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的精液越多 說明越容易生育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啪啪啪時你有觀察過精液的顏色嗎?還是更關心他射的有多少?當精液射的很多時有沒有感覺他很健康?射的精液越多說明質量越好?其實是你想多了。

醫生指出,通過觀察精液量來推測身體的健康狀況是有道理的,但僅憑肉眼觀察誤差較大,如果是在醫院進行精液常規檢查,能準確地計量精液量和精子質量。

精液的組成

精液由精子和精漿組成,精子約占5%,精漿約占95%。

精子在睪丸中產生,在附睪中成熟並儲存。

精漿中60%是精囊液,30%是攝護腺液,還有一些附睪液和尿道球腺液等

性生活時,精子隨著輸精管的節律運動被輸送到尿道的攝護腺部,在這裡混入攝護腺液和精囊液。

當這裡的精液量逐漸增加到一定值時,隨著盆底肌肉的一系收縮,精液就被射出體外。

在醫學上,一次射精的正常量為2—6毫升。

精液量小於0.5毫升為無精液症;小於2毫升為少精液症;多於6毫升為多精液症。

精液過多是好是壞

案例分享:

精子太少造成不育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原來男性精子過多也難做「爸爸」。

關先生與妻子結婚多年,但一直無法懷孕,開始懷疑是兩人身體原因造成的,但體檢結果顯示夫妻體質各方面都很健康。

後來,輾轉多家醫院後,得出的結果讓兩人都感到哭笑不得,不育的原因竟然是關先生的精子過多。

實際上,女性的生殖系統對精子是有防禦能力的,男性的精子也會因此不斷「修煉」,以更強的活力穿透這道防線。

如果兩性步調一致,受精成功率會增高,反之懷孕就苦難了。

而男性精子數量太多,活力太強,就會造成失衡。

當精子一起穿越通往卵子的道道防線,形成「多精入卵」的現象,嚴重干擾了卵子正常的受精過程。

精液過少必須檢查

禁慾後而精液量仍少於每次1.5毫升,即為精液過少。

這種精液過少會導致男子不育。

有這個問題的男性,可能出現了生殖系統感染、結核病、淋病、睪丸功能異常、內分泌紊亂、尿道狹窄等疾病,最好做精液檢查,並且應在檢查前5—7天內禁止性交,避免遺精。

其實,男性性功能與年齡、雄激素和雌激素水平、體力和精神狀態等因素有關,與精液量並沒有直接關聯,而懷孕的幾率在於雙方,精子的質量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數量,所以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健康生活,不做危害下一代的事,健康的體魄才是和伴侶能夠天長地久的最基本保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男人的「彈藥」從何而來?

精子作為人類重要的遺傳載體,傳承人類繁衍的偉大使命。精子的前世今生,精子的生髮機理,引無數科研人盡折腰。古語云:「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精子感嘆:「精子始於受精卵,終於卵!」

精液十問(第一輯)

1.精液由什麼組成,是如何產生的?精液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來自睪丸的精子,二是附睪液與精囊腺、攝護腺及尿道球腺

禁慾真的能保護精液嗎

對於精液,中國人自古就有一種「珍惜」的情結。民間素有「一滴精十滴血」的說法,在名著《紅樓夢》中更是出現了這樣的場景:賈瑞挨凍挨餓後在風月寶鑑前自慰導致精枯而亡。其實,只要保養得當,精液是不會枯竭的。

精液越多生娃幾率就越大?

我和妻子長時間備孕無果,一定是妻子有問題。我不去醫院,行房一切正常,不孕不育是你們女性問題。精液那麼多,怎麼可能是我有問題?那麼性功能正常,精液量也不少就真的代表男性不存在生育問題嗎?美國試管嬰...

精液異常可提示患者合併哪些疾病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精液由精子和精漿組成,精子約占5%,精漿約占95%。精子在睪丸中產生,在附睪中成熟並儲存。精漿中60%是精囊液,30%是攝護腺液,還有一...

四招判斷男人精液是否正常

大多數男性都認為精子的強弱似乎和男性性能力息息相關,男科專家說:男性精子其實是相當敏感又脆弱的,來自生活上各種外在或是內在的刺激,都可能降低它的活力、甚至扼殺了它的生命力。那麼,哪些原因扼殺了精...

男性不育患者為什麼要做精漿生化的檢查?

一些男性不育患者在做完精液常規和形態學檢查之後,醫生看過精液常規以及形態學檢查的報告之後,囑咐患者進一步檢查做精漿生化。有一些患者就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還要做精漿生化?首先要從精液的組成成分這裡...

你的小蟲蟲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對於男士朋友來說,精液是生殖系統最為重要的,男士應該日常注意自己的精子質量,這樣才能更好的繁衍下一代,那麼在保護和清潔之外,我們需要自身的了解一下精液,這樣才能知己知彼的加以保護。

男性不育四項體檢不能少

男性不育不是單一的特異性疾病,而是由多種病因導致的男性生殖器,包括內外生殖器和性腺軸不同水平的異常,最終表現為生育力下降或喪失的綜合病症。因此,男性不育需要經過專業的檢查才能判定。

全球「精子質量」暴跌!你的生育力可能只剩1/4

女士們,先生們,告訴你們一個可怕的消息:過去40年,男性的精子減少了近六成!繼續這樣下去,人類豈不是有危險?細思恐極,為了人類的未來,熊小知(微信內搜索「生命時報」關注,每周日準時更新)必須立刻...