是一部2014年播出的末日科幻影集,女主角Clarke是地球核末日之后被送上“方舟”太空站幸存的人类后代,在回到地球测试地面生存可能的时候,遇到已经在地面辐射影响下生存多年的地面山人群族女王Lexa,在互相追逐和交手的过程中爱上对方。

Clarke和Lexa在影集里是各自阵营的领袖,Lexa那种睿智、独立且有力量的Queer女性领袖角色类型,是影视史上一直欠缺的,也是不少LGBT观众一直渴望已久的女性银幕形象。

这种强强交手的爱情线吸引了许多LGBT观众和粉丝,为剧集带来讨论度和观看率。

然而,当她们漫长的爱情拉锯终于迎来亲密床戏之后,Lexa转眼就被属下不小心的流弹射死。

虽然,因为主演Lexa的演员档期已满、而无法再出现在剧集中也是一个事实,而且不仅同志角色,异性恋重要角色在美剧里突然被编剧杀掉也是常有的事。

但“杀女同”的数量和倾向更多。

一个不小心的流弹,一轮没有铺垫的暗箭枪击,就把之前建立的强大女角给了断了。

强大角色如Lexa,同样躲不过被杀的命运。

同年的其他四部美剧,分别还有6名拉拉或双性恋角色被杀,Twitter上很快产生“Buryyourgaytrope”的hashtag,“LGBTfansdeservebetter”的hashtag也在几个小时内被转了超过280,000次。

讨论热度也转化到粉丝的行动和平权运动里,4名女性编剧和粉丝发起了针对行业的TheLexaPledge的誓约连署活动,列出7项条件,并希望美剧行业人士能借此重新审视行业内现有的对LGBT角色的既定写作习惯。

业内只有15位编剧作家或是制作人签署,其中包括《RookieBlue》和《TheCatch》的制作人和编剧。

另一方面,LGBT+的防止酷儿青少年自杀的公益众筹项目TheTrevorProject亦应运而生,并筹得了超过17.8万美金;美国最大的女性CPfandom粉丝会议——ClexaCon也建立起来,以《The100》中Clerke和Lexa的女女CP名来命名,每年邀请演员、创作者以及粉丝进行演讲,交流和互动,去促进行业对于LGBT粉丝的理解,鼓励更多LGBTQ女性参与在故事创作中。

引起过整个美剧制作界注意、并掀起强大舆论风暴的,就是2016年《The100》(地球百子)里面Lexa的死亡。

网上图片角色价值与创作自由 编剧是否可以以创作自由作为说词,去合理化编剧在剧本写作上的失败、以及隐含在剧本和剧情内那些不易被发现的歧视与偏见? 在TheLexaPledge的连署要求里,连署者希望编剧、创作者及制作人能给LGBTQ角色真正完整和有意义的故事线,而不是作为异性恋主角的陪衬,可以随意被丢掉或为配合主角剧情就被抹杀。

连署也希望创作者们能考虑到,酷儿角色的死亡可能对小众群体和粉丝带来严重的社会心理影响。

这项连署并不是不允许任何LGBT+角色被杀,或者禁止任何受苦的经历和描写,而是希望创作者可以明白,这些角色的存在、他们的生命和故事,跟异性恋角色同样重要,希望编剧写作的时候能重新去肯定、认可、承认LGBT+角色的意义,给她们一个完整的、属于自己的的故事线和人物成长。

拒绝连署的编剧,不乏主张以LGBT平权名义是牺牲或者限制创作自由的想法。

但在KillingEve的烂尾结局以及最终集播出后,大量低分劣评及来自粉丝的失望反馈,都使得这个理由变得更可疑了:编剧是否可以以创作自由作为说词,去合理化编剧在剧本写作上的失败、以及隐含在剧本和剧情内那些不易被发现的歧视与偏见? 电视剧《KillingEve》剧照。

网上图片KillingEve重要女主Villanelle的死亡,和当年Lexa高度相似,都是在和另一女主互相确认心意与亲密之后,转眼被一些毫无预警和粗糙的方法所杀。

这似乎也意味著拉拉CP在影集中只配拥有短暂的幸福,拉拉角色无法逃过被杀的悲惨命运。

KillingEve四季的总编剧都不一样,第一季总编PhoebeWaller-Bridge为整个剧奠定了一个难以超越的高位,之后的三季虽然都维持著一定水准,但是更像不同人拍摄的fanfiction(同人创作),有故事核心、但少了许多神韵,去到第四季,毫无疑问就是一部badfanfiction了。

从两位影后有别于编剧要求的演绎,以及一些访问的蛛丝马迹中,也隐约可见演员和编剧对于结局的分歧。

Sandra和Jodie在访问中,似乎都暗示了她们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去理解剧本的合理性,非常努力去保存角色人物的完整。

对于两位凭借出演KillingEve而先后获得金球奖影后的出色演员来说,Eve和Villanelle是陪伴她们生涯的重要角色,她们对角色的理解绝对不会比轮番转换的主编要少。

也有一些传言称其实主演在最后一季拍摄过程中都不太愉快。

第四季总编剧LauraNeal一再在访问中强调,Eve在看见Villanelle被枪击后发出的最后的叫吼声,其实是出于一种胜利的尖叫,带著一种可以“moveontonewlife”的心情,而不是出自于悲哀或愤怒。

而实际上,演员Sandra演绎的最后这一声怒吼,在许多KE观众看来,却怎么也是一种惨痛悲鸣。

Sandra似乎是尽她最大的能力,尝试在既定的最后Badendling剧本当中,去保存Eve这个人物情感的一致和完整性。

戏剧刻意的抓马(drama)此刻显得非常反人性、反常理:在女主们用大半集内容来和解、相拥亲吻,甚至一起配合杀掉“Thetwelve”黑暗政治组织的成员后,“胜利的尖叫”这种情感实在让人错愕。

“返回正常生活”——对酷儿的惩罚 不断对于“正常新生活”的强调透露出相当保守的价值观,仿佛在暗示Eve对Villanelle是一种“problematic”的、有问题或不正常的依恋,生活无法回到“正轨”,因此很想摆脱。

这种理解不免让人猜测,编剧对于性别认知和异性恋常规的敏感度非常低。

LauraNeal在结局后的访问表示,Eve在最后一集终于可以“清洗所有四季曾经发生的事情并可以重新开始新生活”。

这种不断对于“正常新生活”的强调透露出相当保守的价值观,仿佛在暗示Eve对Villanelle是一种“problematic”的、有问题或不正常的依恋,生活无法回到“正轨”,因此很想摆脱。

这种理解不免让人猜测,编剧对于性别认知和异性恋常规的敏感度非常低。

“良家妇女”对另一个女性杀手的迷恋,被规训成“越轨行为”(deviantbehaviour),被惩罚、被惩戒及需要“被矫正”,这样“良家妇女”才能重新回到主流社会界定的“新生活”规范上,过著“美好的,向上的,阳光的”日子。

Eve对于Villanelle这种“不正常”的迷恋和酷儿情感,不能被归类到主流异性恋本位(heteronormative)的理解和行列里,因此并不会得到好结果,且注定是痛苦和悲剧的,这仿佛就是大众社会对于偏离于异性恋主流外的情感的一种惩罚。

而最让人失望的是,KillingEve从第一季的制作和故事设定开始便是注定要打破这种传统既定价值观的,一个MI6的女探员和反社会精神病患女杀手的相爱相杀故事,怎么看都是要颠覆主流传统爱情故事中的规范。

电视剧《KillingEve》剧照。

网上图片第一季主编剧Phoebe关于第一季的定调是,“这部剧的每一刻都是为了这两个女人最终可以单独相处在同一个房间里。

如果她们到最后都没有在一起的话,那就是对观众的背叛了。

”甚至原著小说中,作者也是给了Eve和Villanelle一个happyending:她们隐姓埋名住在一起,Villanelle还攻读起了语言学学位。

在原作者LukeJennings的构思中,“有严重缺陷障碍和受损的人仍然值得拥有幸福的结局,仍然值得被爱”。

Villanelle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边缘且离经叛道,仿佛就是许多你你我我或是酷儿或是这个社会许多边缘者的写照,即使不完整,即使有缺陷和障碍,即使是这个世界的异数(deviant),也依然值得被爱。

然而最后的结局却是把叛逆Villanelle杀掉、然后要求Eve“回归正常生活”,这就是对观众和粉丝最大的背叛和伤害,也是对剧集初衷最大的侮辱。

因此LauraNeal对Villanelle的死亡的解释——“这个地球不能容纳V这样的人,她需要升华到更神圣的地方”——对粉丝和观众来说多少显得可笑和格外刺耳。

换句话说这仿佛是告诉我们,“像你们这种怪异的存在适合更好的地方,现实世界不能容纳你们。

死亡是最好的升华”。

原著作者Luke同样不能接受这个结局。

甚至还声明之后会继续写Villanelle的续作故事,“她虽然在电视剧里被毁了,但是在小说里,她依然活著。

”编剧可以拒绝承认自己对于酷儿爱情和角色的刻板印象和偏见,也可以以“粉丝不是创作的一切”“这不过是一部电视剧”为借口拒绝承认自己创作上的失败,然而这种拒绝其实就是在建造等级和对立(buildingthehierarchy),无形中同样也是形塑建立了“Buryyourgay”的倾向与悲剧同志的宿命。

尤其在影视制作“代表是重要的(representationmatters)”的时代,编剧最后塑造出的形象与结局都会成为“代表”本身,LGBTQ的观众尤为仰望这些形象并寄托于其中。

唯有当编剧能放下自己的傲慢、和承认自己的失败的时候,才能好好检视文本本身应有的信息,并肩负起作为编剧和制作者对于观众和粉丝的责任。

(马齐Yura,百合文化研究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